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海峰 孙爱东
摘 要:2012年,国发2号文件明确要求贵州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贵州将脱贫攻坚与示范区创建工作紧密结合,改善了一大批民族村寨的面貌、推动了一大批民族乡镇的经济发展。由于受自然环境和交通区位等因素的影响,贵州一些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以民族团结促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保民族团结,继续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成为我省当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和强有力支撑。
关键词:民族团结 示范区 乡村振兴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创新工程项目“贵州传统民族村落文化调查”(项目编号:2017CXTD09)阶段性成果。
1 概述
贵州拥有光荣悠久的民族团结历史,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为融洽的关系。不同与新疆、西藏等其他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省份,贵州民族问题的矛盾点相对集中,即如何解决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的问题。贵州建立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从国家战略全局高度所做的重要决定,体现了对贵州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也体现了对贵州民族工作良好成果的积极肯定。自2012年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之路,以脱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为抓手,以发展促和谐,通过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努力打造一批创建示范典型、保护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等手段全面推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
2018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多民族省份和经济欠发达省份,由于历史、自然环境与地理条件等因素,贵州民族地区乡村发展是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突出的贫困问题与社会发育程度滞后严重阻碍一些民族地区的发展或造成区域发展不平衡,直接影响了民族地区的和谐与稳定,进而阻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明晰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二者之间的联系,继续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以团结促振兴,以振兴保团结,成为贵州当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和强有力支撑。
2 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与乡村振兴
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黔东南州17个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进步,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仍然滞后,整体脱贫致富和加快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和繁重。民族乡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补充形式,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落实、事关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事关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黔东南州将民族乡脱贫攻坚作为当地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重中之重,采取多种有效办法以实现乡村振兴。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发展农村种养植(殖)业为载体,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融合发展,抱团脱贫。民族乡共设立有各种专业合作社33个,扶持种养殖大户35户。通过小额扶贫“特惠贷”等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政策扶持发展产业,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四在农家”乡村旅游建设,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二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民族乡贫困村寨,本着个人自愿的原则,进行易地扶贫搬迁和劳动力转移,全州各民族乡共有2790户11313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三是实施生态补偿机制。2016年17个民族乡有549名贫困户就地转为生态护林员,每人每年发放1万元护林劳务费。按照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补助资金1500元/亩的标准,分5年3次足额兑现给退耕还林户。2016年17个民族乡共实施退耕还林13912.35亩,投入资金2086.85万元,涉及7107户,使贫困户通过经营林业产业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四是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实施办学条件扩容改善计划,2016年投入289万元资金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所,投入2389万元资金实施“全面改薄”项目9所;实施精准资助惠民计划,投入4853.82万元资金资助民族乡学生58789人次。实施民族乡招生倾斜和人才培养计划,在州民族高级中学设立民族班,面向民族乡定点招生,降分录取,3年来共招收学生117名;在州振华民族中学举办“两山”地区初中致远班,两年来共面向民族乡招收学生75名。实施职业教育脱贫计划。民族乡共有2700余名学生在州内外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已有800余名实现就业,基本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据统计,全州民族乡教育脱贫受益达2958户7466人。五是社会保障兜底脱贫。截止2016年10月底,全州民族乡共发放农低保资金1730.682万元,发放五保金6.5万元。发放大病补助95人次42.96万元、临时救助金40次4.19万元。据统计,全州民族乡社会保障兜底脱贫的贫困户有5181户14295人。
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推进以来,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进步。一是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以交通为重点的民族乡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实现100%乡镇通油路、100%建制村通公路的“双百”目标;民族乡工程性缺水、安全饮水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农村电网、广播电视、移动通讯实现全覆盖。二是经济总量不断增加。2016年17民族乡(镇)国内生产总产值248051.1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591.24元,分别是2011年的3.27倍、2.83倍。三是农民收入持续提高。2016年17个民族乡(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为7043.82元,是2011年的2.86倍,年均增长率23.37%。四是社会事业较快发展。教育基础条件明显改善,17个民族乡(镇)中学和中心小学都实施了校舍改造工程,适龄儿童入学率和义务教育巩固率分别达到98%、98.2%。公共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加强,乡卫生院就医条件明显改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大部分村都修建了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实现全覆盖。民族乡贫困人口由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23543户86092人,减少到2016年的14634户47432人,贫困发生率水平降低至27.06%。
3 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五位一体”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各族群众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樣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贵州省继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应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在人口少、面积小、基础实、政策好的优势,使示范区建设工作与贵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行有机结合,以民族团结承接乡村振兴,二者互为依托,加快实现贵州2020年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
作者简介
才海峰(1989—),男,吉林省白城市人,硕士,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职务: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民族学。
孙爱东(1984—),女,河南省新乡市人,硕士,中共罗甸县委党校,职务:讲师,研究方向: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