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轶事记录法观察幼儿自主游戏的策略研究

2018-07-09 06:16何艳敏
知识文库 2018年18期
关键词:轶事观察者表格

何艳敏

1 问题的提出

幼儿自主游戏中很多偶发事件往往难以捕捉.面对成长中的孩子,观察与记录其发展,与行为的表现情景,是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而又在自主的游戏中行为表现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许多偶发事件往往难以捕捉,这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轶事记录法以其低结构、弹性化人事地物限制等特点,成为教师观察幼儿自主游戏行为的手段。轶事记录法:一种观察幼儿行为的好方法.观察者必须依事件的顺序将观察背景中发生的事件或观察对象的行为简要地进行记录。这种观察记录法具有低结构、弹性化,不受限于人事地物,能提出详细信息及弹性化的特点;尤其是弹性化在对幼儿自主游戏行为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轶事记录法教师可以自行安排时间,利用作息表对记录进行规划,如利用幼儿区域活动时间,观察幼儿是否将物品整理好放入指定地点,待前述观察进行一段时间后,即可知幼儿学习习惯是否提升,以作为下一阶段幼儿目标设定和进一步辅导和强化的依据。本人的尝试:通过轶事记录法更好的开展幼儿自主游戏本文将结合案例,就“轶事记录法工具及方法”、“轶事记录法在幼儿自主游戏中运用”及本研究过程中教师和幼儿进步三方面展开分析和研讨。

2 研究设计

3 实践操作

3.1 轶事记录法的工具类型

工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轶事记录法使教师自主游戏的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以同时兼顾观察者和参与者的角色。然而要担当好这些角色,在观察前必须准备充足的观察和记录工具。对于记录工具的研究成为了本课题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我们将可用于轶事记录的工具进行归类,根据适用的时机,我们将工具分为两大类,即使用事先设计的表格和适用随意的便条纸或回收纸。事先设计的表格使观察者可以区分观察到的事实描述和事后分析解释,并且可以事先绘制打印汇总备用,该工具多用于计划的系统观察。而另一法宝——便利贴则更适用于随机类的观察。总之在运用轶事记录观察法观察自主游戏行为时,并没有特别同意工具模式或量表,一切观察记录获得的信息以利于观察者进行后续判断,分析整理为宗旨。

3.1.1 表格

1) 日常的表格

观察表在小组自主游戏中的运用

我们展开了如何设计轶事记录表的教研讨论,首先轶事记录表并不是一张简单观察表,或者说是通用的观察表。在这个案例中就观察目的而言是看新材料的投放有效性,但在观察表中我们并没能把观察目的的细化,以至于教师疲于记录各种材料名称。其次小组自主活动中,教师往往需要记录多个幼儿,同质化的描述,增加了教师的记录量,而放弃了对于其他幼儿的观察。再者,对于多个幼儿使用一张表格,显然不能满足对于后期材料信息的整理需求。

在新表格中,我们将观察目的细化,以便于操作记录。一张纸中安排4-6,名幼儿,对同一轶事只描述一次。分析针对个性化幼儿,允许教师在事后再写、再分析。

轶事记录法并没有统一的表格,观察者可以自行设计方便的表格来记录,但每一张表格都必须根据观察目的,细化、精化,通过观察者深思熟虑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对于小组游戏中的观察记录,针对特定幼儿的自主游戏,教师们要更多得希望通过连续的观察了解幼儿在某一阶段的特殊行为表现,以及指导是否有效。因此针对特定幼儿,我们在使用轶事记录法时,设计观察表更多需要体现出观察的持续性。右表,为某教室针对某插班幼儿退缩行为设定的轶事观察表。该幼儿随父母频繁换城市,有多次插班的经验;外因加内因导致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交互情况及典型案例。持续性案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教室分析了解幼儿行为是否有阶段性转变提供了研究依据,使用过程中我们可用时售的夹板夹着观察表格或用活页夹夹好,填上幼儿的姓名、观察日期,情景描述,事件记录等,逐张进行记录。分阶段进行整理。由于观察表有持续性,只需要在期末再进行个别行为检视,可直接归到幼儿的学习成长档案中。

3.1.2 基于轶事记录表的教师指导策略的改进

轶事记录法与记录相结合。

轶事记录的重要原则是“客观”,观察记录及事后的分析三者必须客观,描述必须具体,不具备评判性。记录除针对观察对象的行为或事件外,还需完整描述观察的情景以及还原事实。部分新教师在观察记录时总觉得写不过来,记不全面。因此产生了放弃的想法。而照片、录音笔等影音记录法弥补了轶事记录法依赖观察者记忆和主管设想的不足,对于遗漏的重要细节或观察者当时无法观测到的行为能得到长足的改善,也提升教师对于軼事观察记录信心

现场记录与事后补记得相结合

轶事记录法需要用文字详细记录事件发生、过程等,尤其是幼儿对话行为甚至非语言语动作。记录时一是需要掌握“三W”要素,即观察对象基本资料(WHO),观察动机(WHY),观察主题(WHAT),观察时间(WHEN),观察情景(WHERE),观察方法(HOW)等。二是需要把握记录的注意事项,尤其是实录中需把时间发生细节表达清楚,记录语言流畅,具体朴实。教师通常因为带班教学关系,没法立即将观察到的幼儿行为记录下来,只能加以默记或快速记录。及时回顾记录事后补记能帮助教师重新回顾行为发生的情景和幼儿行为表现。

4 显著成效

4.1 孩子的进步

1)孩子成为了游戏的主人。因为教师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观察者”孩子们的自主游戏在不受打扰的进行,孩子们游戏策略更多了。教师将教学的策略从直接传授为主逐步转向引导幼儿自主发现为主。而应多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要善于对复杂多变的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调控,从而有效地激励和引导、领幼儿的学习,通过与幼儿一起探索、讨论、交流,共同完成意义建构。因此,我们发现孩子成为了游戏的主人,游戏自主性有了明显提高,不再是“顺应虫”。

2)每个孩子有了更多个性化进阶机会。轶事记录过程中教师充分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想办法积极创设让所有幼儿都能积极主动学习的机会,如设计安排小组活动、结对活动、个别活动的环节,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幼儿的学习指导;同时结合安排难易适中、梯度明显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可根据自己的学情加以选择和完成。所有针对幼儿个性化的指导切实落到了实处,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台阶快乐成长。

4.2 教师的专业成长

1)解放教师的时间:随时可以记录幼儿自主的游戏行为。幼儿自主游戏由幼儿自发形成,自己组织,其中有很多偶发事件,教师在观察其行为时,往往较难捕捉契机。空间弹性化幼儿的自主游戏发生于教师发生于室外亦可发生在洗手间、游乐器具场所等。在空间运用方面,轶事记录法并没有多大限制,在哪里记录、记录什么,都依据观察者实际需要而定,并没有一定的规定或标准。只要观察者有纸有笔即可观察,可观察教室角落的区域活动,亦可观察户外活动。可用于同一空间观察一名幼儿,也可观察多名幼儿。教师从繁重的笔头工作中解放出来,使教师有更大的热情参与到真正的观察中。

2)支持教师个性化研究:轶事记录的内容可以包括幼儿的发展现状,行为表现或重要事件等。内容也可以随时修正,具有弹性化。如:“在玩積木时,A因为B抢了他的积木而动手打人,这是A第一次出现攻击性行为”,也可以针对自主游戏中而又特殊行为进行记录,如“某某非常喜欢做小医生,今天他又选择了小医生的角色,这是他第三次选择小医生的角色。他依旧用同样的招呼语主动招呼其他幼儿来医院….”.总之,只要观察者感兴趣的事件和内容,都可以观察记录。内容上颇有弹性。教师在选择这些弹性化内容时,可以充分结合自己的兴趣点,让科研活动成为自己的科研而不是领导让我做我才做,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5 结论

5.1 为了保证轶事记录法在自主游戏中的有效运用,除了谨守客观公正的原则外,还应顾及以下事项,力求真确

1)每次记录只记录一个事件

2)轶事记录内容必须是没有加以推论的客观事实,避免“浑仑效应”

3)记录幼儿行为应一次进行,明确行为发生时的情景描述;

4)尽快整理文字,以免日久完了或疏漏事件发生经过;

5)可运用相关资料照片,以作为佐证;

6)将描述情景与分析分割开,以便判读幼儿行为。

5.2 由于轶事记录资料积累的数量较大,在记录形式上又以文字描述为主,记录分析如何尽可能客观呈现轶事本身,如何在积累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自己搜集的资料信息,进一步地分析与解释,是我们研究下一阶段的方向。对于资料整理后定性定量分析的研究尚处于摸索阶段。

(作者单位:杭州胜利瑞丰幼儿园)

猜你喜欢
轶事观察者表格
中共四大轶事
组成语
用追击相遇的模型解释多普勒效应
履历表格这样填
表格图的妙用
借助“表格”解答稍复杂分数问题
幼儿游戏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基于Android的智慧竞赛APP设计与开发
教师在幼儿游戏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范仲淹苦读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