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瑶
[摘 要]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功能从高考角度来看可以概括为培养考纲中所说的五种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习题正是锻炼我们这几项能力的有效方法,本文針对高中物理习题的功能与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习题;功能;训练方式
在高中物理中,有更高深的物理知识和物理原理,对于我们的习题解答能力、知识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很多同学习惯于题海战术,在这种模式下,部分同学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习题解答质量不高,要提高自己的解题质量,需要对物理习题的功能有正确的认识,并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案。
一、高中物理习题的功能
1.澄清对模糊概念与规律的理解
在高中阶段,强调高速度的学习,三年的内容,我们需要花费两年的时间来学会,最后一年进入总复习阶段,在高一和高二的学习中,部分同学对于物理知识点存在模糊的认识,在做习题时,感到非常吃力。在习题锻炼中,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避免习题难度过高或者太低,多选择定性问答题或者多项选择题进行解答。
2.完善物理知识的学习体系
完善物理知识结构,是养成科学学习方法的基础,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发现是在实践中产生,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中,也蕴含着浓厚的物理学科知识,有意识的将所学内容整合起来,可以在解题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学科能力。物理学科知识结构的形成方法是非常多样的,在解题时,我们要注重锻炼自身一题多解的能力,对于典型例题,要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将不同的知识点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链。
例1:某质量为M,长度为L的长方形木块B,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左端放置质量为m(质量小于M)的铁块A,将地面作为参考系,予以A、B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初始速度v,A向右运动、B向左运动,最后,A刚好没有滑离M,A、B的动摩擦因素是u,重力加速度g,求:①相对滑动时A与B加速度;②A与B相对运动时间;③A与B最终速度为多少?④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这道题目中包含多个知识点,通过问题的设计,将整合力学知识构建成整体的体系,通过类似知识的训练,可以形成稳定的力学结构,对于自己的记忆十分有益。
3.完善解题方法结构
在学习时,我们有过这样的体验,看到某个题目时,我们能了解题意,但是就是得不出正确的答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找不到问题突破口,在物理学习中,物理方法的掌握是极为重要的,我们要牢记相关的理论知识,让解题方法变得更加系统、完善,在头脑中形成长期记忆。
在高中复习阶段,我们要有总结的意识,学会梳理解题方法,通过科学的练习来锻炼自己的能力,解题时,不需要求多,而是要做到“精”,训练自己的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能力。
例2:以竖直向上的方式抛出小球,倘若 3s 内小球的位移情况为0,间隔2.5s 后小球在地面降低,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分析:①小球初始速度是多少?②小球在 4s 末时实际运动的方向、运动的大小为多少?③抛出小球时点与地面距离的高度为多少? 我们要把握好题目的内容,对知识进行全面归纳、分析以及拓展,让自己走出传统解题的误区,在实际的习题解答中占据主导位置,促进解题能力、解题技巧明显提高。
4.利用条件反射提高解题速率
物理习题虽然复杂,但是可以分为几个大的类型和板块,对于某个类型专题的训练,我们可以有效锻炼自己的解题思维。在解题时,我们可以将同类型的题目纳入到一个专题中,如,在力学知识的训练中,我们可以开展“牛顿定律结合整体、隔离法解决力学问题”的专题训练,对于同类型题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形成思维反射,准确完成解题。实践证明,定势思维越加深刻,解题的准确率越有保障,可以直接转化为自己的解题能力。
二、高中物理中如何开展习题的练习
在高中物理习题学习中,我们可以将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丰富解题内容,提高自己的解题兴趣。积极应用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学习模式,在习题解答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在习题练习时,我们还要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渗透,以“能力立意”作为主导,突出学科之间、学科内知识的渗透。当然,这类知识是有解题难度的,但是我们不能气馁,在挫折中越挫越勇,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我们便可以发现自己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三、结语
习题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习题练习时,我们要注意发挥出自己的学习主体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置习题训练内容,锻炼自己的建模能力、分析能力,通过多种渠道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琴.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 2017(73).
[2]高培杰,黄晓. 悖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4(11).
[3]唐丽君.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 2013(81).
[4]李鹏飞.人教版和司南版高中物理教科书(必修本)习题设计的比较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