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感觉寻求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互联网娱乐服务偏好的中介作用

2018-07-07 04:51刘宇平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年6期
关键词:互联网服务娱乐维度

刘宇平 郭 笑 赵 辉 张 卓 杨 波

(1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北京 100088)(2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北京 100088)(3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88)

1 引言

1.1 网络成瘾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大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但同时也使许多人无节制地使用网络,荒废学业事业,不思进取。网络成瘾最早被美国学者Goldberg(1996)当做一种行为成瘾提出,强调过度使用互联网对个体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造成的损伤。此后的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会给成瘾者造成很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学业水平下降(张志松, 李福华, 2011; Akhter, 2013)、心理健康水平降低(Young & Rogers, 1998; Lai, Mak, Watanabe, Jeong, Kim, Bahar & Cheng, 2015)、攻击性增强(Ko, Yen, Liu, Huang, & Yen, 2009)、亲子关系紧张(Lin & Tsai, 2002)等。中国大学生由于学业压力较小,管理较为宽松,网络成瘾者的比例很高(顾海根, 2007)。大学生又担负着未来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重任。因此,研究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成瘾问题,无论对于大学生个人,还是国家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网络成瘾的成因,近年来的研究更多从成瘾者自身的角度入手。首先,网络成瘾者的脑结构与正常人存在着差异,表现在额叶、扣带回、海马、奖赏系统等区域(贺金波, 洪伟琦, 鲍远纯, 雷玉菊, 2012),这表明网络成瘾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其次,低自尊(Senol-Durak & Durak, 2011)、高冲动性(Cao, Su, Liu, & Gao, 2007)、低自我控制、高孤独感(Özdemir, Kuzucu, & Ak, 2014)等人格特点也是影响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再次,个体的其他特点,如家庭教养方式(蒋敏慧, 万燕, 程灶火, 2017)、消极情绪(周芳, 刘儒德, 郭明佳, 蒋舒阳, 2017)等也会影响网络成瘾。最后,互联网使用时间(张锦涛, 陈超, 王玲娇, 刘璐, 刘凤娥, 2014)、网络社交使用频率(金盛华, 于全磊, 郭亚飞, 张林, 朱一杰, 吴恭安, 2017)等个体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也会影响个体的网络成瘾水平。其中,人格因素是研究较多、研究历史较久、研究范围较广的一类因素。

以上的研究,大多是从个体自身因素或互联网使用特点因素入手的,将二者进行结合的研究较少。雷雳等(2006)提出,网络成瘾更可能是由用户特点与互联网自身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的,并开展了一系列将青少年人格与互联网使用偏好相结合,探求网络成瘾原因的研究。但十余年前的互联网处于起步阶段,当下的互联网环境、用户特点和使用习惯与当时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青少年与大学生在心理发展水平、学业压力、经济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研究将人格因素和互联网使用因素相结合,探求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格特点、互联网使用特点及网络成瘾的关系。

1.2 感觉寻求与网络成瘾

在诸多与网络成瘾相关人格特质中,感觉寻求是影响成瘾行为的重要人格特质之一(杨波, 2005)。感觉寻求是指对多变的、复杂的、新异的和强烈的感觉和体验的寻求,并通过采取生理上、社会上、法律上和经济上等方面的冒险行为来实现这些体验的愿望(Zuckerman, 1994)。一些研究已经证实个体的感觉寻求水平与网络成瘾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网络成瘾者往往伴随着较高水平的感觉寻求(Lin & Tsai, 2002; Rahmani & Lavasani, 2011)。Wang等(2012)的研究表明,高感觉寻求者往往沉迷于网络中刺激的内容,如网络游戏、网络暴力等。对此,贺金波等(2017)给出的解释为,按照Zuckerman的最佳唤醒理论,高感觉寻求者需要更多新奇刺激、有诱惑力的事物来使个体达到最佳唤醒水平,而网络世界中复杂多样、新鲜刺激的内容,恰好可以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进而吸引高感觉寻求者。

同时,高感觉寻求个体具有较高的参与吸毒(Donohew, Hoyle, Clayton, Skinner, Colon, & Rice, 1999)、赌博(Coventry & Brown, 1993)、高危性行为(Donohew, Zimmerman, Cupp, Novak, Colon, & Abell,2000)等“黄赌毒”活动的倾向,也更有可能卷入违法犯罪和暴力行为中(Horvath & Zuckerman, 1993)。这种破坏公共治安、社会稳定的行为,也是网络成瘾诸多后果中,国家和公众最为关心和担忧的,对于网络成瘾者自身来说,也是最为严重的。因此,研究感觉寻求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不仅有助于理解网络成瘾的成因,还为日后探究网络成瘾与违法犯罪行为的关联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此外,已有的研究更多关注感觉寻求总分对于网络成瘾的影响,但是,感觉寻求的各维度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存在差异。一般认为,感觉寻求包括去抑制(disinhibition, DIS)、兴奋与冒险寻求(thrill and adventure seeking, TAS)、寻求体验(experience seeking, ES)和厌恶单调(boredom susceptibility, BS)四个维度(Zuckerman, Kolin, Price, & Zoob,1964)。一些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去抑制和兴奋与冒险寻求的两维度模型更适合中国的学生群体(赵闪, 2004; 陈丽娜, 张明, 金志成, 赵闪, 梅松丽, 2006)。王洁等人(2013)对感觉寻求与网络成瘾的关系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去抑制维度与网络成瘾的相关最高,兴奋与冒险寻求维度则与网络成瘾相关最低,在一些研究中甚至出现了负相关的结果。因此,探求感觉寻求对于网络成瘾的影响,不仅应该从感觉寻求整体入手,对各维度分别进行探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1.3 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

互联网服务偏好是指互联网用户对互联网的某项服务或功能的偏好(程建伟,2008),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互联网的自身特点。杨洋(2006)提出,在研究互联网服务偏好时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从微观角度入手,将单一的某个互联网服务作为研究对象,如网络视频,网络小说等;二是从宏观入手,将所有的互联网服务功能根据其共同点分为几类,如交易服务,社交服务等。互联网服务的分类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的。Young(1996)提出互联网服务分为交互式和非交互式两类。Hamburger(2000)将其分为社交服务、娱乐服务、信息服务三类。此后,国内外学者又先后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交易服务这一类别(雷雳, 柳铭心, 2005; Kaynar & Amichai-Hamburger, 2008)。

国内使用较多的测量互联网服务偏好的问卷是由雷雳等人(2005)以中学生为被试编制的,共17个项目,分为“信息”、“交易”、“娱乐”、“社交”四个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但近十年内互联网服务偏好研究领域并没有出现信效度很高、使用较为广泛的相关量表,鉴于在这期间互联网的服务结构和使用群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其中“BBS”、“聊天室”等内容明显不再适合当下的网络环境。因此有必要修订一个最新版本的互联网服务偏好问卷。

以往研究表明,娱乐和社交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存在正相关,信息和交易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相关不明显(Leung, 2004; 雷雳, 杨洋, 柳铭心, 2006),但随着社会和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服务结构的变化,这一结论有待最新研究的验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网络服务偏好强调和关心的是使用者对网络中某一种服务的偏好,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是对不同维度分别进行讨论研究(杨洋,雷雳,2007)或单独选择某一维度进行研究(姜永志,白晓丽,2015),本研究也将沿用上述方式。

1.4 感觉寻求、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三者的关系

感觉寻求和互联网服务偏好分别是人格角度和互联网自身角度对网络成瘾影响的重要因素。高感觉寻求者对网络中新奇刺激的内容,如网络游戏、暴力内容更有兴趣,这说明感觉寻求很可能影响个体的互联网服务偏好,李勇(2012)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部分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又存在着相关关系。因此,互联网服务偏好很可能在感觉寻求和网络成瘾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探求感觉寻求及其他各维度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并探索互联网服务偏好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但鉴于当前缺乏良好的互联网服务偏好问卷,本研究首先修订出一份更符合当下互联网背景的互联网服务偏好问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的研究。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

在三所高校(中国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中,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由辅导员组织班级同学集体施测,要求被试依次完成《互联网服务偏好问卷》、《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和《大学生感觉寻求量表》。由于各班人数不同,每次施测人数在15到50人不等,被试共需10-15分钟完成作答,当场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335份。剔除未完成问卷和规律性作答问卷后,剩余319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5.2%。被试的性别分布为:男生141人,女生178人,年级分布为:大一77人,大二63人,大三75人,大四104人。

2.2 研究工具

2.2.1 互联网服务偏好问卷

自编问卷。采用5点计分,包括3个维度,共计15个项目,在某一维度得分越高,表明对该互联网服务功能越喜爱。总分和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4,0.80,0.73,0.67。该问卷的编制过程如下:

(1)项目来源

参考雷雳等人(2006)编制的中国网民互联网使用偏好问卷的编制过程,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6年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用户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功能”部分作为主体确定问卷项目(CNNIC, 2016)。删除“互联网理财”和“互联网炒股”两项与大学生无关的项目后,共15个项目。15个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均大于0.3,且达到了显著水平。故将15个项目全部保留。

(2)探索性因素分析

将221份以大学生样本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互联网服务偏好包括娱乐服务偏好(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等)、信息服务偏好(网络新闻、搜索引擎等)、延伸服务偏好(电子邮件、网络支付等),三个因素共可解释51.15%的变异量。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项目因素负荷延伸服务信息服务娱乐服务共同度旅行预订0.760.66网络支付0.710.55网上银行0.690.59电子邮件0.670.51团购0.640.56网络购物0.460.39搜索引擎0.750.67即时通讯0.720.54网络新闻0.700.55网络音乐0.530.42空间、博客0.510.50网络文学0.650.46网络游戏0.640.41刷微博0.600.41网络视频0.580.49

(3)验证性因素分析

利用AMOS20.0,另取200份大学生的数据进行的验证性显示,根据温忠麟等人(2004)提出的有关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水平检验的建议进行拟合度的检验:χ2/df=2.35<3,IFI=0.91,NNFI=0.89,CFI=0.91,均大于或接近0.90,RMSEA=0.08,证明拟合度良好。

2.2.2 大学生感觉寻求量表

选用赵闪(2004)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感觉寻求量表,该量表分为去抑制和兴奋与冒险寻求两个维度,两维度各18个项目,共36个项目,采用三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感觉寻求水平越高。总量表和两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8、0.89、0.85。

2.2.3 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

选用雷雳编制的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dolescent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Scale,APIUS),共38题,6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网络成瘾水平越高,总分大于等于120分,即均分大于3.15分者可被界定为“网络成瘾群体”。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0.95(雷雳, 杨洋, 2007)。该量表以我国文化为背景编制,且包含许多关于学业、同学关系等题目,更适合我国大学生群体的使用。

3 研究结果

3.1 感觉寻求、互联网服务偏好和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

对男女大学生的感觉寻求、互联网服务偏好以及网络成瘾程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男生感觉寻求总分及两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且在娱乐服务偏好上,显著高于女生;但二者的网络成瘾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表2 感觉寻求、互联网服务偏好、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

男(n=141)MSD女(n=178)MSDtdfpCohen s dCohen s d 95%CI网络成瘾91.7828.6587.5028.441.333180.1840.15[-0.07,0.37]感觉寻求总分58.6111.2853.9310.243.87318<0.001 0.44[0.21,0.66]兴奋与冒险寻求35.238.4133.467.761.963180.050∗0.22[0.00,0.44]去抑制23.385.2920.484.845.10318<0.001 0.58[0.35,0.80]延伸服务19.115.2519.635.58-0.853180.396-0.10[-0.32,0.13]信息服务18.293.7617.563.791.713180.0880.19[-0.03,0.41]娱乐服务12.483.1110.753.364.71318<0.001 0.53[0.31,0.76]

注:**p<0.05,**p<0.01(下文皆同)

3.2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与性别差异

在319名被试中,符合网络成瘾入组标准,即APIUS得分达到120分的被试为55人,占比为17.24%;其中,178名女生中符合入组标准者27人,占比15.17%,141名男生中符合入组标准者28人,占比19.86%。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入组分布进行χ2检验,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χ2(1,N=319)=1.21,p=0.27。

3.3 感觉寻求、互联网服务偏好、网络成瘾的相关分析

对感觉寻求、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的结果如表3所示。感觉寻求总分、感觉寻求的去抑制维度及三种互联网服务偏好均与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感觉寻求总分、去抑制维度和兴奋与冒险寻求维度与娱乐服务偏好存在正相关。感觉寻求中的兴奋与冒险寻求维度与网络成瘾不存在相关,并且感觉寻求总分及其两个分维度与延伸服务偏好、信息服务偏好均不存在相关。

3.4 互联网服务偏好在感觉寻求和网络成瘾间的中介作用

相关分析显示娱乐服务、去抑制、网络成瘾三者之间均存在相关关系,满足中介作用的前提条件。采用温忠麟(2014)提出的中介效应分析方法,验证娱乐服务偏好在去抑制和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

第一步:以去抑制为自变量,网络成瘾为因变量做线性回归,得出回归系数c。

第二步:以去抑制为自变量,娱乐服务偏好为因变量做线性回归,得出回归系数a。

第三步:以去抑制和娱乐服务偏好为自变量,以网络成瘾为因变量做线性回归,得出二者对网络成瘾的回归系数,分别记为:c’和b。

表3 感觉寻求、互联网服务偏好、网络成瘾的相关矩阵

中介作用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第一步所得回归系数c显著(B=2.05,95%CI[1.49,2.61],SE=0.28,t(318)=7.22,p<0.001,R2=0.14);第二步所得回归系数a显著(B=0.21, 95%CI[0.14,0.27],SE=0.03,t(318)=6.03,p<0.001,R2=0.10);第三步所得回归系数b显著(B=2.64, 95%CI[1.77,3.51],SE=0.44,t(318)=,5.95,p<0.001,R2=0.16),所得回归系数c′显著(B=1.51, 95%CI[0.95,2.07],SE=0.29,t(318)=5.29,p<0.001,R2=0.07)。结果表明,娱乐服务偏好在感觉寻求去抑制维度和网络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5000次自抽样(Bootstrap)结果显示,中介效应成立(B=0.54,95%CI[0.32,0.80],SE=0.12)。

表4 娱乐服务偏好在去抑制和网络成瘾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变量方程1(网络成瘾)Bt方程2(娱乐偏好)B t方程3(网络成瘾)Bt去抑制2.057.21 0.216.03 1.51 5.29 娱乐偏好2.645.95 R2 0.140.100.23F52.06 36.30 46.57

4 讨论

4.1 大学生感觉寻求、互联网服务偏好、网络成瘾的性别差异

不同性别大学生感觉寻求水平差异检验的结果表明,男生的感觉寻求水平显著高于女生,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吻合,这一差异可能由两性体内睾酮素含量不同所导致(Arnett, 1994; Zuckerman, Eysenck, & Eysenck, 1978)。男生较女生更偏好互联网娱乐服务,这一差异很大程度上来自对网络游戏的偏好,男性比女性有更强的网络游戏使用动机(张锦涛, 陈超, 刘凤娥, 赵会春, 王燕, 方晓义, 2013)。当下的网络游戏往往画面精美,操作难度较高且竞技性很强。男性普遍更具有争强好胜的特点,游戏的竞技性和挑战性能更好地吸引男生。大学生网络成瘾比例为17.24%,这一比例与杨玲等人(201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不同性别大学生在网络成瘾的得分及检出率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任心宇(2017)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但在十余年前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者仅为12.9%,其中男性高于女性(毕玉, 苏文亮, 孙雅峰, 曹慧,王建平, 2005)。这些结果共同说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比率有所上升;同时,互联网的功能也日趋全面,更能吸引女生的明星八卦、流行网剧等内容发展迅速。因此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差异在逐渐缩小。

4.2 感觉寻求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感觉寻求中去抑制维度对网络成瘾有显著正相关,兴奋与冒险寻求维度与网络成瘾不存在相关。去抑制维度指的是个体追求不受社会规范限制的欲望(Zuckerman, Kolin, Price, & Zoob, 1964),往往与毒品使用等不法行为相关(Acton, 2003)。这样的欲望在现实社会中由于道德、法律等规则的限制,往往只能被暂时压抑。而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他们的这些需求可以得到“替代性满足”,从而使个体获得大量的满足感。因此,网络能够很好地吸引去抑制水平高的个体,增加其网络成瘾的风险。而兴奋与冒险寻求维度与网络成瘾不存在相关,这与(Lin & Tsai, 2002)的研究结果一致,也符合王洁等人(2013)的元分析结论。兴奋与冒险寻求是指个体寻求冒险与刺激的欲望(Zucekman, 1964),网络世界的内容固然丰富,但毕竟具有间接性,很难给使用者带来直接的刺激和体验。兴奋与冒险寻求维度中包括的“登山”、“探险”、“周游中国”等活动,在互联网中均无法得到满足。另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互联网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已经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再是一种能够满足兴奋和好奇的新鲜事物,所以很少有人通过网络这一途径来寻求冒险。

4.3 娱乐服务偏好在去抑制与网络成瘾间的中介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互联网娱乐服务偏好、感觉寻求去抑制维度、网络成瘾三者之间均存在相关关系,娱乐服务偏好在去抑制维度与网络成瘾间存在着部分中介效应。

一方面,本研究中,互联网娱乐服务包括“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文学”和“刷微博”四个项目。这四种网络活动,均伴随着新鲜的内容、丰富的情节、刺激的体验。尤其是网络游戏和网络文学都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虚拟世界,使其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去抑制”欲望得以满足。因此,去抑制与大学生互联网娱乐服务偏好存在显著正相关。

另一方面,以网络游戏为代表的娱乐服务的另一特点便是时间投入量大,趣味性强,有47.9%的网络成瘾都是网络游戏成瘾导致(高英彤, 宫倩, 蔡冬, 2013)。上网时间与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张锦涛, 陈超, 王玲娇, 刘璐, 刘凤娥, 2014),一旦个体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了互联网当中,且在其中获得了大量快感,难免会对互联网的使用形成一种“日久生情”的习惯性依赖,从而更加容易产生网络成瘾。因此,娱乐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存在显著正相关。

综上所述,去抑制水平较高的个体,为满足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的需要,会对互联网的娱乐服务有更多的偏好;而娱乐服务偏好会占有个体较多的时间,同时带给个体丰富的体验感,从而导致网络成瘾。

4.4 研究不足与启示

(1)感觉寻求的两个不同维度对于网络成瘾的影响不同,而两个维度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寻找正确的教育引导方式,将感觉寻求中有悖于社会规范且易导致网络成瘾的去抑制需求以健康积极的形式(如登山、运动等)得到满足。

(2)个体如果偏好包括网络游戏、视频、小说在内的互联网娱乐服务,那么就容易引发网络成瘾。另有研究表明,网络游戏成瘾与攻击性存在较高的相关(Kim, Namkoong, Ku, & Kim, 2008)。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互联网,特别是网络游戏、网络小说中内容的监管,避免其成为滋生违法犯罪的土壤。

(3)互联网服务偏好问卷包含多个维度,以往的研究和本研究都是对各个维度分别使用,关心各分维度的得分,而很少使用总分。实际上,总分的高低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被试对互联网各项功能的综合喜好程度,今后可以使用其总分开展相关的研究。

(4)本研究仅为问卷研究,从严格意义上讲,无法得到确切的因果关系。因此今后可采用行为学实验或纵向研究的方式来考察网络成瘾者的成长历程、心理特点及发展趋势。

5 结论

(1)大学生网络成瘾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2)感觉寻求的去抑制维度能够正向预测网络成瘾,兴奋与冒险寻求维度则与网络成瘾无显著相关。

(3)大学生互联网服务偏好问卷分为三个维度:延伸功能、信息功能、娱乐功能。其中,互联网娱乐服务偏好在去抑制和网络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毕玉, 苏文亮, 孙雅峰, 曹慧, 王建平 (2005).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行为特点的在线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3(2), 170-172.

陈丽娜, 张明, 金志成, 赵闪, 梅松丽 (2006). 中小学生感觉寻求量表的编制与应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2(4), 103-108.

程建伟 (2008). 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偏好、信息技能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高英彤, 宫倩, 蔡冬 (2013). 青少年参与网络游戏的特点, 趋势及成因分析. 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 159-162.

顾海根 (2007). 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 心理科学, 30(6), 1482-1483(1499).

贺金波, 洪伟琦, 鲍远纯, 雷玉菊(2012). 网络成瘾者的大脑异于常人吗?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33-2041.

贺金波, 祝平平, 聂余峰, 应思远 (2017). 人格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综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5(2), 221-224(236).

姜永志, 白晓丽 (2015). 大学生人格特质对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服务使用偏好的影响:沉醉感的中介作用.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 24(4), 296-302.

蒋敏慧, 万燕, 程灶火 (2017). 家庭教养方式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人格的中介效应.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5(5), 907-910.

金盛华, 于全磊, 郭亚飞, 张林, 朱一杰, 吴恭安 (2017). 青少年网络社交使用频率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家庭经济地位的调节作用. 心理科学, 40(4), 885-891.

雷雳, 柳铭心 (2005). 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互联网社交服务使用偏好的关系. 心理学报, 37(6), 91-96.

雷雳, 杨洋 (2007). 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的编制与验证. 心理学报,39(4), 688-696.

雷雳, 杨洋, 柳铭心 (2006). 青少年神经质人格、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心理学报, 38(3), 375-381.

李勇 (2012). 感觉寻求、时间管理倾向与中学生互联网使用偏好的关系研究及教育建议.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师范大学.

任心宇 (2017). 大学生同伴关系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效应. 心理技术与应用, 5(9), 521-529.

王洁, 陈健芷, 杨琳, 高爽 (2013). 感觉寻求与网络成瘾关系的元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21(10), 1720-1730.

温忠麟, 侯杰泰, 马什, 赫伯特(200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 心理学报, 36(2), 186-194.

温忠麟, 叶宝娟 (2014). 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 心理科学进展,22(5), 731-745.

杨波 (2005). 人格与成瘾. 北京:新华出版社.

杨玲, 曹华, 马雪, 耿银凤, 徐景, 付亚楠 (2016). 大学生童年创伤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心理技术与应用, 4(12), 732-737.

杨洋 (2006). 青少年“大五”人格、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

杨洋, 雷雳 (2007). 青少年外向/宜人性人格、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23(2), 42-48.

张锦涛, 陈超, 刘凤娥, 赵会春, 王燕, 方晓义 (2013). 网络游戏动机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初步修订.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1(1), 13-16.

张锦涛, 陈超, 王玲娇, 刘璐, 刘凤娥 (2014). 大学新生网络使用时间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心理学报, 46(10), 1521-1533.

张志松, 李福华 (2011).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 教师教育研究, 25(2), 44-48.

赵闪 (2004). 大学生感觉寻求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16). 第三十七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周芳, 刘儒德, 郭明佳, 蒋舒阳. (2017). 青少年消极情绪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幸福倾向的调节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5(2), 208-212.

Acton, G. S. (2003). Measurement of impulsivity in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personality traits: implications for substance use. Substance Use & Misuse, 38(1), 67.

Akhter, N. (2013).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among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s.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8(19), 1793-1796.

Arnett, J. (1994). Sensation seeking: A new conceptualization and a new scal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6(2), 289-296.

Cao, F., Su, L., Liu, T., & Gao, X. (200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ulsivity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n a sample of Chinese adolescents. European Psychiatry, 22(7), 466-471.

Coventry, K. R., & Brown, R. (1993). Sensation seeking, gambling and gambling addictions. Addiction, 88(4), 541-554.

Donohew, L., Zimmerman, R., Cupp, P. S., Novak, S., Colon, S., & Abell, R. (2000). Sensation seeking, impulsive decision-making, and risky sex: Implications for risk-taking and design of intervention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8(6), 1079-1091.

Donohew, R. L., Hoyle, R. H., Clayton, R. R., Skinner, W. F., Colon, S. E., & Rice, R. E. (1999). Sensation seeking and drug use by adolescents and their friends: models for marijuana and alcohol. Journal of Studies on Alcohol, 60(5), 622-631.

Goldberg, I.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Diagnostic criteria. Retrieved Janurary 20, 2018, from http://users.rider.edu/~suler/psycyber/supportgp.html

Hamburger, Y. A., & Ben-Artzi, E. (200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 and the different uses of the Interne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6(4), 441-449.

Horvath, P., & Zuckerman, M. (1993). Sensation seeking, risk appraisal, and risky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4(1), 41-52.

Kaynar, O., & Amichai-Hamburger, Y. (2008). The effects of need for cognition on Internet use revisited.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4(2), 361-371.

Kim, E. J., Namkoong, K., Ku, T., & Kim, S. J. (200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line game addiction and aggression, self-control and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traits. European Psychiatry, 23(3), 212-218.

Ko, C. -H., Yen, J. -Y., Liu, S. -C., Huang, C. -F., & Yen, C. -F. (2009).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aggressive behaviors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nd online activities i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44(6), 598-605.

Lai, C., Mak, K., Watanabe, H., Jeong, J., Kim, D., Bahar, N.,... & Cheng, C. (2015). The mediating role of Internet addiction in depression, social anxiety, and psychosocial well-being among adolescents in six Asian countries: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approach. Public Health, 129(9), 1224-1236.

Leung, L. (2004). Net-generation attributes and seductive properties of the internet as predictors of online activities and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7(3), 333-348.

Lin, S. S., & Tsai, C. -C. (2002). Sensation seeking and internet dependence of Taiwanese high school adolescen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8(4), 411-426.

Özdemir, Y., Kuzucu, Y., & Ak, S. (2014). Depression, loneliness and Internet addiction: How important is low self-control?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34(4), 284-290.

Rahmani, S., & Lavasani, M. G. (201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dependency with sensation seeking and personality.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30(30), 272-277.

Senol-Durak, E., & Durak, M. (2011). The mediator roles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self-esteem between the affective components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the cognitive symptoms of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03(1), 23-32.

Wang, J. -L., Jackson, L. A., Zhang, D. -J., & Su, Z. -Q. (2012).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factors, self-esteem, narcissism, and sensation-seeking to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uses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SNS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8(6), 2313-2319.

Young, K. S. (1996). Psychology of computer use: XL. Addictive use of the Internet: a case that breaks the stereotype. Psychological Reports, 79(3), 899-902.

Young, K. S., & Rogers, R. C. (199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1), 25-28.

Zuckerman, M. (1994). Behavioral expressions and biosocial bases of sensation seek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Zuckerman, M., Eysenck, S. B., & Eysenck, H. J. (1978). Sensation seeking in England and America: Cross-cultural, age, and sex comparison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6(1), 139-149.

Zuckerman, M., Kolin, E. A., Price, L., & Zoob, I. (1964). Development of a sensation-seeking scale.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28(6), 477-482.

猜你喜欢
互联网服务娱乐维度
四维地球遥感卫星数据互联网服务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人生三维度
中国地震信息网移动互联网服务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