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昀瑛
摘 要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创新,传统金融服务正受到改造、革新乃至颠覆。电子支付作为金融科技重点研究与开发的领域,相关技术因此而不斷成熟,电子支付手段也正不断翻新以及经历着变革。先进的新电子支付手段降低了用户的支付成本,并带来了使用的便捷性。本文阐述了我国电子支付手段目前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电子支付手段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探讨与预测。
关键词 金融科技;电子支付手段;发展现状;趋势
一、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的发展以及物联网应用层次的突破,具有便捷性、低成本的新电子支付手段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中,并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与此同时,新的电子支付手段的产生与发展同样地改变了其原来电子支付手段的定义与内涵。一般而言,电子支付手段是基于网络进行的,在电子支付过程中所使用的,其目的是实现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但现如今,随着NP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这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普及,NPC支付在操作上无需手机联网的性质已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电子支付与电子支付手段的概念与内涵。由此可见,新的电子支付手段突破了传统思维的定义界限,以无限可能、无限拓展空间的态势发展着。那么在这种发展态势下,新电子支付手段发展的如何以及未来如何发展,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探讨能够帮助学界重新定义电子支付与电子支付手段的概念,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新电子支付手段。
二、我国电子支付手段发展现状
(一)电子支付发展迅速,手段创新
根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所披露的内容来看,2016年我国银行卡业务量增速放缓,但仍在支付业务中占较大比重;票据业务量降幅加大,但电子商业票据这一新兴电子支付手段业务发展增速明显,票据电子化已成趋势。此外,《报告》还指出,在全球经济增长温和复苏的情况下,支付行业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我国是支付增长中的代表性国家。
从总体电子支付手段发展来看,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与非银行支付机构均在电子支付手段上加快了创新的步伐,并加快了新兴电子支付手段的推广普及。从电子支付手段主体机构结构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在产业端与业务端上推出低成本、更安全、更融合性的新支付手段,如数字货币式的区块链上支付、数字票据等;非银行支付机构主要在零售端上推出让客户体验感更强烈地、更便捷、抓住用户痛点的新支付手段,如基于生物特征、基于可穿戴设备等。
(二)主要支付手段发展分析
目前,我国用户群体基数比较大的主要支付手段是银联支付、NFC手机支付与第三方支付,这是较为笼统的主要支付手段分类,但支付手段的创新与新支付手段的产生一般离不开这三大类。从下表1可以看出,主要支付手段的发展都有明确的目标客户以及相应的核心竞争力,支付手段的发展与创新都是基于一定的客户群体角度而言的。虽然表中简要展示了银联支付、NFC支付、第三方支付的主体例子的相应发展状况,但只是依据个体独立角度来看的。就是说表中没有展露出具有纵向层次划分的支付手段发展,即针对不同类型的业务或者不同标准的客户群体层次进行需求上支付手段创新发展。现实中,已经有这三大类支付手段的主体开始战略联合进行支付业务融合下的支付业务手段创新或者进行对方支付业务领域的支付手段功能渗透。比如中国建设银行在2015年11月推出集融合NFC、二维码等技术为一体的“龙支付”支付手段,银联、移动运营商、银行等各方正加紧投入与合作NFC建设等。
三、电子支付手段发展趋势
(一)电子支付手段发展趋向多元化、多层次
目前,我国电子支付手段的发展趋势是朝着资源整合与深度利用、更为便捷、低成本的角度发展,不同发展主体有着不同的发展趋势。就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其电子支付手段发展是多方向并进的,在跨境支付上,银行业金融机构正沿着以其为主导的区块链跨境人民币支付手段方式研究发展,目前已有所进展;在票据业务上,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营造不同客户群体适用的电子票据支付手段,如电子商业汇票支付;在合同业务领域上,银行业金融机构电子支付手段会朝着合同的智能化支付手段(这虽然与区块链技术支付手段有所相似,但是有更充足的集中性与单一性)发展。就非银行支付机构来说,诸如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正在进行基于特殊场景、从零售端迈入业务端、产业端的相关支付手段发展。
(二)电子支付手段发展趋向安全性与融合性
目前虽然电子支付手段安全性程度比较高,但如信贷支付手段等在过程中仍有潜在风险存在。随着金融业监管的加强,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支付手段未来趋势会向着过程更安全、支付更安全发展。因此,未来电子支付手段会是以法律或是监管法规为导向的,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发展。此外,主体银行业金融机构与非银行支付机构在电子支付手段上会逐步融合,即相互彼此技术支持与合作,突破业务壁垒,开展合作型电子支付手段发展。
(三)电子支付手段发展覆盖面趋向全面,技术趋向应用
以NFC移动支付手段功能为例,NFC会在通信技术、非接触传输技术等技术的支持下,逐步实现特定场所或是整体区域下的非接触式立体交互服务,即能够在乘坐公交地铁、停车收费、互动娱乐、智能汽车等领域,实现近距离非接触式的轻松支付或是服务。又比如一些支付机构已经在研究如何从特定场景迈向细分场景乃至全景的支付手段。由此可见,支付手段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会覆盖面更加广阔,且诸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将会在支付手段上得以具体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罡,杨坚争.我国电子支付领域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J]网上金融,2017(02):34-36.
[2]桑博亭.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行支付手段发展分析[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