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香,高明亮,王青龙
(垦利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催化剂车间,山东 东营 257500)
丁二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作为一种基础性的石油化工原料,在生产丁二醇、己二胺、尼龙和己二腈等工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同时作为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单体,可用来生产合成树脂与合成橡胶,如丁苯橡胶、丁腈橡胶和顺丁橡胶等,也可以用来生产ABS树脂和SBS树脂等[2]。目前,丁二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乙腈法[3]、乙醇法[4]和丁烯氧化脱氢法[5]等,丁烯氧化脱氢法是利用催化剂来实现的,催化剂的制备有多种,但大都工艺复杂并且利用了贵金属,造成了高额的成本。利用铁酸锌催化剂进行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原理主要有以下3步,其中第(1)步是丁二烯的产出,(2)、(3)步是 副产物的产出[6]。
本文所研制的铁酸锌催化剂工艺简单,无贵金属掺杂,性质稳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经实验室测定丁烯转化率和丁二烯选择性分别为65.8%和90.0%,丁二烯选择性接近59.2%,碳氧化合物收率仅为6.2%左右。
溶胶凝胶法:用一定浓度硝酸溶解铁粉制得硝酸铁溶液,反应产生的氮氧化合物用尿素处理;将含有硝酸铁、硝酸锌等混合的盐溶液与氨水反应生成相应氢氧化物的共沉淀胶体;将胶体用蒸汽进行老化;将老化后的胶体浆液进行过滤,除去杂质和母液;以水蒸气为热源,在空气干燥炉中进行干燥催化剂;将干燥后的半成品放入活化炉进行焙烧、活化;冷却至室温后,用破碎机将活化好的物料粉碎,经过筛,得到合格产品。
将一定量催化剂装入固定床反应器,将各段温度设置完成,设置好通水量和空气通入量,确定好氧烯比和水烯比后,空气、水和原料气丁烯依次通过固定床反应器,15min后通入安捷伦7820A气相色谱仪进行测试。
结合图1~4可以看出,本文分别研究了丁烯转化率、丁二烯选择性、丁二烯收率和碳氧化合物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从中可以确定出催化剂最佳反应时间,同时能够确定出的最佳丁烯转化率、丁二烯选择性、丁二烯收率和碳氧化合物含量。
图1 丁烯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
图2 丁二烯选择性随时间的变化
图3 丁二烯收率随时间的变化
图4 丁碳氧化合物收率随时间的变化
在催化剂床层温度为345℃左右时,丁烯体积空速为350 h-1,氧烯比为0.65,水烯比为12的条件下,考察了丁烯转化率、丁二烯选择性、丁二烯收率和碳氧化合物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从图1~3可以看出,在0到30min的反应初期,丁烯转化率和丁二烯选择性处于迅速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通入水后,汽化形成水蒸气带走大量热量,导致温度急速下降,而丁烯的转化受温度影响大,这就导致了丁烯转化率和丁二烯选择性降低;同时根据丁烯氧化制丁二烯的原理,水迅速汽化为水蒸气,导致氧气分压迅速降低,因此受制于暂时的氧含量降低,大量的丁烯气体不能转化为丁二烯气体;根据上述两种原因,丁烯转化率和丁二烯选择性都明显下降,从而导致了丁二烯收率的降低。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含量逐渐提高,大量的氧气与丁烯气体反应,这就大大提高了丁烯氧化脱氢反应的速率,导致丁烯转化率的上升,丁二烯选择性的瞬时上升。反应进行到60min之后,氧气的含量继续提高,氧气分压较大,导致C4烯烃的瞬时选择性降低;反应进行到75min之后,水蒸气分压、氧气分压以及C4气体分压趋于相对稳定,催化剂的性能也趋于稳定,丁烯转化率、丁二烯选择性和丁二烯收率逐渐趋于平稳,总体变化不大;最终可以看出,当反应时间为150min时,丁烯转化率和丁二烯选择性分别为65.8%和90.0%,此时丁二烯选择性接近最佳值为59.2%。
从图4可以看出,在反应初始阶段,碳氧化合物收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主要与水汽化为水蒸气,氧气分压呈现先减后增,最后趋于稳定有关。当反应进行到60min时,各项气体分压都趋于稳定,碳氧化合物收率稳定在6.2%左右;当反应进行到150min时,此时碳氧化合物收率逐渐开始上升,说明催化剂性能正在变化,催化活性开始降低。从图1~4可以看出,催化剂稳定性较好。
本文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了铁酸锌催化剂,考察了时间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经测定,该催化剂在丁烯氧化脱氢制得丁二烯的实验中反应性能良好,性质稳定;在丁烯-氧气气氛环境下,丁烯转化率和丁二烯选择性分别为65.8%和90.0%,此时丁二烯选择性接近最佳值为59.2%,碳氧化合物收率稳定在6.2%左右。
[1]杨 英,肖立桢.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技术进展及经济性分析[J].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16,32(4):14-18.
[2]胡旭东,傅吉全,李东风.丁二烯抽提技术的发展[J].石化技术与应用,2007,25(6): 553-558.
[3]阮细强,陈 钢,丁文有,等.一种提高乙腈法1,3-丁二烯抽提装置抽余液产品收率的方法:中国,CN104030872A[P].2014-09-10.
[4]童 刘,刘宗章,张敏华.乙醇法制备1,3-丁二烯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2012, 29(4): 38-44.
[5]李亲华.我国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技术进展[J].石油化工,1990(3):183-190.
[6]张 梁,田 靖,刘 兵. 1-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反应过程研究[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5(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