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
“听、说、读、写”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其中阅读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弱项。随着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在英语课堂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法有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持续提高。由于学生英语基础、语言理解表达能力不同,采取分层教学有利于突出“因材施教”特色,在活跃英语阅读课堂氛围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1.1 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学习特点、学习潜能等因素,将水平相近的学生分为一个层次,从而使班级内存在若干教学层次。分层教学以学生能力为分层依据,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学习水平等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施教目标,充分体现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适宜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1.2 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意义
分层教学有利于弥补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结合“最近发展区”原理,有利于更精准地定位学生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避免学生由于成绩两极分化而产生的沮丧感和自卑感。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学习层次内不断发展,享受到学习成就感,进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分层教学法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并结合学生能力差异将其分为“A、B、C”三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与之相对性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更适宜自身发展的情境内提高英语阅读学习质量,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更有信心。
2.1 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实施原则
在高中英语分层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注重学生的教学主体性,根据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作为分层依据,从而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案,在实施分层教学前需要对班级整体学情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科学的分层目标。英语阅读分层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需要与教学大纲相一致,结合学生阅读学习能力制定针对性强的教学计划,以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的提高。
2.2 科学分层,因材施教
实施分层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学习情况、尤其是英语阅读能力有充分了解,注意课堂观察,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强项和短板有所了解,以此作为制定分层教学计划的依据。根据学生的日常成绩以及学习表现,可以将其分为“A、B、C”三个层次,“A”为基础层,学生英语阅读基础较差,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以强化基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基础,带动学生的英语阅读积极性,为英语阅读教学奠定良好基础。“B”为提高层,这一层次的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一般,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有一定的阅读基础。针对这一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强化阅读理解、分析等方面的教学、加强词汇、句型、语篇的强化阅读训练,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C”为进阶层,也就是英语阅读能力较强,英语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这一层级的分层教学需要以拓展提升为主,在常规教材基础上为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一些英语课外读物,并将阅读与读后感英文写作结合起来,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其整体英语知识水平的提高。
2.3 灵活调整,突出层次提升价值
在高中英语分层教学中,所谓的层次分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分层的目的也不是将学生分出“三六九等”,而是为了更好地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制定更有针对性地教学规划。随着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变化,分层教学层次也需要灵活调整,从而使学生不断进步,从基础层进步到提高层,再由提高层进步到进阶层,以此形成英语教学的良性循环,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中英语阅读分层要密切结合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层目标和教学计划,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性,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积极性,通过分层不断进步,充分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促进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有序提升。
[1] 迟学为.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文化思考与行动策略[J]. 课程·教材·教法, 2015(05).
[2] 卓娜. 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6(06).
[3] 吕鹏飞. 高中英语分层教学之理论与实践[J]. 考试周刊,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