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建设背景下高校“业财融合”问题思考

2018-07-06 07:41博士干胜道博士生导师
财会月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业财融合业财财务

梁 勇(博士),干胜道(博士生导师)

2016年6月,我国财政部发布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中明确提出:“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遵循融合性原则。管理会计应嵌入单位相关领域、层次、环节,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利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将财务和业务等有机融合。”客观要求管理会计活动必须与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相融合,将价值管理与价值创造相融合,提升单位管理效益。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大众化教育向教育内涵式发展转变的阶段。当前,高校“双一流”建设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高校在生均财政拨款12000元稳步增长的情况下,高校经费规范性管理日益增强。国家在积极开展专项巡视和经济责任审计等系列财务检查的同时,要求全面促进高校内控制度建设。如何深入贯彻实施高校管理会计,完善高校内控建设,充分发挥财务在高校内涵式发展中的保障作用,是研究高校“业财融合”的根本出发点。

一、“业财融合”文献概述

当前,理论界对“业财融合”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实务应用,针对业务与财务二者之间的联系,梳理出“业财融合”的关键点,从而提出开展“业财融合”的相关措施。刘雪松[1]分析了“业财融合”要以成本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综合财务分析等为切入点,阐述了如何践行业财融合工作模式,助力公司价值提升。王学等[2]立足于财务职能,提出要在战略规划制定、物资采购、产品销售、绩效考核等关键环节找到与业务部门的契合点,从而提出财务部门对应的重点措施。

同时,“业财融合”的行业性应用研究相对较多,比如李闻一等[3]指出中国石油公司基于“业财融合”的一体化管控模式,为石油销售行业提供了典型案例和实践。张传平等[4]结合电网企业的业务与财务融合的预算管理模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探讨了企业的业务与财务融合的预算管理模式设计以及具体的执行方案。何瑛等[5]从收入保障、成本管控、决策支持、业财团队这四个方面为中国移动的“业财融合”提供了管理实践经验。周莉[6]提出烟草行业要积极引入管理会计理念,促进业务和财务管理相互衔接与配合,进一步提高烟叶生产经营效率并降低产品成本费用,增强企业竞争力。甘欢等[7]从电信行业的发展、资源投放、战略转型等角度提出构建电信业管理会计指引体系。马贵兰[8]从“业财融合”管理和大数据系统自动对接等角度,提出搭建基于大数据思维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框架。周卫良[9]则指出“业财融合”的双向性对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综上所述,“业财融合”理念已逐渐深入各个行业,“业财融合”提出的价值结合和价值创造思想与行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流程管控等紧密程度高,适用性强,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控制风险,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二、“业财融合”的内涵

结合徐剑锋等[10]对“业财融合”的定义与内涵的解读,本文认为“业财融合”是指单位通过深度联动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聚焦关键业务运营环节,有效整合业务与财务数据,协同支持单位战略及经营决策,强化风险管控,助力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业财融合”的内涵具体如下:

1.业务与财务部门须双方协同,深度联动。校内各业务与财务部门应在各自原有分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找准协同点,协同推进融合工作,以业务与财务融合为内控抓手,启动业务与财务的内在联动力,逐步实现单位价值创造。

2.业务与财务融合需聚焦关键价值领域。考虑到业务与财务融合工作的推进,就要分析各项业务之间的关键联结点,将财务融合到既能协同又可创造价值的关键业务环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益。

3.业务信息与财务数据需高效深度整合。将财务融合到业务中需要财务数据作为融入基础。在大数据、信息化时代下,财务部门要对财务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从财务数据中找到能够为业务部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能够有助于改进业务计划与规划设计,这样“业财融合”才能够更持久、更有效。

4.风险管控思想贯穿于“业财融合”之中。“业财融合”一方面要实现资源共享、提升价值,另一方面更要管控风险,使业务风险在财务制度约束下得到抑制,有效防范风险损失的扩大。因此,业务与财务融合需要时刻关注风险,从财务角度去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三、高校“业财融合”的现实意义

1.高校内涵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十余年,我国高校经历了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又从大众化教育向内涵式教育发展的过程。高校跨越式发展形成了规模化格局,而今讲求高等教育质量与高校创“双一流”建设,并逐渐成为当代使命。大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功能已经成为大学四大职能。作为高校财务,肩负着推进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责任。“业财融合”,是高校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高校需要重新审视内涵式发展,注重质量,将高校的“业务”与自身的“财力”融合起来,真正做到有财有业务,有业务必有财的融合。

2.高校大财务发展的客观要求。高校大财务就是要以财务为线条,穿插高校教育事业。大财务主要要求质量、效益,与“业财融合”具有契合点。“业财融合”是为了保证经费有业务依赖的载体,业务有财务的基础保障,财权与事权相结合,使得业务更具有真实性、可执行性,这样确保业务在开展前有论证基础,实施过程中有充裕的财力保障,切实保证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的绩效。同时,大财务也提倡融合性和共享性,“业财融合”就是资源融合、资源共享利用的形式。

3.高校财务精细化发展的基础。“业财融合”就是要求各项业务与财务经费支持相匹配。业务需要有经费预算做保障,有经费才能做业务。经费只有与实实在在的业务相对应,才能有明确的功能用途和经济用途,避免经费在预算时虚设项目、虚增支出,影响财务总体规划。高校财务精细化要求财务经费落实到教育事业各个项目上,进而具体到各个业务,使得业务与财务相结合。通过对各个业务的论证和评价,给予较为准确的经费预算,使得该业务产生较大的财务效益,从而能够进一步检验财务精细化预算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4.高校内控建设的重要方向。近年来,高校内控建设成为高校规范管理、控制风险的重要任务。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一系列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内部控制建设以及内控制度考评等文件精神,明确要求各高校切实抓好内部控制建设,保证高校规范有序地开展各项教育事业。各地方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都纷纷召开内控建设推进会,很多省市还设立了内控咨询专家库,以积极开展高校内控建设自查评估工作,督促各高校梳理好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基本建设、合同等六大重点经济领域的内控情况,并鼓励各单位通过社会招投标方式,邀请第三方中介机构进入各高校,协助开展内控建设工作。事实上,内控建设重在对校内各项业务的风险点进行识别与设定,结合各业务流程环节的风险点,形成有针对性地防范措施,从而建立较为完善的防控体系。“业财融合”是管理会计思想的具体应用,也是内控建设的重要内容。“业财融合”就是要对各项业务的风险点和控制点进行梳理,对于易滋生廉政风险的业务风险点应明确标识,提出具体的防范要求,从财务上予以规范和动态监管。

四、高校“业财融合”整体模式设计

“大财务观”旨在实现财务资源的优化,最大化实现教育资源价值,其立足于学校教育事业大局,综合考虑高校各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关系,以“资金流”“财务关系流”与“业务流”相结合[11],摸清财务运动规律,紧紧抓住财务关键点,整合财务资源结构,畅通各级财务关系渠道,充分利用“大财务观”赋予的财权和事权,深化财务运行机制改革,使各级财务关系利益联结起来,共同为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而努力。“业财融合”就是要求将“业务”与“财务”相融合,将财务管控与业务执行结合起来,在业务实施过程中体现财务管理的作用。“业财融合”整体模式框架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业财融合”一体化

1.业务规划与财务需求。业务规划是方向,任何一个部门都需要做好业务规划。对于高校来说,在设定未来发展目标时,需要做出实现这些目标的详实规划,而这些规划必须要有财务需求。然而,业务规划往往比较宏观,愿景设定往往较高,因此规划中对财务需求估计较大,由于市场因素、社会因素、人为因素影响较多,规划预期效益评估往往存在极大风险。因此,在学校规划设置时,必要的科学论证和对经费的评估非常必要。当然,单位组织要对项目规划进行据实预测,经过市场的检验,准确预测经费需求,以便于财务部门做好同步财务规划。否则,缺乏资金保障的规划犹如空中楼阁,同时也会因为项目规划未进行风险评估,给未来实施带来潜在的风险隐患。

2.业务执行与财务保障。业务的执行总是需要一定的财务保障,没有资金支持的业务无法开展。业务执行需要费用支出,如差旅费、办公设备、人员劳务费、设备材料费、资料印刷费、设计费等,任何部门开展业务活动都需要财力来做后盾。高校业务大多以教学科研为主,那么教学主管部门必须要为这些教学科研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基础。师资的选拔与培养、实验环境的创造、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等都需要经费的支持。从现有的高校经费支出结构来看,教学经费支出在高校公用支出和项目支出中占有较大比例,且要求持续增长。原有的本科教学评估中明确要求四项教学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不低于25%。对于各行政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来说,每年在做好事业规划和年度计划时,需要对单位的业务执行进行清单式梳理,每项业务的经费需求和经费支持应相互匹配。否则,若突击性调整和增加经费,一方面必然会影响到业务的开展,直接影响到本年度单位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业务执行中若经费预算不足,资金链中断,引发合同纠纷或者经济损失,会直接给学校带来财务风险。

3.业务流程与财务规范。业务流程是“业财融合”的基点,任何业务都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和规则。业务流程贯穿于业务的整个过程,而财务是居于业务流程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比如在业务前期的酝酿、调查、论证阶段,财务就已经渗入业务之中,要从财务角度给予业务评估。对于无财务支持、未来财务风险较大或者财务预期效益较差的业务则淘汰。在业务的执行过程中,财务着力于对业务经费支出的把控,同时财务也在对业务执行进行规范,对于超过业务前期预算范围内额外增加的费用支出,财务不予以支付。

对于业务发生费用不符合报销要求的、财务手续不齐备的予以修正,时刻引导和督促业务按照规范的程序执行。业务执行结束后,财务则主要对业务执行后取得的成效进行财务考评。对于超预算、超计划的业务及时总结经验,找到成本和风险控制点,为今后改进业务方案提供依据。对于财务效益不理想的业务,则逐步削减其经费,促使业务后期必须按照预期轨迹进行,否则提前终止项目实施,降低不必要的沉没成本。

4.业务考评与财务效益。影响业务考评的因素较多,比如:①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取得的效果,即精品课程、科研项目成果和专业特色;②培养的学生规模,即各类生均水平;③学生竞赛奖项,反映学生的素质水平;④学生就业率,体现社会对学生专业能力、综合素养的认可程度;⑤教师培养,反映教师的学历、职称、教学科研创新等;⑥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体现在课题水平、论文成果水平等。但业务考评最终还是体现在业务执行中取得的成效和风险控制上,并以成本效益来考核,是否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达到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财务指标是业务考评的一项硬性的可量化指标,通过匹配相应的财务数据,分析业务执行过程中经费使用的具体情况,从而体现经费预算与经费使用之间的差异,清晰地反映业务开展中经费对业务的直接影响,由此总结出业务与财务之间的融合度经验值,为今后的业务规划与经费预算提供参考与依据。

五、推进高校“业财融合”的措施

1.转变观念,明确“业财融合”是提升业务价值、实现财务服务创新的重要路径。“业财融合”是指实现财务要融入业务活动的过程,充分发挥财务职能在业务中的保障、规范作用。要清晰认识到,“业财融合”的目的是推动业务的开展,实现业务的效益目标,而不是财务限制或者阻碍业务的开展。“业财融合”就是使业务规划要有经费基础,能够在充足的经费保障下规范业务执行,减少风险。随着管理会计的深入发展,这种核心思想与业务相结合,体现的就是“业财融合”思想,同时也与现有的“大财务”理念相一致,切实将财务规则融入业务流程,形成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紧紧跟踪业务开展,时刻为业务提供有力的财务保障。多年来,高校财务提倡的财务服务,必将推进“业财融合”在高校财务管理中不断地渗透并得到升华。

2.以“线型”管理思想为指导,实现业务与财务在关键点的深刻融合。“线型”管理思想就是将“线”的特点与高校财务“流”的现象紧密结合起来,抓住资金流、业务流过程中的“单射线”“双射线”“直线”特征,厘清高校财务管理中各种纷繁复杂、相互交错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梳理各项业务流程中与财务相联结的关键点[12]。“业财融合”根据这些关键点,将财务流融入进去,从而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对接,进一步明确业务的资金需求,同时通过对业务的梳理和督促,理顺业务环节上的各个风险联结点,进而使财务流、资金流渠道畅通,规范业务的资金支出,实现业务的成本效益最大化,最终达到促进和谐财务关系、提高财务管理效益的目的。

“业财融合”的流程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业财融合”的流程

3.强化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实现“业财融合”的实质性对接。预算是财务经费活动的基础。预算编制就是对资金流的控制,强化预算编制,充分论证各种业务活动的资金需求,然后严格按照事先预算进行业务执行,这与“业财融合”的指导思想一致。“业财融合”的目的同样是要求对业务活动的经费支出进行预算控制,通过预算编制明确业务资金具体用途,同时也把内控的要求贯穿于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预算编制恰好是“业财融合”的起点,预算执行是“业财融合”的过程,通过预算编制与执行,切实地把业务与财务联结在一起。进入预算环节,也就是进入了“业财融合”环节,财务流在业务中能够真正加强对预算资金的控制,规范预算资金的使用,从而将财务管理渗透到业务活动中,实现财务保障与财务规范。

4.完善“业财融合”考评体系,实现经费保障与经费绩效高效管理。经费绩效管理是经费监管的客观要求。“业财融合”后,如何考评“业财融合”的程度以及融合效果,挖掘出“业财融合”额外成本产生的关节点,需要构建“业财融合”考评体系。“业财融合”要以预算编制为基础,对比预算执行和决算结果,对业务活动产生的财务效果进行客观评价。若存在频繁或者重大预算调整,则说明“业财融合”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环节存在不足之处,应及时找出问题,不断修正并及时完善,控制预算执行成本,切实发挥财务保障功能。同样的,业务开展中遇到的诸多财务问题,或者由于财务问题影响到业务的有序开展,也恰好论证了该单位“业财融合”仍存在问题,融合度尚不佳,财务在业务中作用的发挥尚需不断完善。

5.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实现业财资源共享与共管。“业财融合”需要搭建全校的信息化平台。若各单位业务资源、业务执行仅仅停留在单位内部,各单位业务执行流程相互脱离,难以实现全校业务流程的融通,那么财务流、资金流无法进入各个业务流程中,“业财融合”无法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因此,在现有的校园信息化基础上,不断深入各单位的各岗位、各业务,将财务管理因素融入业务流程,体现出财务在各个业务之中的控制点。“业财融合”就是通过该校园信息化平台,将各单位相关的业务流程点有机组合起来,在业务执行前财务能够协助预算成本与预期收益,在业务实施过程中财务能够对业务进行规范化约束,严格控制财务风险,促使业务按照事先的业财流程进行。在业务结束时,对业务进行效益评价,考评“业财融合”的实施效果。

[1]刘雪松.积极推进业财融合助力公司价值创造[J].中国总会计师,2014(1):78~81.

[2]王学,于璐.基于财务职能定位的业财融合措施分析[J].会计之友,2016(22):34~36.

[3]李闻一,王嘉良,陈桢.基于“业财融合”的一体化管控——中石油湖北销售公司案例[J].财会月刊,2015(28):11~15.

[4]张传平,王晓村.关于电网企业业财融合的预算管理模式探究[J].华东电力,2014(12):2728~2731.

[5]何瑛,彭亚男.中国移动业财融合管理实践及借鉴[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4(11):22~24.

[6]周莉.引入管理会计理念,促进业财融合——关于烟叶实施财务业务一体化核算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5(23):99~100.

[7]甘欢,吴海洋.基于业财融合的电信业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搭建与实施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7(1):68 ~ 71.

[8]马贵兰.基于大数据思维的“业财融合”管理会计体系应用——以通信行业为例[J].财会月刊,2015(32):24~26.

[9]周卫良.“业财双向融合”启示下的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探讨[J].会计师,2016(17):61~63.

[10]徐剑锋,吕强.业务财务融合研究概述[J].新会计,2016(12):51~52.

[11]梁勇,干胜道.论高校“大财务观”[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83~88.

[12]梁勇.论高校财务“线型”管理思想[J].会计之友,2011(30):105~108.

猜你喜欢
业财融合业财财务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发电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
通信运营企业基于客户效益的业财融合研究及应用
业财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