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荣耀手机,外界的第一反应是“富二代”,因为背靠华为的技术和资源,才成长为现在的模样。
这种认知也曾一度被我所认同。荣耀手机的崛起过于迅猛,從2013年底品牌成立,到2017年拿下互联网手机品牌销量第一的宝座,很难不让人与华为的加持划上等号。
但简单地将成功归因于母体的输血显然过于粗暴。
有意思的是,实行双品牌战略的手机品牌并非只有华为。国产手机在2013年前后有过一次双品牌热潮,包括金立的IUNI、中兴的努比亚、联想的ZUK等,都进行过双品牌试水。所有人都打好了如意算盘:要互联网有互联网,要线下渠道有线下渠道。看起来什么牌都有,但真的上了牌桌,发现什么牌都要不起。
无论是中兴还是联想,公司最高层都在手机市场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资源,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与其他互联网品牌纷纷折戟不同,荣耀从华为体系独立之后,成功跻身国产手机排名top5,原本用来战略牵制小米的荣耀,意外地开花结果。
每一个品牌的成长史初期都肩负着光荣与梦想,而过程都堆满了血泪与艰辛。
“赛马机制”早已是巨头内部的竞争常态。简单说就是“内部竞赛,优者胜出”。不久前,网友把7年前微信上线初的评论晒了出来,很难想象,这个国内当前最成功的社交软件,在起步期遭遇的是清一色差评,甚至是谩骂。
实际上,微信并不是腾讯内部唯一一个立项的移动社交项目,而张小龙也不是三个项目里职级最高的人。但结果是,微信跑了出来,成就了光荣与梦想。
这是巨头们保持活力的竞争法则。在与外部竞争的同时,内部也在疯狂搏斗。马化腾曾解释过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内部的良性竞争非常有必要,只有自己打自己才会更努力,才不会让公司丢失大的战略机会。”最终,微信让腾讯获得移动互联网的一张船票。
但对于具体项目团队而言,这就意味着,面对的不仅仅是巨头羽翼下的舒适,更多的是内外的竞争和博弈。荣耀除了在外部与小米等互联网品牌竞争,内部也需要与华为终端争取资源。从渠道到产品到研发,没有人会把饭做好送到嘴边,当威胁到其他部门的利益和年终奖时,就不再讲究“血浓于水”,而成了“亲兄弟明算帐”。
赵明在接受采访时表达过一个观点,只有做好了才有这个品牌,而不是存在这个品牌所以要坚持下去。赵明接手荣耀的第二年,因为销售目标没有达到。绩效考核被打了C,而第二年整个荣耀就强势反弹。
优胜劣汰不仅是自然法则,也是商业法则。腾讯如此,华为也是如此。
——周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