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笑龙
时白林先生与作者合影 2006年9月
“黄梅戏的‘怀腔’、‘府调’,是以前安庆老百姓口头讲出来的。”今年已九十高龄的黄梅戏研究专家郑立松先生是这么说的。他还说:“怀腔不等于黄梅戏,现在有人从地域观念把黄梅戏剧团叫××怀腔剧团,造成极大的混乱。”郑老先生的话,我有同感。史书对“怀腔”、“府调”找不到任何依据,更没有文字记载。过去的黄梅调老艺人没有一个说自己是唱“怀腔”的,就是民国期间有“怀腔”,而今天只要一句话就说清楚了:“用安庆腔(方言)唱黄梅调”也可以说是怀腔、府调。
回顾历史,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安庆城区是安徽省省会,是全省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从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起,安庆是安徽巡府、安庆府、怀宁县三级同治的所在地(怀宁县衙坐落在安庆城内四方城),说明怀宁县设在安庆城,安庆城内有怀宁县,它们同在一个地域生存的时间(自1217年到1951年),已有734年的历史。去年(2017年)是安庆建城800周年,同时也是怀宁在安庆建县734周年。所谓“怀腔”、“府调”也是从安庆市区和周边农村唱出来的。正因为安庆市区曾是怀宁县和安庆府的所在地,我们从以下史料记载可以找到依据,找到安庆、怀宁的渊源关系。
安庆府城、怀宁县城从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开始筑城,到景定元年(1260年)正式建成,前后经过四十三年(县衙在今四方城)。旧城原有面积3.65平方公里(周长俗称九里十三步),原有五个城门,分别为东门“枞阳”、小南门“康济”(内有“江国风清”木匾一块)、大南门“镇海”(旧名盛唐)、西门“正观”(又叫八卦门)、北门“集贤”。西北边原来还有“万观门”(四方城),后封闭。曾国藩来安庆后,在城墙外又筑了一道月城,北起集贤门,南抵正观门外的江岸,在月城上又开了“金保”、“玉虹”二门。1894年巡抚聂缉又在金保门的南面增开“同安门”。辛亥后,又在今水电局附近再开一个城门,叫“建设门”。总计,先后原有大小城门十个。现都已销毁,至2017年,安庆建城已有800年历史。据《怀宁县志》中华民国五年版,安庆道尹徐鼎康撰写的卷首序言所言:“怀宁为县始于晋”,曾属舒州、江宁府、安庆府等,历史上多次变更。古怀宁“地方百余里,山清水秀,致足赏爱。其尤胜者,曰大龙山。”“然登城远眺,则显然在余目前,岧峣嵼堪,隐倚下暇,大江溃濩泧漷,渨㵽濆瀑,其奇绝如是。则淑灵和清之气必旁魄而郁积于此,意必有硕儒义士生其间,不见于今,亦必已生于古。”
从他写的序中可以看出:
(一)古怀宁县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隶属于安庆府;
(二)古怀宁县方圆百余里,面朝长江,背靠大龙山,实为今安庆市所在地,属中心地带,并非今日之石牌镇;
(三)古怀宁县人杰地灵,硕儒义士生长在此,自古就有,这其实主要描述的是今日安庆市所在区域人文荟萃的情况。
怀宁县在抗战期间,县治曾一度迁驻石牌镇,胜利后复回安庆。1949年4月23日怀宁解放(安庆解放)。怀宁县先后隶属皖北行署安庆专区及安徽省安庆专区、地区、行署。其间,于1949年4月29日迁县至石牌镇,不久又回驻安庆。1950年安庆单独设市,怀宁县迁至洪镇;1951年再迁至石牌镇,2002年该县城又迁至高河。由于历史的变迁,怀宁县才到了今日的石牌,今日的高河。
一百多年来,有众多的黄梅戏班社和艺人,为谋生计,投身黄梅戏。他们从大江南北、四乡八镇纷纷汇集到安庆演唱黄梅调,因为安庆在民国期间有大小剧场、会馆、草台几十家,是他们伸展才艺的场所,像西门的大观亭、东门的天后宫戏楼、市政街的黄金大舞台,大中华草棚舞台(现人民剧院)、湖南会馆(老胜利剧院)、八旗会馆(后叫奉直会馆)、老民众剧院等。同时在民国期间出售印刷木刻梓板本黄梅调的书店也有十几家,其中有“黄宝文书局”,由黄符贵父亲创立,主创黄梅调唱本;“广文书店”在倒扒狮,老板是苏文朗;“世界书局”在龙门口,老板是宋绍年;坤记书店在东门火正街,老板李炳坤;“有文书局”在育才街8号,老板是吴文朗;“金大顺书店”在韦家巷,老板是金大顺;“韩世忠书店”在吴越街菜市场,老板是韩宗美;“萃文书店”在司下坡,老板是余家荣等。这些书店手抄、木刻或直接销售黄梅调单行本,供各地县城、乡镇艺人们购买。在这样的土壤和环境下,安庆城区已成为黄梅调演出的集聚地、黄梅调唱本的销售地。黄梅调滋养着、丰富着广大工农商学士和乡城百姓的精神生活。为了黄梅调艺术的生存和适应当时市场的需求,艺人们提倡直接用安庆官话唱黄梅调,他们有:
叶炳池(1879—1938年),是安庆对江大渡口胜利乡人,后来成为丁老六(永泉)的启蒙老师。叶炳池会很多黄梅戏传统剧目,民国期间人称是花旦“头一票”,演《小辞店》中的“柳凤英”简直是“盖了世”。三十年代进入安庆演出,他是目前所知提倡用“府调”演唱黄梅调的创始人。随后各县、镇的艺人们学习叶炳池,效仿叶炳池演唱黄梅调,并将其称为“安庆府调”。
丁老六(1892—1968年),怀宁人(现安庆市宜秀区),12岁参加半职业黄梅戏班社,做杂工兼打小锣,13岁拜叶炳池为师学花旦,17岁出师,18岁正式搭班唱戏,蜚声怀宁、桐城乡镇。嗣后从师胡普伢,工正旦。他反对在演唱黄梅调中用过多的虚词、衬字,也不使用不易被外地人听懂的方言。他塑造了传统戏中五个半“陈氏”而享盛誉。如《乌金记》、《告漕》、《岳州渡》、《罗帕记》、《鸡血记》,加上《送香茶》中的陈母一角,走红大江南北。在黄梅戏声腔中,他是安庆市腔(怀腔)杰出的代表人物。
程积善,贵池人(1896—1968年),16岁唱旦角,27岁改唱老生,他的唱腔酣畅淋漓,声情并茂。上演大小百出剧目,对不合理、不健康的唱词和道白,力求增删修正。他长期在安庆、枞阳、池州等地演出,用安庆方言演唱,并走红安庆。故有“南程(积善)北丁(永泉)”之称。
王剑峰,安庆市人(1905—1974年),他是余云凤的师傅,是麻彩楼的指导老师,是丁紫臣的启蒙老师。工老生兼丑角行当,从1921年到1952年都在安庆、芜湖、桐城、大通、上海演出黄梅戏。会改、自编《英台自叹》、《英台描药》。解放前后同查文艳、程积善、王少舫、严凤英同台演出多年,他是典型的用安庆话演唱黄梅戏。1958年调安徽省艺术学校任黄梅戏唱腔、念白教师,兼授排练课。他还是安庆黄梅戏史上用“幕表”演连台本戏的开拓者。
吴来保,铜陵市和悦洲人,长住安庆(1930—1979年),著名丑角。13岁拜汪昌明,工丑角。17岁因倒嗓拜黄梅戏“鼓王”饶广胜习司鼓,25岁嗓子好转继续唱戏。其拿手戏多系自谱自唱,所设计的曲谱,能根据安庆方言的特点,加强唱腔的鲜明性,达到“字正腔圆”的境界。如演《钓蛤蟆》,连数40只蛤蟆一气呵成;演《金玉奴》,一曲“江水滔滔向东流”绘声绘色地唱出老金松人物的个性;演《芙奴传》“瞎子喊冤”一场,十多分钟的唱段,句句催人泪下。他的徒弟左胜利所演剧目《打豆腐》、《瞎子算命》、《纺线纱》、《闹黄府》等传统剧目,原汁原味,深受四乡八镇的欢迎。左胜利从说到唱,用的是典型的安庆腔调,可以说他是(怀腔府调)的后生、传承人。
由此可见老艺人们为我们黄梅戏腔调用“安庆方言”演唱做出了贡献。
南宋·公元1260-1271年淮南西路之安庆府
元·公元1271-1277年淮西路之安庆府
“唱腔是剧种的灵魂,方言是唱腔的基础”。看看我们专家、学者是怎么说的。
黄梅戏音乐家王兆乾在《黄梅戏音乐》一书中这样写到:“黄梅戏演员中有这样一句话:‘黄梅调十腔九不同,各唱各的板、各唱各的音’(“新八曲”唱词),说明黄梅戏的唱腔是很丰富的……”。郑立松先生听郑绍周老艺人跟他讲:“黄梅戏九板十三腔,各唱各的板,各唱各的腔。”当年安庆曾管辖长江两岸十三个县,各县有自己的方言,唱腔音调各不相同。但在“三打七唱”的黄梅调年代,能照样把戏唱下去,很受百姓欢迎,其主要原因,是老艺人们的传统唱腔各有特色,乡土气息浓郁,风格各异,很受当地百姓欢迎。那时从各县地方方言来看,曾有:枞阳腔、桐城腔、宿松腔、望江腔、太湖腔、岳西腔、潜山腔、怀宁腔、青阳腔、东流腔、至德腔、贵池腔,唱起黄梅调来五花八门,这些方言的差异,唱腔及道白咬字极不能统一,当时艺人们心想,要想腔调听懂,道白一致,统一语言是基础,必须要用以安庆为中心的省、府、县所在地的官话来唱黄梅调,这是所有黄梅调班社、剧团巡回演出,扎根城市,立足舞台发展的唯一出路。
中华民国 1932.10-1940.4 安徽省之第一专区
中华民国 1940.4-1949.4 安徽省之第一专区
1949.4-1951.2 皖北行署之安庆专区
黄梅戏剧作家班友书所著《黄梅戏古今纵横》中关于黄梅戏语言音韵初探,“第一部分:唱词;第二部分:道白;第三部分:音韵;第四部分:十三辙。”也谈到黄梅戏的唱腔和道白都是以安庆市方言为基础的,包括韵白、半韵白、小白。班友书先生说:“不过黄梅戏的小白,由于安庆地区各县的方言土语,也小有差异,以致反映在舞台语言上也还不那么统一。因此比较起来,还是安庆市的语言能够较集中地体现出安庆地区语言的特色和优点……老艺人建国前曾称之为‘安庆官话’”。
剧作家陆洪非、音乐家时白林两位先生在《剧种·黄梅戏》一文中写到:“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本是流行在安徽省安庆地区的一种民间小戏。”又说:“因当时怀宁是安庆府的首县(所在地),又称“府调”(也叫过‘皖剧’),今天的安徽黄梅戏就是原来的‘怀腔’,但黄梅调是它的基础。”这也说明原来的“怀腔”就是安庆腔。
王兆乾先生曾在安庆文史资料中写道:“而怀腔,正是以安庆话为舞台语言而形成的声腔流变。由此,自有记载的1879年算起至1949年,七十年间可视作黄梅戏形成怀腔的阶段。“怀腔对黄梅调做了很多发展,使它发生了质的变化。”又写道:“在语言上使用安庆官话,安庆话音调柔和委婉,生僻用语不多,通俗易懂,被用作黄梅调舞台语言……”
以上事例充分说明,“怀腔”是用安庆方言发声所唱的一种腔系黄梅调。如果说我们安庆地区各县都用自己的方言唱黄梅调,那不成了桐城方言唱黄梅调叫“桐腔”,枞阳方言唱黄梅调叫“枞腔”,宿松方言唱黄梅调可叫“宿腔”等等,这样就不妥了。“怀腔”、“府调”它不是黄梅调原生态的唱腔。它是一百多年来在汇集各地区、各县方言演唱音调的基础上,采取用安庆市方言为标准唱黄梅戏。我们黄梅戏的前辈艺人们,像蔡仲贤、洪海波、方玉珍、龙昆玉、丁永泉、琚光华、严凤英、王少舫等,他们都是历史的真正见证人。
综上所述,从古到今,地方戏曲剧种要有自己的语言,安庆话正是黄梅戏的灵魂。由此可见,黄梅戏的故乡在安庆,只有用安庆方言演唱和道白,才是正宗原汁原味的黄梅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