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诗新
摘 要:儿童是课堂教学研究的起点和归宿。儿童的内心是丰富的,儿童的文化是生动的,儿童的精神世界是多彩的。基于“儿童本位”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我们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与成长节律,在与儿童的多向交流与互动活动中开发儿童、引领儿童、发展儿童。唯有如此,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挑战与创新。
关键词:儿童;数学教学;发展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靠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斯卡纳金也曾说:“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儿童是数学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其内心是丰富的,文化是生动的,精神世界是多彩的。每个儿童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他们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新課程要求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儿童本身,顺应儿童的认知水平,关注儿童原有的知识起点,找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真正走进儿童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用平等、欣赏的心态去触摸、接纳儿童的文化,与儿童的思想交流、碰撞、相融,在与儿童的多向交流与互动活动中追寻基于“儿童本位”的小学数学教学。
一、顺应“好动”特点——多感参与,激活内需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学习本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镜子。”因此,教师在教学尤其是低年级的课堂中,应当遵循孩子“好动”的心理特征,投其所好地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创设适应儿童需求和发展的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剪、量、折、拼等活动中获取好动心理的满足,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按照下列步骤展开操作活动:一量,即让学生分别剪出大小不同的任意三角形,并量出每个三角形的各个角的度数;二算,让学生算一算每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是多少;三折拼,要求学生将自己剪出的三角形的三个角向一条边折,使三个角拼在一条直线上,形成一个180度平角。通过这样的量、算、折、拼,让学生经历了知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形成过程,同时也让学生领略到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乐趣,使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
二、顺应“好奇”特点——满足情感,引发内需
好奇心是小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最初由好奇心发展起来的求知欲,必须伴随着他们学习的成功、知识能力的增长,好奇心进一步得到满足,愉快的情感体验才能增强。因而,在课堂上,教师要顺应儿童的好奇心、新奇感,创设让学生感到真实、有趣、新奇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直接兴趣,并以愉快、兴奋的心态投入学习中。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学生学习“年、月、日”时,对×年×月×日习以为常,认为要知道日期,只需查看日历就行了,没有认识到“年、月、日”内在的相互联系,也就不能产生认知的需要。上课伊始,笔者设置了这样的悬念:“小明的爷爷今年只过18个生日,谁知道小明的爷爷今年有几岁?”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18岁。”接着笔者又问:“爷爷18岁,他儿子几岁?能有孙子吗?”学生们一听,恍然大悟,哄堂大笑,齐声回答:“没有孙子。”那么小明的爷爷到底是几岁呢?接触到实际问题,学生产生了认知的需要,这时笔者适时导人新课。通过这样的谈话诱导,引发了学生求学的情绪,这样的处理,使得教材呈现的材料迎合了学生的认知需要。
三、顺应“好问”特点——设疑探究,维持内需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学习注意力不稳定和不持久的特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巧妙设疑,引导探索,促使学生产生再需要,以调节他们的学习心向。例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笔者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设疑: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知识板块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石子有长度,有的说石子有宽度,有的说石子有厚度、有面积……这样的质“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使学生积极地投入思考,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再如教学圆柱体后,笔者出示一道题:“王师傅设计两种密封的铁盒,一种是棱长为9厘米的正方体,另一种是圆柱体,圆柱底面直径和高都是10厘米,王师傅最后选用了圆柱体,说是既省料,盛的东西又多,请你们通过计算来说明道理。”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探索的心理再需要,他们兴趣盎然,气氛活跃,通过计算正方体与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获得问题的解决,体会到知识的实际与应用,培养了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所学内容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便产生了积极的学习心向。
四、顺应“好学”特点——自我反省,增强内需
台湾著名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哲博士指出:“学校不要让学生太忙,否则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心理学家加德纳也认为,学生的内在需求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发展的需要”。学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进行反思,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它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建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反省,完善认知结构。例如在《用计算器计算》这节课中,笔者设置了这样的几个反思环节:①学生认识计算器后,反思:“我会用计算器计算吗?”“用计算器计算与用笔算,谁更快捷、准确?”②运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计算1000-998,45×2等题目,由于学生刚学会使用计算器这一计算工具,多数学生都选择用计算器计算,而没有思考数据的特点,此时引导学生反思“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你对使用计算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并引导学生得出:在计算时,要根据数据特点,灵活使用方法,当数据较大,需要求出准确值时,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当数据较小,计算较简单时,可以使用口算,当不需要计算准确值时,可以估算。第三个反思的机会是让学生解决:111111111×11111111这道题,当计算器不能显示,也不能计算时,我们该怎么办?学生通过反思,不但掌握了方法,同时对计算器的用途也更加明确。这样既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需求,又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起到了高效建构的目的。
五、顺应“好胜”特点——体验成功,深化内需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遵循共同规律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每一类)学生的特殊性,注重与学生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的差异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分类指导和分层教学,真实而又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反应,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并给予及时指导与反馈,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主动发展、充分发展。如学习时间单位后,引导学生设计一天的学习方案;学习人民币单位后,让学生设计钱币兑换方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家庭状况,让部分学生设计理财方案等。方案设计好后让学生互相讨论修改,拿出最好的方案并要求学生付诸活动,如觉得不合理还可以修改,直到改到合理为止。一次次修改,一次次实施,一次次提高,使学生感到自我价值的体现,让学生深感数学知识给人们带来的好处。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还使学生感受到了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从而使本来枯燥的教学内容焕发生命的活力。
行走在儿童与数学间,追寻基于“儿童本位”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我们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与成长节律,在与儿童的多向交流与互动活动中开发儿童、引领儿童、发展儿童。唯有如此,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挑战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