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以海量点云数据采集为依托,克服了传统测量耗费人工、测量成果人为因素影响大的弊端,被广泛应用数字城市建设、建筑物快速建模等方面。本文拟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与多波束测深系统相结合应用于航道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以探究其在水上地形测绘、水下测深采集中的应用,提升航道信息测量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三维激光扫描;多波束测深;点云;移动测量系统;数据采集
从工程设计与运营维护的角度,航道管理部门通常对航道沿线开展定期测绘工作,通常包含沿岸地形数据采集、水深观测等。早期采用平板仪测图、全站仪野外测图等技术,伴随GNSS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差分定位RTK技术为代表的数据快速采集手段,然而以上传统航道数据采集方法,人工采集效率较低、测量点位相对分散、精度难以统一控制;伴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无人机、测量船、测量车为依托的移动测量系统,结合GPS、IMU信息快速定位解算POS中心位置,完成点云快速采集、多源数据融合与快速建模工作。
1 三维激光扫描仪技术概述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作为新兴的测绘技术,能完整高精度地重建扫描实物数据,快速完成逆向三维数据采集与模型重构。因其激光点云中的每个三维数据都是直接采集目标的真实数据,使得后期处理的数据完全真实可靠。由于技术上突破了传统的单点测量方法,其最大特点就是精度高、速度快,与研究对象表面空间分布一致,可将其应用于地表信息采集、航道沿岸地形数据快速提取等工作。
从点云采集方式划分,三维激光扫描分脉冲、相位和脉冲相位组合式,其中脉冲式测距范围最大,但精度较低,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适合低精度室外大范围观测;相位式扫描范围较小,但精度较高,易受光线等因素制约;而脉冲相位组合扫描仪兼具二者优点,长距离高精度数据采集测量,抗外界因素能力强。
2 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系统数据采集原理
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GNSS接收机、惯性导航与多波束测深仪相结合,可实现水上快速定位、水下信息快速采集,实现实时同步定位、地表空间数据扫描与水下地形地貌测深的有效融合。
三维扫描利用激光测距,其点云坐标采集原理为测定水平与垂直角,以及脉冲激光发射与回收的时间差值所求取的间距,进而计算待测点坐标。以独立坐标系统扫描为例,设定扫描设备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统,X、Y为平面,Z为垂直方向,通过距离L、以及点位与各轴的夹角,求得待测目标点P相对于坐标原点的空间坐标:
而多波束采用超声波探测,测定换能器发出的声波在水体中往返传播时间,解析水体深度。相对于单波束而言,多波束由的换能器采取正交形式分组构成,呈现一定指向的窄波束,并向水体发射扇形脉冲波,单次探测即可瞬时获取航向正交面的水深数据,进而表示出水体地形起伏情况。
3 基于三维扫描仪的水上水下一体化测绘应用分析
航道测绘中,采用船体作为数据采集平台的运行载体,安置GNSS双频接收机、IMU惯性导航模块、激光扫描仪与多波束测深系统。基本流程如下:
(1)水上点云获取与去燥处理。实际施测过程中,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航道沿岸地表数据模型,结合内置CCD相机采集构筑物纹理特征,并利用POS定位信息,提升了点云配准的精度和效率;数据拼接中,将回波信号所引发的噪声点,通过设置阈值的方法将其过滤剔除。
(2)航道沿岸地表建模。设置格网间距,并将扫描仪内置相机所拍摄的建筑物立面图片影像,镶嵌于格网模型表面,构建航道沿线地表三维模型。某航道激光扫描点云成果如图2所示:
(3)水下地形地貌数据采集。将多波束换能器固定于测量船舷,并将GNSS设备固定于安装杆,利用多波束采集的庞大数据点云,基于海量数据处理平台,首先利用多余观测量,剔除测量中的粗差错误数据,建立以TIN三角网为基础来构建码头基坑数字高程模型。
4 结语
本文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依托,结合多波束测深系统,在阐述其数据采集相关工作原理的基礎上,探究其在水上水下一体化测绘中的应用。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实现无接触式测量,既不会对航道沿岸建筑构成干扰,又提升了数据采集的效率;利用多波束测深扫描,基于双GNSS定位设备进行差分定位解算,快速高精获取航道地表与水下数据。
参考文献:
[1]曹海龙,杨晓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物建模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15(07).
[2]李兆堃,严勇.三维激光扫描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9(22).
作者简介:任洪玉(1985),男,山东潍坊人,汉族,本科,现为中海油能源发展管道工程安装分公司工程师,主要从事海洋测绘、航道水深测量、海底管线路由勘察、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