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场舞在构建健康中国2030体系中的主要作用

2018-07-09 09:47郭飞
卷宗 2018年17期
关键词:广场舞

郭飞

摘 要:广场舞本身具备大众健身以及惠及全民的特性,其体现为多样化的适应人群、较广的覆盖面、低廉的健康消费以及简易的活动区域等优势。因此近些年以来,广场舞日益受到了各地民众的认同与青睐。在2016年,有关部门拟定了健康中国2030体系的构建规划,此项规划的根本宗旨在于培育高层次的民众健康素养并且突显个人应有的健康责任。因此可见,健康中国2030体系不能够欠缺广场舞作为其中的关键性部分,广场舞对其体现为不可或缺的推进价值。在目前阶段中,有关部门应当全面明晰广场舞在助推建设上述体系中的核心性作用,进而探求可行性较强的改进举措。

关键词:广场舞;健康中国2030体系;主要作用

从基本特征来讲,广场舞具备欢快的曲调、简洁的舞蹈动作以及适中的运动量。在目前阶段中,中老年群体倾向于将广场舞纳入自身的平日运动中,在此前提下着眼于提升自身具备的健康素养,创建愉悦与轻松的平日生活氛围。因此可以得知,广场舞在根本上应当属于民间健身中的关键部分,对其如果能够着眼于全面推进那么将会有助于创建多层次的健康中国体系。在当前现有的实践中,针对广场舞本身具备的健康功效仍需予以全面明确,对于具备健康价值的广场舞活动予以相应的鼓励。与此同时,广场舞本身蕴含了深层次的发展潜能,有关部门以及当地民众应当着眼于密切进行配合,共同探究适用于民众自身的全新广场舞模式并且拓宽广场舞现有的积极影响范围。

1 广场舞具备的基本特征

广场舞相比于其他舞蹈类型来讲,其本身体现为独有的特征以及优势。这主要是由于,广场舞本身体现为显著的群众性以及娱乐性特征,因此其构成了城市民众得以舒缓身心压力并且拓展社交范围的必要媒介。自从诞生以来,广场舞就迅速获得了各地民众对此的认可,而与之相应的舞蹈模式以及舞蹈类型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向。探究其中的根源,就在于广场舞更加能够适用于多层次的群体,针对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健身需求以及其他层次需求也能予以全方位的满足。

目前的状况下,各地都日益呈现了老龄化的显著趋向。进入新时期后,上述现状还可能呈现全方位的扩展趋向。受到老龄化以及人口倒金字塔带来的显著影响,各地群众在客观上都需要借助广场舞来实现全方位的健身与锻炼。因此可以得知,广场舞有助于增进交流并且提升身心健康能够达到的整体水准,同时也助推了健康理念的全面养成。从目前看来,各地群众正在倾向于接受用健康锻炼来替代就医的新模式,其中最为关键的就在于推进广场舞的全面演进以及发展。经过分析可知,广场舞由于具备了独有的健身功效以及文化内涵,因此其在现阶段能够得以全方位的接受。

2 创建健康中国2030体系中的广场舞作用

“健康中国2030体系”包含了多层次的内涵,其根本宗旨在于提升民众现有的健康层次,通过运用体系化与综合性的举措来实现上述的宗旨。近些年以来,创建上述体系的具体实践已经获得了突显的改进,而广场舞在这其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位置。具体来讲,创建健康中国2030体系涉及到的广场舞作用应当包含如下:

首先是提升中老年群体现有的健身水准。广场舞由于具备了自身的独特性,因此其能够全面适用于老年与中年的特殊人群。中老年群体呈现了体质衰退的基本趋向,退休在家的上述群体渴求与外界频繁进行接触,以此来消解自身承受的孤寂感以及心态负担。在此前提下,广场舞针对上述人群是尤为必要的。与此同时,中老年人群一般来讲还会青睐于交流性较强然而运动量并不太大的趣味性项目,广场舞本身也恰好具备了上述特性。近些年以来,很多城市中的街头巷尾都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广场舞队伍,其中多半都为退休后的中老年群体。

其次是全面拓宽社交视野。广场舞具备的趣味性体现于其自身的社交性,对于各类人群的社交视野以及社交范畴都可以全面予以拓宽。在目前现状下,大中城市日益呈现了较大比例的空巢家庭,其中的老年人多半处于苦闷寂寞并且脱离外界的独居氛围中。为了在根源上改进现状,广场舞为上述的空巢老年人创设了独有的社交纽带,此项举措便于上述群体密切自身现有的人际交流。在广场舞为其组建起来的团队内部,退休人员可以与周边的不同群体实现紧密互动。因此可见,上述措施不僅有助于切磋技能并且开设多样化的活动,同时还能拓宽老年人自身具备的沟通渠道以及交友范围,对于其自身承受的孤苦心态予以显著缓解。

第三是投入较低成本并且获得显著的成效性。广场舞并不需要参与者对此投入较高资金,其体现为无器械锻炼的特征。同时,广场舞还能体现优良的健身效果,与之有关的成本投入相对而言是较低的。各种人群都可以借助舞蹈来表述自身感受并且创建了向上与积极的良好城市风貌。

3 探求完善举措

进入新时期后,广场舞正在逐渐受到更多城市居民的青睐,而与之密切相关的广场舞模式也获得了突显的转型与改进。因此可见,当前建设全新的城市形象不能够欠缺广场舞为其提供支撑。与此同时,广场舞也构成了民众日常健身涉及到的关键性项目。具体在现阶段的实践中,创建健康中国体系仍需着眼于如下的广场舞改进措施:

3.1 创建全方位的健康城市

依照当前现有的城市规划纲要,创建健康中国在客观上不能够欠缺科学发展、健康优先、公正公平以及改革创新的各项关键性举措。在目前阶段中,有关部门针对创建2030体系正在着眼于全面归纳经验,在此前提下也获得了突显的改进。面对全新的趋向,对于上述整体性的规划纲要有必要纳入广场舞作为其中的全新形式,通过运用综合性的途径与举措来创建地域特色更加突显的新型广场舞。在目前看来,城市建设不能欠缺广场舞作为其中独有的特色,而与之有关的广场舞类型也日益呈现了多样性,尤其是其中包含多种多样的地方性广场舞。

此外,网络化手段也有助于改变并且流传多样化的广场舞。例如各地民众可以借助信息化的途径与举措来改变信天游等传统民歌,同时也能够运用改编的方式来创造新型的广场舞模式。近些年以来,街头巷尾经常能够见到传统曲调改编而成的全新广场舞秧歌,而“广场舞大妈”也逐渐构成了当前城市中独特并且亮丽的一类独特群体。由此可见,对于现阶段的健康城市名片如果要予以全面的打造,那么有必要更多关注广场舞的多种模式,在此前提下突显了广场舞特有的价值与意义。

3.2 突显最大化的广场舞效应

广场舞并非单纯停留于浅层次的健身意义,其还应当具备娱乐性以及交流性的重要意義。由此可见,针对广场舞效应如果要达到最优化,则要密切关注最大化的广场舞效应。在实现上述宗旨与目标的实践中,广场舞应当能够突显其独有的社群意义,对于当前现有的娱乐与健身种类也要予以相应的丰富。实质上,广场舞最为显著的特性就在于其源自民间,各地民众在广场舞中融入了深层次的日常生活体会以及心灵共鸣。相比于传统模式的民间舞蹈,广场舞在本质上呈现了自由度更高的曲目选择性以及编舞灵活性。通过运用独特的舞蹈形式,民众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独特生活情感。

广场舞如果要突显最大化的自身效应,那么应当吸纳更广范围的当地民众,其中涉及到多层次的不同年龄群体以及不同身份群体。目前的现状下,广场舞正在体现其自身具备的聚集效应,同时也呈现了相对较强的吸引效应。近些年以来,广场舞不仅可以吸引老年以及中年群体,还能够吸引附近的青年群体前来参与。这是由于,青年群体本身承受着相对较重的平日工作负担,因此亟待借助特定的形式来舒缓自身承受的较重负担,而广场舞恰好能满足上述的舒缓压力需求。

3.3 方便附近民众进行健身

广场舞一般来讲都能够聚集周边的民众,此类大众性的健身舞蹈体现为显著的全民健身价值。在此前提下,当地部门有必要为附近群众创建不可或缺的大众健身条件,通过投入更高比例的资金来全面减轻民众本身承受的健身负担,同时也有助于创建愉悦以及轻松的健身锻炼氛围。从本质上来讲,广场舞本身具备相对较低的门槛以及较强的民众参与度,因此广场舞自从诞生以来就迅速获得了各地民众的青睐。为了着眼于转变现状,有关部门仍需创建优良的场地条件以及其他必需条件,以此来方便各地的附近居民都能参与到广场舞健身的范围内。

与此同时,广场舞还体现为多变性与灵活性的特征,因此在拓宽广场舞现有的参与度前提下,针对当地现有的空余场地也要灵活加以运用。具体来讲,城市中能够适用于广场舞的场所可以包含地下停车场、小巷、社区广场以及其他场所。然而应当关注的是,广场舞占据的上述场所不能够堵塞当地交通,而是要保障各个时间段的交通顺畅性。对于广场舞有必要着眼于逐步拓宽当前现有的活动空间,通过运用上述举措来优化广场舞得以开展的整体氛围。

3.4 突显广场舞独有的社交优势

广场舞对于周边民众的社交体现为独特的促进价值。这是由于,广场舞能够借助空闲性的业余时间得以全面展开,通过运用灵活以及轻松的舞蹈形式来联系多种多样的不同群体,促进民众的日常沟通以及彼此交流。具体在涉及到编排舞蹈以及选择舞蹈乐曲时,通常来讲都需要全方位的紧密配合,而各种群体在上述过程中通常也能够体会到广场舞给自身带来的娱乐性以及趣味性,对于自身现有的日常交际范围予以相应的拓宽。

4 结束语

经过综合分析,可以得知创建健康中国2030体系在客观上不能够欠缺广场舞为其提供支撑与辅助。近些年以来,广场舞逐渐受到了各地民众的认同与青睐,在此前提下突显了广场舞具备的价值所在。在目前阶段中,广场舞不仅能够为城市中的中老年民众提供自身所需的运动场合,同时还能拓宽中老年群体现有的日常交际范围。因此在该领域的未来实践中,有关部门针对广场舞还需予以全方位的推进,依照因地制宜的宗旨与思路来创建适合于当地民众的日常健身与运动模式,在此基础上着眼于提升民众的健康素养并且创建愉悦的氛围。

参考文献

[1]郑仲凡.广场舞在构建健康中国2030体系中的功效探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1):48-52.

[2]孙来斌,胡倩倩.“文化强国”视野下的广场舞——关于广场舞流行原因和社会影响之检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14-23.

[3]杨继星.个体化时代的集体行动:社区草根体育组织的动机诉求与矛盾冲突——以广场舞为例[J].体育与科学,2016,37(03):82-88.

[4]付宏.广场舞在我国群众体育运动中的社会稀释效应与凝聚效应解析——以成都市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02):43-48+80.

[5]米莉.认同、归属与愉悦:代群视野下广场舞女性的自我调适与主体建构[J].妇女研究论丛,2016(02):62-70+79.

[6]张兆曙.个体化时代的群体性兴奋——社会学视野中的广场舞和“中国大妈”[J].人文杂志,2016(03):116-122.

[7]杨建成.女性体育权利的“保护”与“规制”——以广场舞权利纠纷为切入点[J].体育与科学,2015,36(06):86-90.

[8]陆俊杰.居民社会体育权利保障的政府责任——基于“广场舞扰民”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1):30-35.

[9]刘生杰,郭显德.太极拳与广场舞对中老年妇女健身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05):103-105.

猜你喜欢
广场舞
试论广场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
分析广场舞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