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英芳
河北省滦平县医院,河北承德 06825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周围血管外科常见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上升[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目的包括恢复血管再通,缓解急性症状,预防肺栓塞和血栓衍生,保护瓣膜功能[2]。在国内,非手术治疗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该研究探讨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的效果,分析2014年6月—2017年6月间该院收治的9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以该院收治的9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每组各4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分布为 32~79 岁,平均年龄为(56.89±6.02)岁,病程为 6~60 d,平均病程为(32.20±5.51)d,左下肢 29 例、右下肢17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分布为 31~78 岁,平均年龄为(56.71±6.18)岁,病程为 6~59 d,平均病程为(32.37±5.31)d,左下肢 30 例、右下肢 16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皮下注射5 000 IU,12 h/次, 疗程7 d;250 mL的 5%葡萄糖液中加入18 mL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10~14 d;250 mL的5%葡萄糖液中加入30万IU尿激酶,于患肢钱静脉进行静脉滴注,1 h内完成,疗程10 d。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皮下注射5 000 IU,12 h/次,疗程7 d;250 mL的5%葡萄糖液中加入18 mL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10~14 d。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 d和治疗结束时,抽血检测患者的凝血指标。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泌尿系统、黏膜、皮肤及消化系统等有无出血。治疗结束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下肢血管。
血管多普勒超声提示血栓仍然存在,临床症状减轻不明显,血管未再通为无效;血栓部分消失,临床症状减轻,血管部分再通为有效;血栓消失,临床症状消失,血管完全再通,长期行走或站立后未再出现肿胀为治愈[3]。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别为91.30%和76.09%,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 2。
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黏膜、皮肤及重要脏器出血,且伤口部位无明显出血。
临床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疾病之一。在我国,近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确诊率及患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可引起致命性肺栓塞,后果严重,同时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具有严重影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尿激酶是目前有效的溶栓药物之一,它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从尿中提取的[5]。尿激酶能渗入血栓内部激活血栓内的纤溶酶原,还能激活血循环中的纤溶酶原,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一定效果。目前,低分子肝素多作为抗凝治疗的首选,它与血浆蛋白亲和力低,半衰期不普通肝素长2~4倍,生物效应大,不用连续监测INR,使用简单,不良反应小[6]。
表 1 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比较[(±s),s]
表 1 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比较[(±s),s]
注:*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为与该组治疗前比较,#P>0.05。
检测指标 观察组(n=46)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6)治疗前 治疗后PT APTT TT 15.91±0.38 44.35±0.27 18.76±0.42(13.11±0.02)*#(35.46±0.08)*#(16.11±0.04)*#15.86±0.06 43.96±0.02 18.11±0.06(14.21±0.04)#(33.16±0.05)#(17.91±0.56)#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别为91.30%和76.09%,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黏膜、皮肤及重要脏器出血,且伤口部位无明显出血。这一结果说明,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凝血指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1] 陈妍,杨燕,齐宝庆.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J].天津药学,2015,17(5):31-32.
[2] 吴必超,杨树成,金凤玛,等.以低分子肝素为主联合治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11):44-45.
[3] 严文华,严金玲.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治疗肾病综合征并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5(11):1738-1739.
[4] 曹海清,袁宾,肖建文,等.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华法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2(23):3868-3869.
[5] 成军伟,孟保堂,谢悦林,等.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2例[J].海峡药学,2015,12(5):159-160.
[6] 邹小秋,谭启林.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0(6):1031-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