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8-07-09 13:26:36刘书坚王建光平度市南村镇郭庄卫生院内科山东青岛266737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综合性神经功能康复

刘书坚,王建光平度市南村镇郭庄卫生院内科,山东青岛 266737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导致患者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脑部血管突然破裂亦或是由于血管阻塞儿时的血液无法流进大脑,并由此致使患者出现一系列的脑组织疾病,其中最常见的即出血性与缺血性卒中[1]。当前,临床上在治疗此病时尚无特效疗法,而据最新研究表明在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性康复治疗措施,可促使患者的受损神经功能尽快恢复,且有助于增强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致残致死率。该文将以2015年6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5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应用综合性康复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5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 11 例;年龄 56~78 岁,平均年龄(68.3±3.1)岁;脑梗死18例,脑出血1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 57~81 岁,平均年龄(69.1±3.2)岁;脑梗死 17例,脑出血11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具体包括:①运动治疗。指导患者开展肢体锻炼,使患者双手做伸举运动,并按照患者耐受程度逐渐提高强度;指导患者进行髋关节内收与外延控制训练,加强日常活动能力;实施搭桥运动康复训练,开展下肢与膝关节屈伸及伸展控制训练,1~2次/d,45 min/次左右,持续治疗4周。②心理治疗。在开展临床治疗时应当注重把握语言技巧,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促使其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始终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同时还可给予患者适当的神经科药物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

1.3 观察指标

①依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有关脑卒中神经工鞥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分数评价。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的抑郁情况及日常生活质量做出评价。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

比较两组在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其中治疗4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2周 治疗4周观察组(n=28)对照组(n=28)t值P值17.58±4.29 17.68±4.54 0.085>0.05(10.52±4.25)*(11.37±5.39)*0.655>0.05(5.68±2.15)*(8.37±4.26)*2.983<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及日常生活质量评分

对比两组患者的HAMD与ADL评分,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ADL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ADL评分比较[(±s),分]

组别HAMD治疗前 治疗后AD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28)对照组(n=28)t值P值27.49±2.31 27.58±1.36 0.178>0.05 8.21±1.27 24.25±0.06 66.757<0.05 33.74±12.25 33.64±11.37 0.032>0.05 88.19±21.34 35.46±10.68 11.692<0.05

3 讨论

依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脑卒中现已成为导致我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且致残率高的三高特点[2]。针对不同类型的脑卒中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也有所差异。因此,临床上针对脑卒中一直未能够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得到普遍公认的最佳措施即在对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能够尽早对患者开展综合性的康复治疗,从而促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以减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

针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措施,可帮助患者掌握肢体锻炼技巧从而促使患者的脑部功能恢复得以增强,促进健康脑细胞的重组与代偿,充分发挥出脑组织的可塑性价值,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缓解不良抑郁情绪。需注意在对患者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时,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训练方式,从简单到困难逐渐提高强度使患者能够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更加易于接受并主动投入到康复治疗活动中[4]。就该组研究的结果来看,通过对接受了综合性康复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实施了运动治疗与心理治疗综合干预后,在治疗4周时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抑郁评分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性康复治疗,可显著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提高生存质量,有着较高的实用性价值。

[1] 商敏,王玉凤,杨凤梅,等.系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1(23):6551-6553.

[2] 项蓉,陈勇,江玉娟,等.规范化综合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老年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6(23):6764-6765.

[3] 黄美玲,王玉龙,王尧,等.康复医学专科医疗联合体中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同质化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6):618-623.

[4] 谢荣,殷春,马璟,等.规范化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5):371-373.

猜你喜欢
综合性神经功能康复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4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工业设计(2016年11期)2016-04-16 02:48:32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山东医药(2015年38期)2015-12-07 09:12:27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0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