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展望

2018-07-06 17:37洪涛
时代经贸 2018年10期
关键词:无人供应链消费

洪涛

一、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不是追求“高增长”

中国经济的转型是由高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不是高增长,没有必要把增长速度调上去,改革开放以来是“八九不离十”,过渡时期是“向七上八下”,现在转型时期是“七以下六以上”,6.5%左右,这是适合中国特色的实际的,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中高速的。

当前,我国国内市场十分活跃,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由2012年的21.03万亿元上升为2017年的36.62万亿元(增加了15.59万亿元),其中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连续七年增长高于城市,显示出农村市场的较大的市场潜力,2017年我国粮食“十四连丰”显示出中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实力。

2017年我国电商交易额达到29.16万亿元,增长11.7%,2017年我国网络零售额的增幅较大,已经成为网络零售第一大国,2017年全国网络零售额达到7.18亿元,增幅达到32.2%,网络实物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达到15%,网络营销方面在“6·18节”、“双十一”、“年货节”、“逢6大吉”等方面显示出的巨大的促销活力。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大,在最近几年高于投资的基础上,2017年又达到58.8%,2013- 2016年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的平均贡献率为55%,也就是说2017年消费的贡献率高于连续4年来的平均值。201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67万亿元,增长10.2%,2012年以来,我国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高于城市,三四线城市十分活跃。

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方式等为代表的“新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能转换的重要内容,无人店(无人超市、无人便利店、无人专卖店、无人专业店、无人餐厅、无人面馆、无人书店、无人果店、无人货柜、无人加油站等)、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无现金交易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个亮点,满足新消费的发展空间。

2017年成为我国品牌促进年,品牌第一次成为了国家发展战略,即使是农产品实物也讲品牌、还有农产品服务品牌、甚至农产品的体验也成为品牌,品牌消费成为消费的时尚,以品牌消费、品质消费、特色消费成为“三期消费”的叠加。

在农村、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种得好、养得好、加工得好、还要卖得好、卖出好价钱、通过卖得好、卖出好价钱,反过来促进种得好、养得好”,已经成为农村农业转型的一个共识。

二、应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时至今日,仍然还有好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上不上去,经济形势就不是好的,总是希望经济增长速度更高一些,但是殊不知,如果再以投资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一下子就会把速度促上去,但是这样上去的速度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我们速度上去了,但是大量的产品积压在仓库里,或者在产后流通过程中损耗和浪费了,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因此,在当今社会,消费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没有消费或者订单,生产企业是不会开工生产的,否则就会出现产品销售不去境地。现代供应链不是“以生产为起点的,以消费为终点的”,而是根据市场需要,工业品以市场的需求设计为起点,农产品是以订单为起点的,根据订单来进行种植、养殖、加工,生产消费者所需要的品种、数量、时间进行生产活动,从而精准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外也不是以消费为终点的,消费后的服务也是商家大数据所必然关注的。由此可见消费的决定作用即在于此。

同时,要创造良好的市场营商环境,使诚信经营商家得到较好的发展,使失信的商家不能够生存,从而创造一个遵守法律的好的营商环境,如现在流行的“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既然羊毛出在狗身上,于是在主业上大家都时尚所谓“不赚钱”,当我们把规模搞大以后,赢来了风险投资基金、私募基金后,补充其亏损,或者直接上资本市场圈钱。但主业不赚钱,就把市场搞的“一地鸡毛”,或者价格倾销,或者不正当竞争,或者侵害消费者权益等。

三、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坚持

(一)改革与开放——促进发展

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其发展,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年,应进一步总结改革开放40年的成绩,总结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应坚持改革的市场化方向,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将“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扎实推进。

(二)质量与效益——协同发展

注重质量和效益,把工作的重点由追求数量转到追求质量和效益上来,当产出不变或者零增长时,但是由于质量较高,效益较好,减少了损耗和浪费,实际上等于增加了产出。

(三)品牌与工匠——共同发展

2017年是品牌促進年,注重品牌发展,坚持工匠精神,生产健康安全的产品,同时注重产品的品牌,就一定会有市场发展空间。

(四)链主与成员——对接发展

2017年供应链也成为国家战略,现在市场竞争已经由个体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发展以供应链为主有现代流通,有利于抢占市场先机,供应链应注重链主的作用,也应充分发挥供应链成员的共同利益,才能够促进有效参与市场竞争。

(五)供给与需求——精准发展

充分利用网络交易,通过C 2B(集合竞价)、S2B(众筹)、C2F(订单)、CSA(社区支持农业)等方式,促进在高度信息化条件下的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减少盲目的生产、流通、消费的浪费,实现《资本论》所提出的供给与需求在数意义上不可能完全相等的问题。

(六)网上与网下——融合发展

网上与网下交易融合发展是新电商和实体经济发展的二者的必然选择与趋势, 网上交易与网下交易融合发展,才能够充分发挥实体网络的优势,弥补网上交易的不足;网上交易与网下交易融合发展,才能够充分发挥网上交易的优势,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网上交易、支付结算的优势,否则就不能够实现1+1>2的效果。

(作者为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猜你喜欢
无人供应链消费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白沙门
反击无人机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竹里馆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无人岛上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