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事

  • 宋代轶事小说的文本形态与文体风范
    记小说又主要包括轶事(志人)和志怪。宋代志怪小说未脱前人窠臼,不能与魏晋志怪相提并论,传奇小说亦成就不高,难望唐人传奇项背,惟有轶事小说,“则公余琐记,林下闲谈,大都信笔直书,于朴实自然之中显露文采,蔚成一代风格”,其“文学价值是不逊于其史料价值的”[1](P186)。宋代轶事小说的兴盛,与一代知识精英对掌故的偏爱直接相关。清人赵翼留意到一个现象:宋人撰写的史书均有前人所撰史书为蓝本,如《新唐书》以《旧唐书》为蓝本,《新五代史》以《旧五代史》为蓝本,多所增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12-02

  • 宋初边将轶事的历史书写、流传及意义
    代表的武将的诸多轶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出宋初的驭将策略,这就是经济上宽纵与政治上严控相辅相成。关键词: 边将;轶事;李汉超;张美;叙述有关宋初边将问题的研究,目前学界主要存在两种趋向:一是以人物事迹为中心,何冠环、陈峰等先生于此用力尤著;[1]二是以政策为主题,如王云裳、王健《论宋太祖制御边将的两手策略》一文即提出,经济上宽纵与政治上严控相辅相成,是宋太祖制御边将策略的主要特点。[2]笔者亦认同此观点。这里,宋人笔记中相关边将的诸多轶事,是论述该问

    文史杂志 2019年3期2019-04-29

  • 养生轶事
    養生轶事最近,大家爱上了养生茶,大枣、陈皮、枸杞,应有尽有。悬塔塔:“咱们下次放点玉米呗!”芳庭:“你咋不把排骨放进去呢?!”心急吃不了热蟹棒李姐:“哎呦,不好,一块热蟹棒直接穿喉而过,到胃里了,好烫啊!”小马哥:“赶紧赶紧,加凉水,加凉水。”迟到的理由拾谷雨早晨坐公交车上班,超级堵,车上有人开始打电话请假。旁边一个人打通电话说:“经理,我今天可能要迟到,刚才车上有人丢手机了,警察过来调查,谁也没让走。”拾谷雨听完她的理由瞬间膜拜了!

    现代妇女 2019年3期2019-03-18

  • 运用轶事记录法观察幼儿自主游戏的策略研究
    出了更高的要求。轶事记录法以其低结构、弹性化人事地物限制等特点,成为教师观察幼儿自主游戏行为的手段。轶事记录法:一种观察幼儿行为的好方法.观察者必须依事件的顺序将观察背景中发生的事件或观察对象的行为简要地进行记录。这种观察记录法具有低结构、弹性化,不受限于人事地物,能提出详细信息及弹性化的特点;尤其是弹性化在对幼儿自主游戏行为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轶事记录法教师可以自行安排时间,利用作息表对记录进行规划,如利用幼儿区域活动时间,观察幼儿是否将物品整理好放入指

    知识文库 2018年18期2018-07-09

  • 文人轶事
    ●廉 水文人轶事●廉 水启功称张中行为中行大德吾师侍者,自称弟子沙弥。张中行在《〈启功韵语〉读后》曾说:“我想尊他为师,他不干;他想称我为前辈,我不干。不得已,求助于佛门,写信,都是称对方为上人,自署沙弥弟子。”启功读张中行《负暄琐话》:“昨夕柏奉寄赐近著,捧读回环,不能释手,及至终卷,已晨四时余矣。”读完,十二点半起床,不等刷牙洗脸,就迫不及待地准备笔墨记下自己的心得:“此书小中见大,淡中见浓,摸老虎屁股如摸婴儿肌肤(此喻不全,应增解剖狮子如解剖虱子耳)

    杂文月刊 2017年19期2017-11-14

  • 文人轶事
    ●李兴濂文人轶事●李兴濂一闻一多在绘画写诗之余,对篆刻艺术也钟情有加。1927年夏,他在给饶孟侃的信中,幽默风趣地表达了他对篆刻艺术的热爱之情:“绘画本是我的原配夫人,海外归来,逡巡两载,发妻背世,诗升正室。最近又置了一个妙龄的姬人——篆刻是也。似玉精神,如花面貌,亮能笼擅专房,遂使诗夫人顿兴弃扇之悲。”1944年,闻一多给华罗庚刻印一方,边款为:“顽石一方,一多所凿。奉贻教授,领薪立约。不算寒伧,也不阔绰。陋于牙章,雅于木戳。若在战前,不值两角。”二19

    杂文月刊 2017年17期2017-11-14

  • 利用“轶事记录”提升幼儿评价的真实性
    胡海燕资讯利用“轶事记录”提升幼儿评价的真实性浙江省宁波滨海国际幼儿园 胡海燕近年来,教师的观察记录作为评估幼儿发展的一种方法愈来愈受到重视和强化,但当前幼儿教师的观察记录存在着不少误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很多的观察记录是盲目和随机的,所获取的信息不够真实,主观臆断较多,再加之没有系统、全面的追踪记录,教师所做的观察记录在用于儿童评价时往往缺乏效度,观察记录应有的评价功能难以体现。带着以上的问题和困惑,笔者在学习和实施高瞻课程的过程中,接触和运用了轶事记录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7年5期2017-06-05

  • 枯藤老树昏鸦
    小马哥并没有很多轶事流传下来,我们只知道他是大都(现北京)人。别看关于小马哥的轶事不多,可咱小马哥是写故事的高手,杂剧写得可是“杠杠”的。北京著名编剧小马哥在年轻的时候,给昭君出塞的故事加了一些情节,语言朴实,广受欢迎。这出名叫《汉宫秋》的剧就成了他的成名作。看到自己的作品这么叫座,小马哥又哗啦啦写出畅销杂剧《岳阳楼》《青衫泪》等。小马哥的才华在杂剧这块用不完,他有空还写散曲,产量高、质量好,有“曲状元”之称。《秋思》就是千古绝唱。短短28字,描写了一幅秋

    作文大王·笑话大王 2017年4期2017-05-05

  • 轶事记录:学生行为观察的有效方法
    戚小丹“轶事”就是有意义的、典型的行为事件,“轶事记录”就是对有意义的、典型的学生行为事件进行记录和分析的一种观察方法,也称逸闻趣事记录、重要事件记录。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课堂观察的焦点逐渐从教师转向学生。然而,学生的行为是复杂多变的,如果教师不知道要观察和分析什么样的学生行为,就会被庞杂的行为信息所干扰,沦为单纯的记录和分析,很难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诊断与评价。因此,教师需要一套能够提供使用和分析的概念系统与观察技术的支持。轶事记录就是一种能够帮助

    中国德育 2016年19期2016-12-27

  • 山翁轶事
    [孙虎原]山翁轶事[孙虎原]一农夫,居深山,极吝啬,村人以“抠”绰之。某天,抠赶集,妻授以新履。途中负重提鞋,裸足而行。日暮归,妻见其趾淌血,惊曰:“何故?”对曰:“山道崎岖,踢撞之。”妻惑曰:“付汝新履,安能如是?”答曰:“吾惜之,未着也——脚破、数日愈,鞋破、则不可自全耳!”他日,抠至旷野伐树,独不可为,遂唤邻村内弟助。平明即行,秋霜如雪,妻弟怜其衣单战栗,解己上衣付之,其穿终未脱。晌午归宅,妻备佳肴烈酒犒劳。其狂吞饮,汗透衣襟,妻诧曰:“不卸袄,寒

    文苑 2016年8期2016-11-26

  • 趣闻·轶事 英国最高狗邂逅最矮狗 相处融洽
    趣闻·轶事 英国最高狗邂逅最矮狗 相处融洽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1日报道: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狗狗的大丹犬梅杰与英国最小的狗狗吉娃娃迪斯尼在英国威尔士一个开阔的公园里邂逅。梅杰直立后身高超2米,而身高不足0.1米的迪斯尼几乎不敢触碰梅杰的爪子。梅杰每天要吃6个鸡蛋、4斤肉末和3品脱(约1.4升)的牛奶,可迪斯尼每天的进食量还不足一个蛋杯的大小。所以,19个月大的迪斯尼体重只有27盎司(约1.5斤),并且它的体型自8周大时起就未再长大。梅杰的主人布莱恩·威廉

    中国工作犬业 2016年9期2016-10-21

  • 巧用轶事记录法
    园 李香芸巧用轶事记录法山东省胶州市机关幼儿园李香芸轶事记录是较为简短容易的观察记录方法,是观察法的延伸。观察者在日常生活情境下,对幼儿自然表露的行为进行原始、真实的记录,以便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为幼儿提供更适宜的帮助与指导。一般来说,轶事记录并没有统一的格式规定,观察者可以自行设计方便记录或利于将来分析的表格。总的来说,只要根据观察目的,并按照一定的观察程序和记录要领,便可设计出适合且方便使用的表格。观察者只要认为重要的或觉得有趣的幼儿行为,都可以随时

    早期教育 2016年6期2016-02-15

  • 《铁人轶事》与精神图腾
    文/胡彦江《铁人轶事》与精神图腾○ 文/胡彦江《铁人轶事》再现了王进喜钢筋铁骨、热血柔肠的铁人形象。时光流转,铁人精神已成为石油人心目中的图腾。“可能,这正是一种‘现代悲剧精神’。而在这种精神面前所有被伪装起来的东西全部瘫痪、它比浓白的排骨汤具有更多的钙和铁,兼治人类身、心双重疲软症。这种精神的核心,是牺牲和奉献——为了他人,为了祖国和人民,自愿地选择毁灭和死亡——用20年的生命做抵押。” 一位著名学者,看完《铁人轶事》后不无感慨地说。在纪念铁人王进喜逝世

    中国石油石化 2012年24期2012-11-14

  • 笑话幽默和公共话语
    话、幽默或智慧、轶事故事,在西方是有传统的。古代的轶事是一种短小的叙述,往往是关于名人,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事,当然也有不太有名的主角。“名言”一般是智慧之言,也有巧妙的说法(称为“妙语”wittism)。轶事有劝导、教诲、规训的作用,但并不是一本正经地教训或指示,而是寓教于乐,兼有娱乐作用。古希腊流传下来的古代轶事不多,但流传甚广。罗马人很喜欢轶事,但觉得希腊人的轶事太平淡。罗马人偏好的是富有妙语和急智的那种轶事,代表人物有普劳图斯(他的

    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18期2011-05-24

  • 鱼雷“轶事
    们留下了许多趣闻轶事。鱼雷走火总统受惊在军营里,枪弹走火司空见惯,大炮走火也偶有所闻。然而,鱼雷这个八九米长的庞然大物,居然也走火,真是奇闻。1943年11月14日,墨西哥湾天碧海蓝,美国海军的几艘驱逐舰,犁开波浪,展开成防空队形。这时,美国总统罗斯福、总统顾问霍普金斯以及军界的一些高级领导人,乘坐在美国当时最先进的战列舰“依阿华”号上,兴致勃勃地观看这场防空演习。突然,一名军官在舰桥上俯身朝下喊道:“有东西!有东西!”循着他指示的方向,人们发现远处海面上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8年4期1988-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