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路宁
(山东省诸城市人民医院,山东 诸城 262200)
脑脊液病原学检查是目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重要诊断指标,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情紧急、进展快速,依赖脑脊液微生物培养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存在时间限制性,临床急需可以快速定性感染微生物的检查手段,以尽快找到最佳治疗方案[1]。成年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是细菌、真菌、病毒,尽快区分感染类别对诊治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2-3]。现就我院收治的成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PCT检测情况进行整理,详细报道如下。
选择2012年6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成年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体检正常的70例为对照组,入选者年龄介于18~60岁,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相关症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其他系统感染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其中观察组: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25~52岁,平均(36.8±1.2)岁;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35例,年龄22~58岁、平均(36.5±1.8)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采集样品:所有研究对象选择清晨空腹采集3mL静脉血于抗凝管中,入院后实施腰椎穿刺术应用无菌试管采集脑脊液2mL,血液及脑脊液标本于室温下放置0.5h,再以3000r/min离心处理15min,分离上清液,存放于-80℃冰箱;(2)PCT检测: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及配套试剂盒,根据说明书以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PCT及脑脊液 PCT,PCT>0.5ng/mL判断为阳性;(3)脑脊液病原学检查:以此为诊断金标准,取脑脊液离心去除沉淀物制作涂片,应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先低倍镜观察再高倍镜观察细胞形态,低倍镜下有圆形透光小点,中间有圆形物质,转用高倍镜观察其结构。取脑脊液进行接种、培养,3d、7d时观察培养菌落情况,分离培养鉴定菌落;(4)细菌感染判断标准:①脑脊液培养细菌或涂片结果阳性;②虽然脑脊液涂片或细菌培养为阴性,但血培养阳性、脑脊液符合典型化脑脑脊液改变、外观浑浊,蛋白含量增加1g/L以上,白细胞计数高于1×109/L。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在P<0.05时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血清PCT、脑脊液PCT、血清白细胞计数、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以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结果为标准,观察组血清PCT诊断准确率为91.43%、灵敏性为95.24%、特异性为57.14%,脑脊液PCT诊断准确率为95.71%、灵敏性为98.41%、特异性为71.42%,见表2。
表1 两组PCT检测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PCT检测结果比较(±s)
组别 血清PCT(ng/mL) 脑脊液PCT(ng/mL) 血清白细胞(×109/L) 脑脊液白细胞(×109/L)观察组(n=70) 6.52±0.58 0.85±0.12 11.2±1.6 562.5±12.7对照组(n=70) 0.15±0.02 0.11±0.03 5.2±2.2 3.5±2.1 t 91.8337 50.0536 18.4537 363.3286 P<0.05 <0.05 <0.05 <0.05
表2 观察组血清PCT、脑脊液PCT与病原学检查结果(n)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越来越多,其临床诊治的首要任务在于区分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后期才能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避免误诊误治,提高治疗效果[4]。目前,临床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手段包括血白细胞计数检查、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脑脊液及血液病原学检查等,其中病原学检查是其诊断金标准,但其耗时耗力,对病情进展快速的感染诊断时效性较差,临床需要寻找能在感染早期、产生特异性抗体之前即可做出诊断的辅助诊断指标[5]。PCT是无激素活性糖蛋白,属于降钙素前肽物质,正常生理状态下分泌量极少,且会被裂解为降钙素,血清及脑脊液中难以检测到[6]。但当机体出现感染时,菌体内毒素及外毒素刺激下PCT大量分泌而使得血清、脑脊液中含量明显增加[7-8]。成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以后天性细菌感染为主,PCT水平检测可以作为细菌感染的检测指标[9-10]。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血清PCT、脑脊液PC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结果为标准,观察组血清PCT诊断准确率为91.43%、灵敏性为95.24%、特异性为57.14%,脑脊液PCT诊断准确率为95.71%、灵敏性为98.41%、特异性为71.42%。
综上所述,血清PCT及脑脊液PCT对成年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有助于治疗方案的确定,临床应用价值高。
[1] 张翼,余刚.降钙素原在颅内感染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4):2732-2734.
[2] 梅道启.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8):57-58.
[3] 杜斌.脑脊液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颅内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5(11):75-76.
[4] 林茂增,陈尔东.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21(4):610-613.
[5] 谢健敏,卢解红,余一海,等.血清降钙素原对危重患者感染的预测价值 [J].广东医学 ,2013,34(2):264-265.
[6] 付晓杰.血清降钙素原(PCT)检验鉴别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和细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9):19-21.
[7] 周静,程星,李全双,等.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4):479-480.
[8] 王艳,王谷声,周世俊,等.血清与脑脊液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应用[J].右江医学,2012,40(3):347-348.
[9] 朱霞.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鉴别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和细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3):525-526.
[10] 付惠玲,郭珊,田金富.血清降钙素原在小儿早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26(7):826-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