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深度报道采写的笨工夫和巧工夫
——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等为例

2018-07-10 06:24路艳霞
传媒 2018年12期
关键词:工夫新闻奖深度

文/路艳霞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信息采集和传播的速度与规模空前提高,受众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文化深度报道依然有其强劲的生命力和存在价值,无论媒体形式如何发生变化,采写文化深度报道需要花的笨工夫和巧工夫也不会改变。

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价值

在新媒体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发展让人们发送信息、获取信息变得越来越便捷,随之而来的是信息的碎片化、表面化、简单化、肤浅化特征,但这也意味着深度报道迎来了难得的机遇。《纽约时报》发布的2017年战略报告认为“原始、耗时且须采用人力进行实地考察的专业报告”在数字化时代,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因而,只有做深、专、精的“慢新闻”才能使传统媒体的专业性、独特性优势得以发挥。尤其是遵循专业原则、必须要把关核实的、关乎民主政治的新闻业,始终需要专业记者。

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民生活、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社会秩序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但随着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换,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变化,利益冲突时有发生,社会矛盾和各种社会问题还有显现。面对社会问题,一些小道消息、虚假新闻往往趁虚而入并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得以快速扩散,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这就需要有专业素养、有真知灼见、有吃苦精神的专业记者站出来,采写严谨扎实的深度新闻报道,实现以正视听,还公众真相的目的。

近几年的新闻实践已经表明,利用微信公众平台、APP等新媒体,通过对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媒体形式的综合运用,深度报道无论是在传播速度、社会反响上,还是媒体自身的影响力提升上都有较大的优势。而新媒体的即时交互功能还可以使记者与公众进行即时交流,关注事件发展动向,记者也可以借助公众的公开纠错、指正等反馈信息,提升深度新闻报道的品质。这不仅能极大地提升记者、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能不断提升公众对复杂社会现象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因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迎来了新的机遇,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应该把握良机。

学会笨工夫,把读者带到新闻发生现场

当前,一些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的编辑主要以网上现成的新闻报道、背景资料为信息来源进行编辑。因为材料来源广泛,信息丰富,再加上编辑巧妙,其传播力和影响力甚至大于新闻媒体的独家新闻,具有更高的阅读量,赢得更多的粉丝,这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但作为专业的新闻机构,如果只靠做“二道贩子”求生存博眼球,只盯着阅读量和粉丝量不放,其新闻报道的生命力很难长久。正因如此,新闻记者更是需要拿出“跑新闻”“勤调研”的笨工夫,为新闻机构树立威信。

到得早跑得勤,让新闻更显扎实。曾经写过《山西疫苗乱象调查》等大量调查新闻的著名记者王克勤说过:“好作品是跑出来的,而非写出来的。”他认为,只有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新闻事实,进而揭示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到得早、跑得多,采写出来的新闻才更扎实,更详实,也更有底气。 例如,《北京日报》2014年9月11日刊发了《“一介书生”留下温暖情怀》的报道,就是因为采写记者到得最早,问得最多,才有机会走进汤一介夫人乐黛云的卧室中,一览汤一介给夫人留下的那些按时服药的温馨纸条。因为到得早,记者获取了不少独家新闻素材,其写出来的报道更细腻、更有情怀,生动还原了“一介书生”汤一介的学术追求、高远理想和感情生活。《北京日报》2017年3月刊发了《抢救文化老人的遗稿,急!》的报道,记者前后花费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调查了近五年来去世的文化大家的手稿、书信等遗物的整理情况,先后与20余位文化名人家属、研究者、传记作者等相关人士联系并采访,结果发现因为疏于保存、整理,且整理难度太大等问题,使很多大家的手稿都面临被埋没的危险。正是因为跑得多,记者才有可能对名家手稿的抢救工作进行深入思考和挖掘。这篇报道不仅揭示了文化老人手稿急待抢救的现状,而且提出了解决的具体建议,如选择档案馆、图书馆等可靠机构进行整体性捐赠;为文化大家配备助手要成为标配;严格的手稿管理制度要成为一些单位、机构的标配等。因为采写扎实,观点独特,该报道今年被评为第二十届首都女记协会好新闻三等奖。

“深”是深度文化报道的“魂”。“深”一定是深度文化报道的关键所在,甚至是灵魂所在,这也应该是采写文化类深度报道的笨工夫,如果一篇报道披着深度文化报道的外衣,但缺乏深入的采写和思考,整个报道就会变得索然无味,缺乏可读性。

《被砸瓷器当中有珍贵文物?》这篇报道获得了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是一篇很能引起读者阅读欲望的优秀报道。而其秘诀正在于“深”,报道由一个名为《“假”如这样——真“假”藏品对比展》的展览展开,记者通过现场采访和对观众、藏家提出的质疑进行报道,认为电视节目《天下收藏》砸掉的“赝品”中有不少都是真品。报道没有简单地做成一个现场新闻,而是层层深挖,矛头首先指向节目组,对此节目制片人给予回应:被砸的就是赝品,绝不可能看走眼。这时候,记者将问题引向深入,采访了参与节目的民间收藏者,而这位参与者一再坚持自己的陶瓷是真品,并非赝品。到底被砸的是赝品还是真品,听了节目组的回应和参与者的坚持,还是没有确切答案。为此,记者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通过采访文物专家等提出了独家观点:“对这些民间收藏最大的抢救和保护,就是对它们认可,先别忙着否定、忙着砸掉它们,安下心来好好研究,必要的时候引入科学鉴定。”这个看起来很平静的展览,经记者的深入采访,变得一波三折、悬念丛生,成就了一个文化深度报道的成功案例。

要学会用生动的细节说话。与其他类型的新闻报道相比,文化类深度报道更要像文学作品一样,凸显生动的细节,让读者有阅读欲望,以此提升新闻作品的人文情怀和文化内涵。

例如,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儒学下乡,唤醒乡村文化基因》,生动地再现了12位专家学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近百堂课将乡村儒学的种子撒向齐鲁大地,形成独具魅力的“乡村儒学现象”。记者抓取了不少细节,如村支书面对专家学者的宏愿满腹狐疑:“在大喇叭里招呼大伙的村支书庞德海心里也嘀咕,乡亲们不少只有小学文化,他们那思想,就像块大石头、大冰块,撬不动,化不开,我就不信能教好。”“招呼”“嘀咕”等细节将村支书召集村民来学习,却也根本不抱有希望的内心活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而面对这些“大石头”“大冰块”,专家学者没有放弃则体现了他们的执着、用心。为了接近乡亲们,“有时到老乡家里,热情的主人递过一杯茶,茶杯里侧有茶垢、外侧有污垢,她怕乡亲们觉得她见外,端过来就喝”。

这些细节化的心理活动,生活化的场景,看起来与推广儒学并无直接关联,但将儒学推广的艰难做了很多的铺垫,反衬出儒学推广的功德。这些细节能得以再现,也告诉我们想写出精彩的细节,就要和采访对象真正进行深入沟通,要走进他们内心深处,挖掘出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将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苦所乐、所焦虑、所困惑的东西进行梳理、总结和生动呈现,否则,文化类深度报道将浮于表面,思想的深度无从谈起,所谓的人文情怀也很难实现。

使巧劲,为新闻采写助力

采写深度报道,在下笨工夫的同时,也需下巧工夫,有的时候巧工夫甚至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它能够为新闻采写助力,也让看起来平淡的小事件,变成一个大话题。

要有“顺藤摸瓜”的意识。采写深度报道,有的时候要像侦破案件一样,具有顺藤摸瓜的意识,采访“版图”才会足够大,采访的对象才会足够多,也才能为采访的扎实创造有利条件。例如,2017年《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开始实施,《公共图书馆管理法》出台。以此为新闻选题,《北京日报》记者前后花费一个月时间,实地探访了20家图书馆、书店、阅读空间,以脚步“丈量”出望京、天通苑、回龙观三个超大型社区的阅读空间生态图,采写了《超大型社区期盼品质阅读空间》一文。为了获取三个超大型社区的阅读空间的第一手调研材料,记者通过搜集社区网、网上论坛、微信个人公众号等信息,寻找到了20家阅读空间的蛛丝马迹,然后一一上门进行探访。记者还通过搜集相关学者的论文,来寻找线索。而且在实地探访过程中,也通过采访对象的推荐、介绍,增加了近10个采访点。可以说,没有这些顺藤摸瓜式的实地探访,没有对经营者、读者、居民、业内专家、相关部门负责人等人的面对面采访,就不会知道竟有社区图书馆开办十几年无人知晓的情况,也不会知道饱含个人情怀的私人图书馆纷纷关门,更不会知道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社区图书室,却面临被不时占用的尴尬处境。这篇报道刊发后,在业界引发了强烈反响,也对有关部门进一步的工作安排提供了切实帮助。

要有探究问题的意识。笔者总结了一下近六年来获得中国新闻奖、北京新闻奖的文化类深度报道,所有的获奖作品都带有明显的问题意识。正是因为记者的问题意识让采访报道承载了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报道的厚重感也愈加凸显。

例如,曾获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报道《自娱自乐的镀金之旅,金色大厅的中国尴尬》一文中,记者发现维也纳金色大厅总是有中国各种演出团体,这样的演出是否具有真正的影响力,是否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帮助,这一现象造成了怎样的后果?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展开了深入采访和挖掘,通过报道聚焦了一系列问题,如演出多,送票多,且都是“垃圾时间”,造假成风等,不少领导把自己管辖的团体送到金色大厅表演,将其看作一种政绩,热衷为其推波助澜,这也导致真正优秀的国内演出团队到金色大厅的“高质量演出已受影响”。

事实上,北京新闻奖中具有问题意识的文化类新闻同样频频获奖。例如,《三分之二书目中学老师也没读过》获得第二十三届北京新闻奖一等奖。这篇报道同样是下巧工夫的一个例子。在2013年世界读书日前夕,商务印书馆的《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首发。笔者调查后发现,除了《北京日报》做了深度报道外,其他各家媒体均以消息的形式进行了简单报道,没有媒体进行深入挖掘。而这其中最关键的秘密恰恰在于记者从一份薄薄的书单中发现了“不寻常”之处,这份书单选书新颖,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社科、艺术、博物七个领域,而且推荐的书目竟然未见耳熟能详的文学书目。很显然,这份书单和长久以来文学书目一统天下的推荐书目完全不同,如此种种都引起了记者的兴趣。

为此,记者迅速对活动组织者、书目研制方、中学教师、大学校长等近10人进行了采访,结果发现了特别值得关注的话题,如书单中所列的书目2/3的老师都没看过,而且科学书目90%都是国外版本。这篇报道由此引出了新的话题:老师阅读遭遇尴尬,其阅读面过于狭窄,国内高品质科普书尚匮乏。面对种种问题,报道提供了解决之道,比如专家应该从象牙塔里走出来,为中小学生,为大众写书。文章见报后在教育界引发了大讨论。而一份薄书单扩展成厚话题,恰恰体现出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

要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面对新闻事件,不人云亦云,保持清醒头脑和理性判断,建立批判思维意识,是写作高品质的文化类深度报道的一个巧工夫,这需要不断锤炼。例如,《八卦话题打败“抗战老兵”》曾经获得过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篇巧工夫下的报道堪称经典案例。报道聚焦于电视剧《滇西1944》首播式,92岁的中国远征军鲍直才受到记者冷落,而两位主演的个人私生活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在现场他们手中的话筒甚至都快拿不住了,而且现场娱乐化的气氛不断升级,甚至有恶俗的倾向。在报道中记者直指“不娱乐,似乎就少了关注度,《滇西1944》这一题材凝重的电视剧也难逃这一定式”,并将老人备受冷落的孤独背影与两位主演被八卦包围的喧嚣进行了鲜明的对比。

处理这样的新闻,可以看出记者独具慧眼,判断现场花絮中新闻价值的要素,即冲突性,通过看似轻巧的写作,体现了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让一篇看起来平常的新闻,一下子就具有了人文关怀和社会良知。这显然是记者对社会现象、对文化现象有了深入、深刻的把握,才做出了如此举重若轻的处理。

猜你喜欢
工夫新闻奖深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工夫”与“功夫”
一杯热茶的功夫
“诗内”与“诗外”工夫
“功夫”和“工夫”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中国新闻奖的设奖数额是多少?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