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墨鬼节之探源和比较

2018-07-09 09:47郭瑞睿
卷宗 2018年17期
关键词:文化功能发展过程

摘 要: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献祭鬼神的节日,如中国的三大鬼节,即清明节,中元节及寒衣节,以及墨西哥的两大鬼节,即亡灵节和万圣节。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清明节以及亡灵节获得了相对重要的地位,并且由对鬼神的敬畏转变成了对于亲人的追思与感恩。清明节和亡灵节虽然都已祭奠先人为主,但却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着重讨论这两个节日发展过程,庆祝方式以及文化功能的异同。

关键词:清明节;亡灵节;发展过程;庆祝方式;文化功能

对死亡的敬畏是每个国家和民族都逃不开的话题,而说起悼念亡灵,大家可能都会想到严肃庄重的祭祀仪式,令人敬畏的鬼魂,清明时节的绵绵细雨,充满悲伤氛围的墓地等等。然而,查阅相关资料便会发现,墨西哥的亡灵节和中国早先的清明节是充满了欢乐和喜悦的。现在充满悲伤的日子为何墨西哥人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在宋代内里依旧是男女自由恋爱交际的清明节为何会演变到单纯的祭祀踏青?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对比研究两个节日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其文化背景,增强文化认同感。

1 不同的文化起源

据《岁时广记》记载,清明最早出现在官方记载中是在汉末时期,是用于记录农事生产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并有不同的含义,如《论语》中提及到的代表东南风的清明风和作为冬至后108天开始的清明节气。关于清明节的来源有不同的说法,但都与寒食节相关,因此,探源清明节离不开对寒食节起源的研究。第一种较可信的说法与春秋时期名臣介子推相关。据传,晋文公重耳因被陷害而在外逃亡19年,期间饥渴难耐,忠臣介子推割大腿肉烹制佳肴给晋文公食用,晋文公深受感动许诺回到属地后重赏介子推,后登王位却忘掉自己的诺言,加上奸臣排挤,介子推怒而归山。为使介子推下山受赏,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却不小心将介子推及其老母烧死,重耳由于后悔及伤心,下令以此日为寒食节,民间禁火以纪念介子推,次年复活的老柳树被称之为“清明柳”。第二种说法则与古代春季禁火习俗相关。由于三四月份空气相对干燥,森林极易着火,帝王由于不知如何避免森林火灾遂下令禁火吃冷食。最后一种说法则来源于古代“更火”习俗,如《论语》记载,火苗有其生命周期,一直燃烧便会产生毒气,伤害人体,因此需每年更新火种,而新火旧火不能相遇,因此需彻底停火数日以迎接新火。中国古代为维持封建礼教统治,喜欢将各种节日与忠臣名将的故事相连,介子推的故事便是如此,但考古学家及史学家经过探索后认为故事有诸多不合理之处,故而“禁火”及“更火”之说更为可信。由于清明节气与寒食节相距甚近,二者逐渐融合,由此诞生了最早的清明节。

而墨西哥亡灵节最早可追溯到殖民前时期。根据墨西哥古代传说,世界经历过四个太阳周期即“soles”,这四个周期以循环方式向前发展,最终却都因陷入灾难而毁灭。古墨西哥人居住时期是太阳的第五周期,为了表示对开创这一时期的羽蛇神魁札尔科亚特尔的恭敬与感谢及维持太阳与月亮的正常运转,人类需要提供物祭人祭并献上跳动的心脏,以此避免第五周期的消亡。由此诞生了最早的众神祭祀,而由于墨西哥人相信人死亡之后会回归太阳神的身边并转化为众神之一,因此对众神的祭祀逐渐转化为了对于已逝的亲人的祭奠。由此诞生了最早的亡灵节,但起初亡灵节并不是固定的某一天,而是分布在各个月份中。根据墨西哥古历,一年分为十八个月加上5或者6天特殊的日子,由于人死法不同,魂归之处也不尽相同,而献祭日子正是根据这些去处,即米克特兰(Mictlán),特拉罗坎(Tlalocan),多纳蒂乌夷澶(Tonatiuhichan)及新喀尔克(Cincalco)来决定的。根据弗拉伊·贝纳蒂·萨哈贡的《新西班牙通史记载》,现在的亡灵节与米克特兰和和新喀尔克的祭祀活动相关,二者分别演变成了现今的成灵节及幼灵节。

2 不同节日的融合及演变

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节气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唐代寒食节是扫墓祭祖的节日,清明节作为其演变自然也继承了这一习俗。而上巳节自春秋时期便已存在,人们在这个节日主要进行三种活动:一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祓即祓除疾病,清洁身心;二是文人临水宴饮、吟诗作赋的节日,并会举行曲水流觞游戏;三是春游踏青的日子,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此时野合有所不禁,正如杜甫《丽人行》所描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由于上巳节在农历三月三,距离清明节非常相近,二者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上午祭祀,下午游玩的习俗。元代诞生的清明剧多描述男女私会场面,唐代诗中多次记载清明时期人们踏青郊游,开展蹴鞠等活动表明古代清明节并不是一个完全悲伤的日子,只是现代人们娱乐活动及娱乐时间增多,对先祖及英雄的祭奠更为看重,因此清明作为节日的娱乐氛围逐渐消失,演变成了一个追思先祖,缅怀已逝亲人的充满悲伤及凝重气息的日子。

1518年,西班牙人开始入侵墨西哥,为尽快完成殖民化过程,西班牙殖民者们在宗教上采取强势的征服姿态:传教士开始传播基督教文化,规定只有上帝和他的圣徒才可以接受献祭,开始改造当地印第安人亡灵文化,当地的印第安人无力反抗,开始依据基督教习俗摆设祭坛等,传教士们同时也将基督教庆祝“诸圣节”与“万灵节”的日子与当地亡灵节文化相結合,定下了一年中可以祭奠先灵的两个日子,即十一月一号和二号,但实际上11月1号的诸圣节当地人纪念的仍是印第安传统中的童灵,而11月2号当地人迎接的则是业已成年的亡灵,现今的亡灵节是基督教文化与殖民前墨西哥文化的融合,体现了文化调和主义。基督教万圣节戴各种恐怖面具,进行角色扮演的习俗也被传到墨西哥,古印第安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结合造就了虽有庄重但整体气氛愉悦的独具一格的亡灵节。

3 不同的庆祝方式及节日氛围

中国清明节祭扫敬先、慎终追远为主题,因此节日的整体气氛是略带悲伤的。节日期间,全家出动到祖祠或陵园祭奠先祖,主要的祭祀活动包括扫墓,烧纸,燃香,献供品,唱祭词等等,此外,献祭人员大多穿深色较正式的衣着以表达对先人的尊重。清明节当日,各家各户在大门插柳并以柳条做圈戴于头顶。据传,柳枝有驱逐恶灵及辟邪的功效,并且生命力极为强大,大门插柳条是为了驱逐那些趁机从地狱逃出的恶灵,而戴柳圈不仅可以驱逐恶灵保平安,更是向已逝的亲人们传达了“留”念及不舍的想法。

由于清明时节多小雨,更为节日营造了一种凄风苦雨的气氛,正如唐代诗人杜牧所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除了家祭,现在清明节还有两个重要的集体祭祀即烈士陵园英雄祭及线的黄帝陵祭,这两种集体祭祀场面较为庄重肃穆,极少见有人嬉笑,以此表达追思怀远不忘本。节日踏青虽然偶有人为,但总体较少,因此节日的整体氛围是悲伤而庄重的。这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死观,“人死不能复生”,死亡意味着永远的隔离,因此对中国人来说,死亡是令人敬畏的,有时也是一个令人避讳的话题。

与清明节沉重哀伤的气氛相反,墨西哥亡灵节随处可见欢声笑语。虽然墨西哥人也对先人祭祀,但多以家祭为主。亡灵节前一个星期,墨西哥民众便开始在家中摆放装饰祭坛,祭坛多摆放先人的照片,蜡烛,玉米粽,糖果骷髅头,鸡肉汤,龙舌兰及其它先人生前喜爱的物品,食品和饮品等。1号幼灵节时期祭坛上往往还会有盐及儿童玩具以供幼灵玩耍尝新。幼灵节晚上需更换祭坛摆上专门献给成灵的祭品。从墓地到家中祭坛的路上还会撒上万寿菊花瓣,以此引导并迎接先人。墓祭相对较少,但也处处洋溢著欢快的氛围,富裕的家庭会雇请乐队在前往墓地的途中高声歌唱轻松欢快的曲子,以此拜访已经一年没有“见面”的亡亲。在清扫完墓地,摆上祭奠用品后,大家开始载歌载舞,以唤醒并邀请长眠地下的亡灵与之共舞。

此外,墨西哥城每年在亡灵节前一周会举行大型的骷髅玩偶游行活动,成灵节及幼灵节当晚市中心筑基广场还会有欢快的音乐会及灯光展示,整个十一月份街边到处都是精美别致的骷髅头,家人之间互相赠送刻上名字的骷髅头及亡灵节面包,基督教万圣节戴各种恐怖面具,进行角色扮演的习俗也被传到墨西哥,两种文化相结合造就了虽有庄重但整体气氛愉悦的节日。为何缅怀先人的节日会充满欢声笑语呢?这与墨西哥人豁达的生死观息息相关。首先,对墨西哥印第安人来说,死亡有着一定的灵魂价值,而纪念死亡则是通过灵坛与先人共享凡俗生活的唯一途径;其次,死亡只是过上另外一种生活的必经之路,除非被遗忘,先人便会永远生活在每个人的记忆之中;最后,印第安人相信人死后回归太阳神身边并成为众神之一,摆脱了人世间的种种烦恼,并且会不断给予后人以保护。因此,当亡灵回到生前住所拜访亲戚朋友时,家人应该感到高兴并积极迎接。亡灵节是“死者在棺,生者狂欢”的完美写照,也体现了墨西哥人独有的生死观,即“如果我们真挚而亲切地面对死亡,死亡也会给予我们同等的回报”。而肉体的死亡代表的只是苦难的结束,而真正的死亡只发生在人们遗忘之时。

4 相同的节日特点

两个节日都有周期性循环的特点,即每年一次且有较固定的日期,如清明节在每年4月5日前后,而亡灵节则是阳历的每年11月1号及2号。此外,两个节日都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清明是与农事息息相关的24节气之一,正值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正如农谚所云“清明前后,点瓜得豆”及“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而根据阿兹特克历法,现代亡灵节对应的日子正是收割玉米的季节,古人此时祭奠祖先已告知农事生产的结果并祈求保佑。正是由于传统节日的周期性特点,我们才能不断认识我们的历史,沿袭传统习俗,发扬光大我们的传统文化。

第二个特点是其全面性。清明节和亡灵节都是一种文化现象并且有着丰富的内容及内涵。两者的庆祝活动中都包括了食物,祭词及祭祀互动等。如清明节期间的农业祭祀,即祭蚕神,娱乐活动,放风筝以及先人祭祀,即扫墓,家祭和国祭等。清明节尤其特殊的食品,即青团及子推燕等。与此相同,亡灵节期间,不仅有祭祀等活动,家家户户还会享用亡灵节面包及玉米粽,亲朋之间互相赠送糖果骷髅头,夜晚广场还会有音乐会及角色扮演活动。因此,两个节日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也包括了丰富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全面性。

第三个特点是可变性。随着社会进步,科技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环境意识的变化,节日的内涵及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而清明节和亡灵节的可变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第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加,不同的节日互相入侵乃至融合。例如,在墨西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并庆祝万圣夜,幼灵节和成灵节期间,大多年轻人不愿在家中迎接亡灵的到来,而是打扮成吸血鬼,小丑等美国电影中的经典角色与好友前往筑基广场参加化装舞会。第二,相似的节日互相继承并融合。例如,在中国,由于寒食节期间禁火,民众出于烧纸献祭的意愿逐渐将寒食节的一些祭祀活动转移至清明节。随着时间的流转,两个节日互相影响逐渐变得相似,为了便于集中祭祀活动,寒食节的影响逐渐削弱,直至融入清明节。最后,节日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改变。在中国,环境污染日渐严重,而清明节大量烧纸则是一定时期内污染加重的重要原因。为了保护环境,出现了一些新类型的祭祀,如花祭,乐祭,树祭以及网络祭祀。前哥伦布时期的墨西哥,为感恩神灵,人祭较为普遍,然而,随着社会进步,糖果骷髅头逐渐代替人祭,别的较为血腥的元素也都被一些象征性的食品所取代。

5 相同的节日功能

中国的清明节与墨西哥的亡灵节,作为同样的祭祀先人的节日,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积极向上的特点并且有着一些相同的功能。

首先,两个节日表达了人民改善生活的美好愿望及对生命的美好期许。对于中国人来说,传统节日意味着与亲人的团聚。大家早早便开始准备节日佳肴,组织娱乐活动以提前感受节日气氛并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清明节期间,翻修墓地实行祭祀也是为了让亡人在另一个世界享受有更高的生活质量。此外,古代清明节期间放风筝,蹴鞠,拔河等娱乐活动都体现了人们对更高的生活质量的追求。节日的食物及装饰等也都表现了人们驱除厄运,祈求心想事成的愿望。墨西哥亡灵节丰盛的祭坛及多种多样的娱乐活动也同样如此。

此外,亡灵节与清明节表现了两国人民对于家庭及血缘关系的重视。两国人民利用节日与亲人团聚,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已逝亲人的追思,感恩所得,祈求先人庇护。丰富多彩的祭祀活动围绕亡人展开,丰盛的祭品以及对于墓地的重视都表现了两国人民对于家庭及血缘的重视。

虽然中国与墨西哥相距甚远,清明节与亡灵节的文化起源也有所不同,但兩者月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同的文化功能及内涵,对比研究两个节日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

参考文献

[1]ARGETA, Jerman. Día de Muertos, Crónicas y leyendas, Ed.De su llama

[2]Día de Muertos II, Risa y Calavera (2003), No 67. México: Artes de México

[3]La Festividad Indígena Dedicada a los Muertos en México (2006), México: Conacultura

[4]Miguel León Portilla. Los Antiguos Mexicanos a través de Sus Crónicas y Cantares(1988), México: Fondo de Cultura Económica

[5]Los Cronistas: Conquista y Colonia(1991) Ed.PROMEXA.

[6]Fray Bernadino de Sahagún. Historia General de las Cosas de la Nueva Espa?a,

[7]付秋婷.《清明节的民俗文化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8]鲁娟.《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清明节研究》,河南大学, 硕士论文,2014年

[9]刘晓峰,清明节[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09.01

[10]高洪兴.《中国鬼节与阴阳五行:从清明节和中元节说起》.[J]复旦学报,2005,(4):132—140

[11]翁敏华.《清明节与清明剧》.[J]政大中文学报,2006,(6):67—88

[12]陈泳超.《清明节的文化味道》.[J]中华遗产,2009,(4):14—15

作者简介

郭瑞睿(1994-),女,汉族,河南省新乡市。硕士在读,拉丁美洲文学,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功能发展过程
简析越南高等教育发展过程
服装广告
浅谈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现代包装设计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浅谈我国锻造液压机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
CUBA新赛制对高校篮球运动的推动及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