任 蓓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 重庆 400046)
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目标奋发图强,开创了全新的发展局面。为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对治国理政思想进行了系统总结,首次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该思想先后被写入党章和宪法之中,其内容包含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该思想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新时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对习近平系列讲话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深刻、准确地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类期刊和杂志刊载了大量关于习近平系列讲话研究的学术文献,这些文献从不同角度对习近平治国治党思想和方略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总结和研究。运用文献统计学分析方法,对这些文献的增长趋势、载文期刊、发文作者及其所在机构的分布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及通过绘制作者合著网络、机构合著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的知识图谱,可以比较客观地展现和把握当前学术界对习近平系列讲话的研究现状,清晰地揭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理论的形成过程及研究热点分布情况,探寻当前理论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其原因,从而为后续理论研究的深化提供参考。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数据库中,笔者以“习近平”“讲话”和“论述”等为关键词,在篇名字段中进行检索,检索式为“‘习近平’并含(‘讲话’或‘论述’)”,期刊来源类别限定为CSSCI,检索时间截至2017年12月1日,共检索得到747篇CSSCI来源期刊文献(已剔除部分为征稿通知、会议通知和新书出版消息等研究性不强的文献),本研究将以此为样本分析习近平系列讲话文献研究现状。
某个具体研究领域文献数量的变化能够有效揭示学术界推动该研究发展的历程,学术研究通常都经历了由简到难、由浅到深的演化过程,通过绘制研究文献数量增长分布曲线,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该领域当前所处的研究阶段,以及学术界对其的关注热度,进而预测相关研究未来的发展走向与态势。
图1 习近平系列讲话研究文献增长趋势
笔者通过统计发现(见图1),当前关于习近平系列讲话的研究文献最早可追溯到2012年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项武生教授在《理论探讨》上发表的文章[1]。该文回顾了十八大召开前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的讲话,他认为此次讲话体现了习近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深层次的思考,并指出该思想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所在,应将该路线贯穿于该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之中,但该文的被引用频次并不高,在中国知网中只被引用了1次。从习近平系列讲话研究文献数量的年度增长趋势来看,相关研究在短短5年内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研究的起步阶段(2012—2013年)。中共“十八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展览,并发表重要讲话。该阶段许多文献研究均围绕此次讲话精神展开,关于习近平系列讲话内容的研究文献,呈现出从无到有、快速上升的发展趋势,但文献总量仍然偏少。
第二阶段是研究的快速增长阶段(2014—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数次讲话中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多方面推进国家建设以及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等一系列新的要求。2014年和2015年关于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研究文献分别达到了207篇和188篇,文献总量为近几年之最。
第三阶段是研究的平稳增长阶段(2016—2017年)。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更加侧重于文化软实力、依法治国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与前两年相比,2016年学术界关于习近平系列讲话的研究文献数量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只有157篇,2017年的研究文献为154篇(截至2017年12月初),说明学术界对习近平系列讲话的研究热度并没有减少,反而更加趋于平稳和深入。
文献著者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揭示出相关研究的层次水平和成熟程度,笔者对所检索到的文献进行了著者统计和分析,得到了所有文献著者的发文量、被引次数和篇均被引频次等信息。根据普赖斯定律,撰写全部论文一半的高产作者的数量,等于全部作者总数的平方根[2]。经过推导,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应当是发文最多的作者论文数量平方根的0.749倍,我们由此可以确定习近平系列讲话研究的核心著者。在747篇关于习近平系列讲话研究文献中,发文最多的著者共发表了6篇文献,由此可以计算出,入选核心著者的学者至少应当发表1.83篇相关文献。也就是说,发表2篇及以上的论文作者被认为是习近平系列讲话研究的核心著者,符合该要求的作者数量达到了近百名,笔者选取部分发文量超过4篇的著者,罗列了其发文量、被引总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等信息(见表1)。
表1 习近平系列讲话研究著者分布
在习近平系列讲话研究发文量排名靠前的核心作者中,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顾海良所发表的论文被引用次数最高,论文篇均被引次数达到了20.7次。顾海良对习近平系列讲话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提出应积极深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以此作为新起点,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新境界。孙业礼和曲青山主要侧重于从归纳和总结的角度,对习近平系列讲话进行解读和研究。王永贵和朱佳木则侧重于研究习近平系列讲话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另外,其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习近平系列讲话,如王伟光对讲话内容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化,陈力丹对讲话内容中的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田心铭对讲话内容中的意识形态和方法论,佘双好和黄蓉生对讲话内容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包心鉴对讲话内容中的国家治理等部分内容,分别进行了研究。这些学者对习近平系列讲话的研究,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治党方略的理论化与体系化奠定了基础,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习近平系列讲话研究文献作者合著网络进行分析,由于相关文献主要分布于2012年至2017年时间段,笔者在设置软件参数时也将分析时间范围限定在该时段,时间切片为1年,具体分析结果见图2。通过作者合著网络分析得知,发文量在3篇及以上的作者共有36位,发文量在2篇以上的作者共有99位,图谱中节点的大小表示不同作者发文量的多少,节点与节点之间若有连线,就说明这些节点所代表的作者两两之间存在着合著关系。在该合著网络中,发文量比较高的作者之间很少有合作关系,他们基本上都是孤立的点,少数存在合作关系的学者有顾海良与李松林、钟德涛与刘意、秉浩和张丽红等人,这说明关于习近平系列讲话的研究还未形成初具规模的学术合作群体,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
同样,我们利用Citespace软件得到了习近平系列讲话研究文献的机构合著网络(见图3),位于网络中心位置的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机构,其发文量最多,其他发文量比较多的机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习近平系列讲话主要研究机构集中在中共中央机关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总体来看,机构合著网络各节点的分布是比较分散的,说明各机构之间的合作并不频繁,合作关系很松散。
图2 作者合著网络(发文量排名前50位)
笔者通过统计分现,这747篇文章刊载于92种CSSCI来源期刊上,每种期刊所载相关文献的平均篇数为8.12篇,文献的期刊分布比较集中。根据布拉德福文献离散分布规律,我们将这些刊载习近平系列讲话研究文献的期刊分为3个区间,使其文献数量基本相当,不同区间的期刊数量之比为1∶a∶a2(a为参数)。统计结果显示(见表2),刊载747篇文章的92种期刊所分布的各个区间期刊数量分别是3种、20种和135种,参数a的值约为3,各区间期刊载文总量分别为239篇、247篇和261篇,数量相当。发文量最多的第一区间期刊分别为《求是》(150篇)、《党建》(47篇)和《党的文献》(42篇)等3种期刊。
表2 习近平系列讲话研究文献的期刊载文分布
在这3种期刊中,《求是》杂志是党中央机关刊物,肩负着宣传党的重要思想和理论的重任,使党的方针政策能够在第一时间准确地传达给全党,并对全国人民起到教育的作用,进而提升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该杂志刊载的习近平系列讲话研究文献主要来源于中共中央机关、国家机关和地方省委机关发表的文献,其内容涉及习近平系列讲话的各个方面。《党建》杂志是中央宣传部下属的党建综合性刊物,该杂志刊载的文献机构来源比较广泛,既有学会和高校等学术型组织机构,也有中央及地方的机关部门,其内容以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学习报道和理论解读等为主。《党的文献》是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档案馆共同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侧重于刊发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历史文献及其思想的理论研究文献,该杂志内容版块比较多样化,内容则以习近平系列讲话学习心得体会、内容要点和论述摘编等为主。
除了这3种位于第一区间的期刊外,还有20种位于第二区间的期刊,这些期刊也发表了大量关于习近平系列讲话的论文。这些期刊大致可以分为4类:一是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与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所刊载的文献主要涉及思想政治工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学科与课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内容;二是研究党建与党史的刊物,所刊载的文献与第一区间刊物的文献比较相似;三是其他专业类期刊,这类期刊的载文以宗教、民族和新闻等方面研究为主,如《中国宗教》《黑龙江民族丛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和《传媒》等;四是综合性刊物,该类期刊并非是专门涉及某个具体领域的期刊,如《探索》《人民论坛》《理论学刊》《理论视野》等。
利用Citespace软件得出了习近平系列讲话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如图4所示),所选取的关键词出现频次均大于或等于2次,通过Citespace软件的聚类功能得到了9个研究主题(见图5),表3列出了部分词频大于10的关键词。
图4 习近平系列讲话研究文献期刊载文量较高的期刊
关键词频次关键词频次关键词频次习近平169文艺工作24中央领导12中国梦78中华优秀传统24中国社会科学院12全面深化改革72文化自信22政治生活12领导干部68新闻舆论19民族工作12中国特色52经济发展17时代精神11从严治党33中国道路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3党的纪律15党性修养11党的建设32十九大15党要管党11人民群众31民族复兴14民族问题11党员干部27现代化建设13战略布局10马克思主义25党的领导13思想政治教育10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在新时期关于文艺政策和思想的新论断。他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文艺工作在当代的新使命,要求文艺工作应当坚持以民为本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厘清了创作为了谁、创作表演谁和创作源于谁等问题,思考当代文艺应当如何具有中国当代的风貌,并引领当代风气[3]。研究习近平系列讲话关于文化工作论述的学者,主要是来源于各大高校美术和文学等院系的老师,其研究涉及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习近平关于文化工作论述进行概述和总结,分析讲话精神的内涵和本质,以及对文艺创作和工作开展的现实意义与要求等;二是结合习近平关于文化工作的精神,提出今后开展文艺工作的具体思路,包括在文艺创作中宏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加强对文艺工作的重视、以人民为本位和重视人民文艺方法、把握社会主义文艺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艺工作中的指导地位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主要以经济和政治两大领域为主,许多观点都是习近平以往关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相关论述的梳理与升华,且大多都是他在具体工作中实践和反思的成果,在这些观点和思想基础上凝练形成了十八大后产生的一系列新理念与新论断,习近平对全面深化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形成了系统全面的思想认识,其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有学者归纳了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一系列新的论述,包括继续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把握经济发展方向、为人民谋福祉、着重解决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以及把握重大关系、解决社会突出矛盾等[4]。还有学者从依法治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哲学方法等角度,分析了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论述,认为这些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具体思路和方法论支持[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针对党风党纪问题进行了许多新的论述,并形成了新的观点,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改作风、惩腐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6],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从严治党的研究。部分学者追溯了从严治党思想在党内的起源,分析了在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重要的现实意义[7];有学者将习近平关于党建的思想归纳为从严治党“打铁论”、思想建设“补钙论”、组织建设“优化论”、作风建设“抓早抓小论”、反腐改“零容忍论”、制度建设“笼子论”[8];还有学者分析了“三严三实”的实质和内涵,提出应当积极实践该思想的具体要求,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二是关于意识形态和政治生态的研究,有学者认为政治生态的构建与从严治党的要求是有机统一的,良好的政治生态是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必须要处理好党内部的纪律问题,也要从思想上武装全党、加强作风建设,形成高素质的干部队伍[9];还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是党各项工作中极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党的政治与理论成熟程度的具体表现[10]。
随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应遵循经济、自然与社会三个方面的客观规律,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学者们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绿色发展道路、粮食安全和加快农业现代化等关于经济发展方面的新论述,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经济发展问题过程中辩证思维的运用,对新常态和绿色发展等理念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11],并结合地方实际探讨了这些理念的具体实践。此外,还有部分学者针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理论体系以及国家治理中的新思想与新理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制度创新和治国方略方面的新思维与新举措。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了国内媒体新闻工作在当代的重要性,提出新闻舆论工作的原则及观念与要求,此次讲话从新闻舆论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出发,为我国新闻舆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要求[12]。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工作相关论述进行研究的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针对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讲话和他以往关于新闻工作的有关论述进行理论总结的文献。这类文献全面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讲话中关于新闻工作的论断,尤其是在此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并将其归结为“一个总纲、一个原则、一个工作导向、四种观念”[13]。第二类是从新闻行业角度谈自身体会和感想的文献。例如,有学者提出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实现党在新时期新闻工作的目标及要求[14],以及针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闻职责使命论”[15]提出新闻媒体人应当找准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还有学者提出新闻工作应当遵循其本身的规律,全面提升新闻舆论传播的水平[16]。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记者会面时表达了他对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期望。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下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推进各项工作,紧紧围绕民生和社会治理两项基本工作,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学者们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的系列论述,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改善、民族工作、社会公平、依法治国和社会稳定等基本思想,包括:经济发展应当与民生改善实现良性的互动;着力解决关系人民利益的相关问题,如教育、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障、计划生育等;持续消除贫困,打脱贫的攻坚战,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革新维稳理念、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司法公正。
2016年4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必须要在新形势下继续推动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宗教理论发展,落实党对宗教工作的方针与政策,分析和解决新形势下宗教工作面临的新问题[17]。许多学者从当代中国发展的形势、中国梦的要求和宗教工作的本质等方面,分析和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新理论,提出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做好对宗教的引导工作。
习近平系列讲话涉及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学者尝试将习近平系列讲话中关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人才队伍科学化水平和“四个自信”等方面的内容和精神[18],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过程中,用以更新当前课程和学科内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水平与境界;二是针对党员的宣传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要求党员应当保持党性和人民性,始终坚持和体现党的群众路线,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将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许多学者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和人民性论述的历史经验、路径选择、思想脉络和时代特征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
2005年,习近平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提出了他对生态文明的科学论断,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演讲和十九大报告等多个场合中多次提及和阐述了该理念,要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应当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将环境与资源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等其他方面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19]。有学者系统总结和概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与新要求,并提出了贯彻落实该思想的措施[20]。也有学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必须树立生态思维方式,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恰当关系[2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雾霾问题也日益严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从文献统计分析结果反映的情况来看,学术界对习近平系列讲话的理论研究热度不断升高,有一大批优秀的学术刊物发表了相关论文,形成了众多分支研究主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化,但当前对该领域的研究仍然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方面,该领域研究由于起步较晚、内容较新,尚未形成初具规模的学术研究群体,这不利于习近平系列讲话研究的持续发展,因而今后还需成立专门研究该领域的学术团体、科研院所,从而促进研究的专职化与深入化;另一方面,该领域当前的主要研究机构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及中共中央机构,刊载论文的刊物也主要是党建、党史及党政机关刊物,而其他机构或刊物较少发布该领域的论文。习近平系列讲话涉及了文艺、宗教和生态文明等新时代背景下的众多主题领域,因此,如何从多个角度对习近平系列讲话进行全面、深刻的解读与应用,是学术界应当积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