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的火花在数学思考中闪耀光芒

2018-07-08 08:43姜琪敏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应用题解决问题解题

姜琪敏

“解决问题”是新课程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策略,“问题解决”是数学教育的核心,然而问题解决的关键是从实际问题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够抽象出数学问题,也就是分析数量关系,这也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第一个转化。 但如何使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得到落实,是一个值得所有教师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作为六年级一线数学教师,从我的教学实践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一、 注重探索的过程,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思维表象

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并形成努力探求由已知条件到问题解决的途径的意识和毅力. 在教学应用题时,要引导学生全面、深入理解题意,会判断分析出“条件”与“问题”,这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全面深入的理解题意即了解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了解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关系;要思索解题途径。培养学生全面理解、判断题意的能力还可以要求他们用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通过再造想象,把题意转化为图形,借助图形用想象和感知活动来支持抽象的思维活动。

二、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注重小组探讨,启发引导

在分数除法的教学中曾有一道这样的题目:

第一布艺兴趣小组做了8个蝴蝶结,完成本组计划的2/5。问第一小组计划做多少个蝴蝶结?

提出这个问题的之后,我先让小组内讨论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气氛开始热烈,看得出孩子们都在积极的思考,教师细心的听取每个小组的意见并给出指导性的建议、作出评价。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在进一步的练习中不断思考总结,让学生体会到解决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数量关系

在练习这个教学环节里,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思考讨论,寻找问题中所隐含的数量关系,强调对问题实际意义和数学意义的真正理解。 学生所采用的策略,都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所作出的努力。只要解题过程及答案具有合理性,就值得肯定。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丰富的经验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加深对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本质理解. 在探究中加深对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不断渗透数学思想,教会学生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多去注意这些问题

1.已知条件是什么; 2.想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3.想解题应具备什么条件; 4.想可以用怎样的计算方法,有多少种; 5.想验证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通过以上思维的训练,逐步让学生寻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1) 枚举策略。枚举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有很多较复杂的问题,常常是从具体情况一一枚举,从中找出规律和方法再加以解决的。

如: 妈妈买来7个鸡蛋,每天至少吃2个,吃完为止,有多少种不同的吃法? 解决问题需要考虑吃的天数和吃的顺序不同。一天吃完:7; 两天吃完:5+2,2+5,4+3,3+4;三天吃完:3+2+2, 2+3+2,2+2+3。答:一共有8种不同的吃法。当学生把所有的情况都按一定规律列出来的时候,思路非常清晰,此题就比较容易完整的解答。

(2)画图策略。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和知识都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在思考解决问题时难免会遇到困难。小学生在纸上涂涂画画可以拓展思路,使用这项解题策略,比较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形象性的特点。

如:已知两数之和为14,两数之差为2,求这两个数。这个题如果列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是很容易解决的:X+Y=14;X-Y=2。解此方程可知X=8,Y=6。但如果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尝试做此题,在没有学习方程的基础上,一般不考虑选用方程来解答。这样的题只能通过画图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要求其中较小的那个数,可以用两数之和减去两数之差再除以2,即(14-2)÷2=6。要求较大的数,也可以用两数之和加上两数之差再除以2,即(14+2)÷2=8。 运用图形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学生能迅速地搜寻到解题的途径。

(3)列表的策略。在解决问题时,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表格把一些信息列举出来,寻求解题策略,也可以在让学生列举部分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表格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荒地村砂场用3辆汽车往火车站运送砂子,5天运了180吨。照这样计算,用4辆同样的汽车15天可以运送多少吨砂子?解:

解此题的要点是先求出单位数量。表中由于汽车的辆数、运送的天数和吨数这三个直接相关联的数量排在同一横行,因此便于想到,180÷5得到3辆车1天运多少吨,180÷5÷3就得到一辆车一天运多少吨;接着便可想到求出4辆车1天运多少吨,15天运多少吨。

求4辆车15天运送多少吨砂子的方法是:180÷5÷3×4×15

(4)假设策略。有些问题用一般方法很难解答时,可假设题中的情节发生了变化,假设题中两个或几个数量相等,假设题中某个数量增加了或减少了,然后在假设的基础上推理,调整由于假设而引起变化的数量的大小,题中隐蔽的数量关系就可能变得明显,从而找到解题方法。这种解题方法就叫做假设法。

如:甲从A地到B地,每小时走4千米,可以准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走5千米,可以提前1小时到达,求AB两地的路程。分析:“如果每小时走5千米,可以提前1小时到达,”假设继续前进,在相同的时间内会多走5千米,通过比较发现,第二种速度比第一种速度每小时多走5-4=1(千米),一共多走了5千米,说明走了5小时,则AB两地的路程是4×5=20(小时)。有些数学问题学习者却不能按照既定的解题思路有序进行推导、运算、操作,它需要采用特殊化的思维策略,如果能合理、灵活地运用假设的策略可以很快地获得解题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解決问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因此,解决问题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要通过教学激活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环境中领悟知识、探索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常常会用线段图、逻辑图、示意图等“常规”方法研究问题,此时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研究探索“新”解法,从而开拓思维空间,拓宽思路,学习的目的在于不断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把握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多方位、多侧面的去分析问题,找出普遍性,把握其特殊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这样才能帮助他们适应复杂多变的现代生活。

猜你喜欢
应用题解决问题解题
应用题
用“同样多”解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用“同样多”解题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解题勿忘我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