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8-07-09 08:44谭新华
读写算 2018年4期
关键词:数学应用数学文化

谭新华

摘 要 本文阐述了笔者在高中数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活高中数学课堂所做的一些努力和尝试。

关键词 数学文化;诗意课堂;数学应用;学科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4-0177-02

数学学科由于其所特有的高度抽象性、思维深刻性、广泛应用性等特点,在基础教育中承载着重要的教育价值。然而,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有相当比例的中学生惧怕数学,认为学数学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直呼“数学,想说爱你不容易”。广大一线教师兢兢业业,精心备课、上课,但我们的学生似乎并不“领情”,“台上滔滔不绝,台下昏昏欲睡”的情形是惨痛的现实写照。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实现教与学的默契配合呢?笔者认为要改变当前中学数学教学略显沉闷的课堂氛围,可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活高中数学课堂,使数学课堂多一点灵动、多一份诗意、多一些文化,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知识的超市、智慧的殿堂、生命的狂欢。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特写此文,与同行分享。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一、渗透数学文化,提升品位

数学文化是人们在从事数学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数学的公式、定理以及数学史等。在中学数学中,不少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倘若我们能充分挖掘并加以利用,让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可以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品位,提高数学学科的魅力和吸引力,让学生爱上数学,爱上数学课。比如在教授复数时,可顺势介绍数学中的最美等式:“eiπ+1=0”,推荐学生阅读厦门市教育局任勇老师的数学小品文《数学中的五朵金花》,学生便能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美,大呼“数学课过瘾”;在教授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时,可以介绍星形线、心脏线、玫瑰线等绚丽多彩的曲线,领略到一种让人窒息的数学美;倘若学生能在数学课堂上感受数学美给他带来的乐趣,觉得上数学课是一种美的享受,觉得数学课是一场文化盛宴,何愁学生不爱上数学,何愁教学质量不高呢?

二、打造诗意课堂,文化美旅

在大多数人看来,数学是讲究绝对理性的,似乎和诗歌绝缘。实则不然,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不少数学入诗的例子。若我们一线教师能够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多一点知识储备,课堂上能妙语连珠,增加语言魅力,便能使平+淡的数学课堂变得妙趣横生、精彩纷呈,便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增添几分诗意,便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演绎成一段文化美旅。这样的诗意课堂能使学生如沐春风,如春风化雨般教育人、感染人、滋润人,何愁数学教育不结出累累硕果呢?比如在教授圆锥曲线的时候,为了提醒学生活用平几巧解解几,老师们不妨来一段“解析几何是几何,得意忘形学不活”,能使学生印象深刻,日久弥新;在讲述数形结合思想时,可引用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将数形结合思想刻画得入木三分;在教授线面垂直关系时,倘若吟一段“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能形象直观地展示线面垂直的位置关系;在上复习课时,倘若吟一段“春花秋月何时了,×××你知多少”,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倘若抛出的问题无人应答时,如若吟一段“万水千山总是情,给个回应行不行”,则可巧妙地避免尴尬,融洽课堂气氛。

三、开展数学游戏,寓教于乐

活动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锻炼思维的载体。如果老师们能够在课堂上精心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定能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例如笔者在教授二分法时,为帮助学生领会二分法的基本思想,设计了一个数学游戏,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在讲授函数概念时,设计了一个猜灯谜的数学游戏:“邮政编码(打一数学名词)”;在讲述立体几何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游戏:“你能合理摆放四个啤酒瓶,使得四个瓶口之间的距离都相等吗?”通过克服思维定势而构造空间正四面体模型,学生可以体会到学习立体几何的必要性。

四、展现数学应用,贴近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关于数学的应用,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倘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适当展现数学在生活的应用,使课堂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的巨大威力,学生便有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成就动机。例如,在讲授正余弦定理时,笔者如此开场白:“我的‘法力无边,能不过河而测河宽,不爬山而知山高,不接近敌阵地而知晓敌我之间的距离。”学生被这些话深深地吸引,笔者接着说:“我的‘法是数学方法,我的‘宝是正弦定理”。如此课堂教学,就像一块磁石,牢牢吸住了学生的心,有效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此过程中能深刻体会到正余弦定理的作用,认识到学数学是有用的,较好的贯彻落实了新课标“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又如,在讲授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笔者介绍了双曲线在定位中的作用,学生顿时兴趣盎然,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又如,在讲授两个计数原理时,笔者介绍了多项选择题这一命题技术的数学原理;在教獨立性检验时,笔者现场提出研究课题:“性别与是否爱好数学有关”,现场获取真实的数据,再做卡方独立性检验。学生参与度高,学习热情高涨,学生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亲身体验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较好地达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五、开展编题活动,智力魔方

编题与命题似乎是数学教师的事,与学生无关。实则不然,倘若学生能够自主的编制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可以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学生出题考学生,亦可学生出题考老师,无疑为课堂教学增添了几分乐趣。在编题之前,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编题培训,教给学生一些编题的原则和方法。通过编题活动,学生可以促进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编题活动,学生可以对问题的研究更深入、更全面;通过编题活动,学生可以体会到中学数学蕴涵丰富,探究无止境,其乐无穷。

六、渗透学科德育,教书育人

在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渗透学科德育的素材。我们如果能够充分挖掘加以利用,可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取到“润物细无声”般的效果,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热爱。例如在讲授指数函数时,笔者借助“1.01365=37.8,0.99365=0.03”来说明“积跬步以至千里,积怠惰以致深渊”的道理。朴素的数学等式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学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是任何道德说教都不能比拟的。又如,笔者在教授选修2-3《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这一课题时,从概率角度解释了“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这句俗语的含义,以此说明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所传达的德育也入脑入心。

七、借力信息技术,开展实验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重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信息技术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化平淡为生动,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突破教学难点。例如,我们可以用ppt课件授课,节省了板书习题的时间,可以腾出宝贵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又如,在教授立体几何时,借助课件和几何画板等数学软件,可以将抽象晦涩的几何体栩栩如生的呈现在学生眼前,可以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在教授圆锥曲线时,可以借助几何画板带领学生一起去发现圆锥曲线的优美性质,重温数学定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在教授选修2-3的统计案例时,可以借助EXCEL中的函数功能帮助我们解决繁难的计算,学生顿时觉得大开眼界,原来小小的EXCEL也别有洞天呀,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的整合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整合的好的话,对于提升数学教育的质量是大有裨益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数学软件的选修课,可以引导学生在“玩软件”中“做数学”,将学生引向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广阔天地中去,对于开阔视野、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都很有帮助。

八、挖掘科际联系,博采众长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体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与深刻性。在中学数学范围内,有不少教学课题是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的。倘若一线教师用心去挖掘,还是大有文章可作的。例如,在教授平面向量时,借助向量的物理背景可以很好的理解向量的相关概念与运算法则;在教授抛物线时,可以借机解释物理中的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轨迹为什么是抛物线,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威力;在教授立体几何时,可以介绍分子的空间构型,体现数学在化学学科中的應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要我们充分挖掘科际联系,为数学教学所用,可以使我们的数学教学精彩纷呈。

九、结语

如果将一节数学课比喻为一道菜,那么要使这道菜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色香味俱全,就需要添加一些调料,而笔者前面所述的这些策略就是调味剂。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诗意、蕴含文化,让学生对数学课堂充满期待,是我们每个一线教师所孜孜追求的课堂境界。激活高中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拥有宽广的视野和深厚的人文素养。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加强学习、加强研究、教研结合应该成为一线教师的一种工作方式。如此,才可以让自己的教学永远充满生命力,让数学课堂精彩起来。

参考文献:

[1]任勇.任勇的中学数学教育主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2]张维忠.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唐为民.开展“说题”活动,提高“讲题”质量[J].上海中学数学,2013(6):10-11.

猜你喜欢
数学应用数学文化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培养刍议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促进核心素养提升
浅谈初中数学应用教学的教学策略
关于数学应用能力若干问题的探讨
日常生活中幼儿数学教育与应用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关于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思考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如何构建有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