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段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转化策略

2018-07-07 08:03李华
广东教育·综合 2018年6期
关键词:攻击性沙盘体验式

李华

关于“攻击性”行为的定义是各种各样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攻击和斗争是任何动物的本能。美国哥伦比亚机能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伍德沃斯认为攻击是个体遭受挫折后的行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攻击和斗争是通过观察和强化所学习到的。心理学家韦斯特曾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儿童的攻击性水平越高,今后犯罪的可能性越大,儿童攻击性行为是今后各种各样行为问题的先兆。

一、家校合作,干预“攻击性”行为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的研究指出,“惩罚”妨碍了孩子对正确行为的学习,会使其产生对抗情绪,影响他们与别人的关系,不利于孩子社会化的发展。

学生小权成长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各自外出打工,长期两地分居,感情不和。小权由祖父母抚养,导致小权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而性格失常和行为失范,暴躁易怒,自制力差,同伴交往障碍,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父母在节假日回来,看到孩子稍有不对,或者有别的孩子告状等,就以“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更加强化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根据以上因素,我通过定期的父母课堂、家访等形式,让家长了解“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转变原有的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

首先,我劝其父母从外地回来务工,让孩子能长期和父母生活,缓解孩子心理上的压力。其次,我劝其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多交流、多沟通,营造一种和睦的家庭气氛,避免争吵打骂,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做错了事要坚持说服教育,不要用打骂等“高压政策”使孩子屈服;让孩子少看有殴打内容的电视电影或网络游戏,改变环境中的不良影响。最后,教给孩子正确的宣泄情緒的方法。烦恼、挫折、愤怒这些侵犯性情感,对于自控力弱的小学生来说,是点燃“攻击性行为”的导火线。

二、释放压力,逐渐形成自控能力

沙盘疗法,也称箱庭疗法,是指在咨询者的陪伴下,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疗法。沙盘游戏可以帮助来访者将自我的心理冲突或矛盾通过沙盘制作有意无意地进行释放和整理,使无意识意识化,整合自我,从而获得心理问题的解决。

在学校沙盘游戏室里,我给小权做了十次沙盘游戏和三次团体沙盘游戏。小权的第一次沙盘作品很让我们震撼:架子上所有代表攻击性的大炮、坦克等玩具,都被他摆在了沙盘上。而且,这一沙盘作品中出现明显两支队伍的交锋、对峙。小权在沙盘作品中表现的战士形象是其人生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其强大的本能力量,特别是攻击力的表现,更表现了小权内心的矛盾。到了第三次,整个作品还是能反映出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矛盾的,但又是渴望进步的,如蜡烛、加油站的象征,还考虑到了给沙箱画线,这是一种规则意识的建立。

在接下来的沙盘作品中,我能明显地看到孩子的进步,摆在沙盘上的代表攻击性的物品少了许多,积极向上的比如铁轨、树木、水源等多了很多。但是,由于孩子年龄小,单靠沙盘治疗还是难以达到“自愈”的目的,还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

三、进行“心理体验式”活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德育低效是小学德育的难题,其根源在于德育以说教为主,学生的品德的形成过程只停留在从概念到知识的构建,缺乏情感体验和认知感悟,从而妨碍了道德知识到道德观念及道德信念的构建。所以,“心理体验式”活动具有参与性、操作性、感悟性和实效性的特点,是德育有效的途径和方式。

基于以上原因,我在班队活动上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展一系列的心理体验式活动,如《人生百味》《行为哑剧》等,培养孩子正常交往、善待他人的习惯,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小权也和班里的其他孩子一样,在游戏中得到心理体验,在嬉戏中得到身心发展。通过多次心理体验活动,班上同学对小权的敌对心理也慢慢地消失了,这样也更有益于干预小权“攻击性”行为。

猜你喜欢
攻击性沙盘体验式
沙盘游戏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沙盘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以武夷山一中沙盘活动开展为例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浅析供应链管理沙盘模拟在教学中的应用
非攻击性话语引发的冲突回应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