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地区砖细的技艺研究

2018-07-09 10:00杨琦王萍何美莹
大观 2018年4期
关键词:技艺研究

杨琦 王萍 何美莹

摘 要:自战国时期以来,砖细的技艺从岭北进入广府地区,其凭借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精湛的手工技艺,经历了历史洗礼,逐渐在广府地区形成了特有的砖细体系。对于广府地区中砖细的技艺进行具体分析研究,以此获得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将砖细的技艺运用到现代的建筑设计中去。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研、传统工匠访谈和测绘图搜集,对广府地区的砖细技艺进行分析研究,分别对岭南砖细发展的地域特性、广府地区砖料制作概况、制砖工艺、广府地区砖细的历史演变、南北砖细技艺的对比和陈家祠砖雕技艺进行研究。本次研究完善了岭南区域性民间建筑的传统营造技术研究体系,对岭南区域性历史建筑的保护及修缮和地方性历史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广府地区;砖细;技艺;研究

一、砖细的概念

(一)砖与砖细

砖,作为一种建筑材料,为多数人所熟识。前推几十年,很多地方的建筑都由露砖墙堆砌而成,因此在当时,砖几乎随处可见,人们对砖的印象也都较为深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给墙裹上了“外衣”,所以对砖的印象也就逐渐淡化了。

砖细,亦可谓“细砖”,就是在砖的基础上再加工,由此生成的物品即为砖细。砖作为建筑材料中的主要材料,它不但承担着堆砌墙体的作用,还被许多能工巧匠作为原材料来参與到建筑的室内装饰中。

我国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生产砖的技术,那时的砖由于取土、焙烧等技术还是比较粗糙,因此,鲜有精美的砖细作品。到了秦汉时期, 制砖业已有很大的发展。据记载,秦朝时已经出现质量较高的砖,万里长城就是最好的例证。对于砖的利用,最原始的设想只是为了堆砌墙体以承重屋面和防风雨、防野兽为主要目的,而等到砖的质量有所提高时,古人便把砖打磨平整、光洁,甚至于在砖上施以各式或深或浅的雕刻。这时的“砖”已经不再是原始、粗糙的砖了,它有了更美的名字“砖细”。

(二)历史演变

砖细的起源应追溯到画像砖的形成和发展。古代建筑物或墓室壁画上的画像砖,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又是一种室内装饰画。据考古研究发现,战国萌芽,秦代发展,两汉盛期,而后衰落。 画像砖大都是模印砖坯,有的直接刻于砖上,有的施加彩色,多数为一副画面,亦有上下多幅画面。内容丰富、构图富于变化,造型简练生动。例如广东地区的陈家祠砖雕就是代表性的广府砖雕。

(三)发展与繁荣

在南越国宫殿的遗迹中就曾出土大量砖构件,其中有窗棂、筒瓦、地砖、凹面砖、板瓦、等建筑材料。砖墓出土的砖有六面体的平砖和刀砖、斧砖。这不仅说明了当时建筑工程的蓬勃和施工技术的高超,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岭南地区已有砖材的推广应用。

现如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倡导下,砖雕艺术以它的“取材简易,坚固耐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雅俗共赏”等优点,更好地融入到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它同别的传统工艺一起,经过艺术实践的不断革新,建造出更新、更完美的时代风采。

二、砖雕

(一)砖雕的概念

砖雕,俗称“硬花活”,指在青砖上雕出图案,是中国独特的建筑雕刻艺术,具有丰富的艺术语言,由精湛的工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艺术手法熔铸而成,清新朴质而又巧夺天工。每一块砖里都深藏中国匠心精神。

(二)制作砖雕的材质

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曾提到:“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吸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填满木框之中,平板盖面,两人足立其上,研转而坚固之。凡柴薪窑巅上侧凿三孔以出烟。火足止薪之候,泥固塞其孔,然后使水转釉”。

材料的选择可以分两步,首先根据雕件的大小选定尺寸。然后是色泽,由于出窑的砖有一定的色差,如果你的雕刻件由多幅组合而成,选材时就要注意色泽的统一。选好后,对砖进行检验,因为用来制作雕刻的细砖质量要求很高,要选用质地优良的青砖。砖雕用的青砖烧制过程极其繁琐,经过粘土、水、氧气和火的相互作用制成。砖窑的体积不宜过大,砖坯整齐地码进窑内,点窑时需用小火,目的是先预热整个砖窑,让砖坯慢慢升温,一天后转为中火,接连烧上一段时间。为了制成青砖还需几道氧化还原的工序,将红色高价铁氧化物还原为青灰色的低价铁氧化物,从而保留了砖的青色。

(三)广府地区砖雕的历史演变

早期砖雕的技艺源自木雕,从广州南越国宫殿遗址出土的瓦当图纹可以看出,广府地区的砖瓦在制作过程和装饰纹样等方面都体现出中原文化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到了清代早期,由于多年战乱,社会动荡不安,经济恢复缓慢,砖雕艺术的发展停滞不前,在内容上保留了明中晚期的形式,在风格和技法上,与明代砖雕无异。明代后期,在岭南的祠堂、民居建筑的照壁、建筑外墙、屋脊、山墙的墀头上等大面积运用砖雕进行装饰。

近代,砖雕雕刻手法日趋细腻性与装饰性。民国时期,砖雕工艺仍然是传统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到了民国中后期,在不断新起的民间建筑中,砖雕也在渐渐消失。随着建筑结构的变化,人们审美观的改变和新型建筑材料的产生,使得砖雕在民间建筑中失去发展的空间。砖雕从原有的功能性转变为装饰性,继而退出历史舞台。

三、广府砖雕与北方砖雕的区别

“广府砖雕跟北方砖雕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在成砖上雕刻,广府砖雕是在烧好的青砖上,先雕个大致形状,然后再拼接到一起,再修补、再处理,达到最好的效果,最后再拼接起来。而北方砖雕是先把做青砖的材料准备好,然后起模,再印下去,之后烧制,成品就是砖雕了。这样工厂化倒模做出来的砖雕跟水泥雕的近似,没有了那种刀的韵味,缺少了灵气,所以说广府砖雕有着自己独特的工艺”。

四、陈家祠的砖雕艺术

砖雕自清代中期开始盛行,到清代末年发展至鼎盛期。陈家祠的砖雕是广府文化的载体,细细品味,其间充满了细节之趣。

陈家祠一共有六块墙楣砖雕,左右边各三块。其中,最值得推荐的就数西路外墙的《梁山聚义》。这幅作品以舞台为背景,中间是高大雄伟的聚义厅,后有楼阁。聚义厅两侧的木柱上刻有一副对联,写着“万古英雄罗宇宙,千秋义气贯乾坤”。晁盖站立在聚义厅的正中,吴用手持着羽毛扇站在晁天王的下方,再下为林冲等人。整个画面足足刻画了52个人物形象,各个栩栩如生,千姿百态。另外,如若细看,可以看到靠外边的这些人物形象,颜色会有所差别。这是在20世纪80年代,砖雕经过大修的原因,新修补后的砖雕会有些许微微泛白。

另外,墙楣的六块砖雕上,有的还配有精美的诗词。例如首进东路外墙上刻的是明代岭南著名思想家、书法家陈献章的两首七言绝句:“青山依旧锁溪台,前度游人去不回。赖是山人无诉牒,有人真本买山来”;“植竹为垣土作台,野桥分路到溪回。江门若比瞿塘水,何处游人肯上来”。

在祠堂等大型建筑上,砖雕主要出现于花窗、墙楣、廊门、牌坊、匾额和山墙墙角的墀头。在这几种砖雕装饰中,花窗是陈家祠所没有的,而剩下的几类,陈家祠可以称为清代末年广府砖雕的典范。

五、結语

从今天的行政区域划分来看,广府地区主要为广东省中部、西南部以及广西的东南部。该地区的居民多为汉族,语言多为粤语,风俗习惯相近。 其中以广州最为突出,是广府的空间中心,因而是本文研究,在地理范畴上的重点区域。 广府地区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稳定,文化积淀深厚,各种人才荟萃。广府砖细工艺在明清时期得到长足的进步,陈家祠中保存了很多砖细作品。明清两代,广府砖细渐至繁盛。

近现代,砖细应用范围扩展至墙壁、门窗、檐、廊、栏、槛、地幔、勒脚等处。当代人最注重“绿色”、健康和环保,古朴自然又无任何公害的砖细产品,是当之无愧的首选装饰材料。砖细作品,历史久远,但文脉相承,形式虽多变,但华夏文明的主线未曾偏移。正因为中国古建砖细内涵深厚,所以得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曹劲.先秦两汉岭南建筑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刘一鸣.古建筑砖细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陈泽泓.广府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4]江粤军,黎旭阳.岭南建筑装饰一绝 细选小青砖精雕广府味[EB/OL].http://news.ycwb.com/2017-02/15/content_24218014.htm,2017-02-15.

[5]曹洪梅.制砖选砖细雕琢 广府砖雕“套路深”[EB/OL].http://ep.ycwb.com/epaper/xkb/html/2017-03/28/content_54110.htm,2017-03-28.

作者简介:

杨琦,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王萍,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何美莹,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与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技艺研究
传授技艺
传统技艺:匠心传承 技精艺湛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