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的小学数学课堂

2018-07-09 08:42林艳菁
读写算 2018年3期
关键词:多元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林艳菁

摘 要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一味的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负担和压力,阻碍了学生的发展。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多元化教学课堂所取代。本文主要结合多个成功的课堂案例,分析和探讨了小学数学多元化课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3-0162-02

多元化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从而促进教学计划的实施,实现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改变了传统小学数学课堂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开发学生思维,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要立足“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出发点,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从教学创设、内容选择、学习方式、评价模式等多方面构建多元化小学数学课堂。

一、情境创设——多元,民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利用自身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去认识和理解新知识。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和性格特点,丰富情境创设的角度,不能每次创设的情境都离不开“买东西”、“卖东西”,多考虑小学生喜欢什么,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设计情境主线,将教学知识融入到问题、故事、游戏、活动当中,以多元化的情境创设形式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热情。

在学习《除数为一位数的除法》这一章节时,教师设计了一个“分卡片”的游戏情境:教师先将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四人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了40张卡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配卡片数量,使每个人的卡片数量相同。学生参与游戏的热情很高,都积极的参与到卡片分配中,讨论和交流声不断。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通过增减卡片数量和小组人数对游戏条件进行改变,让学生在条件变化中体会不同情境下的除法运算。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对故事、游戏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教师创设情境时,可以多设计一些故事性、游戏性较强的课堂情境。在这个课例中,教师利用卡片的分配设计了游戏情境,将除法运算知识融入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体会除法运算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营造了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增减卡片数量和小组人数,利用游戏条件变化保护和维持学生课堂兴趣,在知识运用中强化了学生对计算一位数除法运算方法的理解。

二、内容选择——多元,开放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一次次修订后,已经做到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源,以教材为指导,系统化、规范化的开展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要做好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拓展,教材知識背后的探索历程和思维过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现象或其他学科知识都可以应用到数学课堂当中,以多元化、开放化的教学内容启迪学生学习思维,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以这样的开头语进行导入:“同学们喜不喜欢过生日?你们还记得过生日时的场景吗?”待学生七嘴八舌说完后,教师展示了一张生日场景的布置图,问道:“图片中摆放了很多漂亮的气球、彩旗,这些气球和彩旗是不是胡乱摆放的呢?”学生观察一会后,回答到:“不是,是有规律的。”这时教师将图片中气球和彩旗截取放大,让学生说明其中的规律,将教学内容引入到课堂当中。

“过生日”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容易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事物,教师以此设计开头语,能够在课堂一开始就抓住学生注意力,拉近学生与课堂知识的距离,消除课堂学习的紧张感。在课堂氛围变得活跃之后,教师继续导入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使学生在积极思维中寻找气球和彩旗的摆放规律,将刻意的知识讲解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探索,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三、学习方式——多元,自主

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还显得较为被动和单一,小学生在课堂中参与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机会有限。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快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的转变,以多元化教学理念为指导,将各类高效、趣味的教学活动引入到课堂中,多设计和组织一些具备应用性和探究性的研究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成功中树立信心,形成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逐步摆脱对教师的学习依赖性。

在进行“立体图形”的教学之前,教师为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预习活动:从生活中收集一些形状不同的物品(小球、小桶、盒子等)带到课堂当中。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物体,用手摸摸不同的物体,感受各种物体的不同特征,并让学生对自己带来的物品进行分类,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分类的根据是什么?”最后,教师再展示各类立体图形的模型和图片,分类别的对各类立体图形进行讲解。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预习“立体图形”时并没有单纯的要求学生阅读课本,而是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形状不同的物品,利用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参与预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亲自收集中体会不同形状的物体在生活中都有什么用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形成对各类立体图形的认识。在课堂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对物品分类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不同立体图形的特征,深化学生对立体图形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四、评价模式——多元,个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课堂表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小学数学教师在评价时要遵循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丰富课堂评价视角,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学习活动中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不只关心学生“做的对不对”,更要关心学生“怎么做”,实现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以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了《认识时间》这一章节之后,教师在课堂巩固时展示了一张“11:57”的钟表图片,提问到一个学习不是很好的学生时,该学生给出了一个错误回答:12:57。其他学生听后都哈哈大笑,该学生脸色马上变得又羞愧又尴尬。教师及时制止了其他学生的嘲笑,并鼓励道:“这张图片中的时间是11:57,你读分针指示的时间很准确,说明你对分针的刻度理解的很好。但这个图中时针还没有到达12点,表示的是11时才对,相信下次你仔细观察时针指示后一定会答对的。”

课堂教学评价要尊重学生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以正面激励为主,树立和保护学生的学习信心。在这个课例中,教师在学生回答错误后,及时制止了其他学生的嘲笑,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为学生纠正错误的同时,也为学生再次讲解了认识时间的知识,帮助学生巩固了相关知识,建立了不同层次的课堂学习评价标准,使教学评价不只有激励性,更有启发性和指导性。

小学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共同交流,共同建构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片面的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是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及时思考和总结教学得失,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晓文.体验数学思想方法感悟数学之多元美[J].福建教育,2016(11).

[2]林丽红.实施多元化追问提升数学教学效率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3).

[3]陈任静.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之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8(01).

猜你喜欢
多元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