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坛为何形成“一党优位”格局

2018-07-05 07:49杨伯江
人民论坛 2018年17期
关键词:自民党日本

【摘要】日本自民党建党63年,单独或联合执政时间长达59年,长期垄断国家最高权力。它两度失去政权、两度重新崛起,形成日本政坛“一党优位”“一强多弱”的格局。自民党突出保守主义色彩,迎合日本社会的保守化趋势;标榜改革立场,每当内阁支持率下跌之际,便祭出刺激经济政策的法宝;善于操控、引导舆论,为自身政治理念与政策主张寻求正当性。

【关键词】自民党 日本 执政 【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识码】A

1955年11月,日本民主党、自由党合并结成自由民主党(简称“自民党”),凭借在国会的席位优势与美国的支持,自民党成立后迅速占据执政地位,并实现长期执政。其间,1993年自民党短暂下野近一年,2009年再度下野三年多。在2012年12月第46届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以压倒性优势战胜民主党,夺回政权,由安倍晋三组阁执政至今。此后近六年来,自民党连续赢得多场国政选举,消除了长期掣肘执政党的“扭曲国会”格局,重新掌控参议院过半数席位。2017年10月,第48届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单独获得465个席位的过半数,自民党、公明党执政联盟获得三分之二以上席位。

自民党建党63年,单独或联合执政时间长达59年,长期垄断国家最高权力。它两度失去政权、两度重新崛起,形成日本政坛“一党优位”“一强多弱”的格局,而且近年来自民党优势持续扩大,进入新一轮强势发展周期。这种“自民党现象”在当代议会民主制国家中并不多见,其长期执政根源究竟何在,值得深入探究。

自民党突出保守主义色彩,迎合日本社会的保守化趋势

自民党一贯以保守主義为基本理念,2010年1月第78次党大会通过的2010年“纲领”,较之该党历史上两份同类文件1955年“纲领”、2005年“新纲领”,保守色彩被进一步突出。“纲领”不仅首次写明自民党为“保守政党”,而且首次明确宣称要“以日本式的保守主义为政治理念,重新出发”。

在日本社会,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保守主义都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心理,冷战后日本社会更是呈现出总体保守化趋势。自民党突出保守色彩,意在迎合日本社会的保守化趋势。自民党2010年“纲领”明确指出,自民党是以进步为目标的保守政党,显然,在日本一般民众的理解中,保守主义首先意味着尊重、继承历史文化传统,这与冷战后日本自主意识增强、试图在发展模式上探索独自路径的社会心理相契合。

相较民主党含糊不清的执政理念和施政目标,自民党所谓的“日本式保守主义”相对明确地提出了国家发展方向。“日本式保守主义”在政治层面表现出双重含义:它一方面要“保守”日本传统,另一方面又主张对战后秩序作出重大改变。在对外关系方面,自民党2010年“纲领”强调,要“打造能履行世界和平义务,为全人类共同价值作出贡献的有徳的日本”,这与冷战后日本国内要求提高国际地位的政治诉求相契合。

2009年失去政权后的自民党痛定思痛,更加重视地方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在战后历史上,自民党长期执政曾使日本避免政局动荡,保持发展战略的一贯性与政策连续性,这对日本跻身强国之列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长期执政后,自民党不能根据时代变化及时转型,最终不仅将日本带入困境,也使自身陷入困境。当初为对抗革新力量而成立的自民党,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随着日本跻身发达国家行列目标的达成,似乎已失去凝聚各方共识的理念,逐步沦为争权夺利的组织。社会统合能力、党内统合能力、战略制定能力及政策执行能力全面下降,“密室政治”“金权政治”“世袭政治”大行其道,成为导致自民党2009年下野的直接因素。

失去政权后的自民党痛定思痛,更加重视地方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根据日本新的政治资金制度,企业、行业团体向政治家个人(资金管理团体)提供政治资金被严格禁止,而政党支部不受限制,这就使得各政党支部具有了发展的基础和条件。针对此,自民党修改“党则”,规定支部既可以是以市町村或职场为单位的党支部,也可以是以众参议员或议员候选人的选区为单位的党支部。市町村党支部一般以地方议员为中心组建,主要是针对地方选举;选区党支部则以国会议员为中心组建,主要针对国政选举。通过这些措施,自民党的地方党组织迅速发展,从1998年的5642个增加到2012年年初的7252个。以组织建设为核心的党内治理,是日本自民党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不仅是发展基层组织,从凝聚意识形态到规范决策机制,一系列党内治理措施的推出提升了自民党的执政能力。

同时,自民党在众议院、参议院选区推举支部长实行公募制度和预备选举制度,以确保优秀人才脱颖而出。2010年第22届参议院选举中,自民党通过公募制度拥立了18名候选人,结果13人当选。预备选举制度使国会议员与其他候选人在支部内部进行选举,而不再只是由党本部直接指定支部长,这无疑会让国会议员产生危机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党内良性竞争。至此,自民党地方党组织的基本职能特别是在选举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地位得以提升,摆脱了议员个人后援会附庸的形象。

标榜改革立场,每当内阁支持率下跌之际,便祭出刺激经济政策的法宝

作为后起的发达国家,发展经济一直是日本社会的核心诉求,战后日本国家发展的首要目标就是在经济上赶超欧美国家。可以说,正是战后日本在自民党领导下创造的经济奇迹,成就了自民党长期执政的政治神话。追求经济增长与福利社会,是自民党传统保守主义的核心内涵,自民党历届政府均把经济议题置于施政首要位置。2001年小泉纯一郎上台后高举新自由主义旗帜,推行大胆的经济改革政策。2012年安倍再度上台后实施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推出“安倍经济学”。尽管安倍经济政策对于振兴日本经济的作用究竟如何,各界存在不同评价,日本各界乃至自民党内对新旧“三支箭”及“一亿总活跃社会”等政策的批评不绝于耳,但在短期内,这些政策确实起到了一定刺激作用。

当然,经济民生议题对自民党稳定执政而言也是一把利弊兼具的“双刃剑”。事实证明,何时经济形势好,或至少执政党、首相官邸将主要精力放在经济民生上,自民党及内阁支持率就会上升,反之则会下降。自民党1993年下台即与泡沫经济破灭、日本进入“失去通道”存在因果关系,2009年再次下台,也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不振密不可分。然而,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不振,根源起自于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国际大竞争背景下,“日本模式”一定程度上的失灵,暴露出的是日本经济产业结构性问题。神户制钢严重造假事件即是一个典型例子,折射出日本传统支柱产业所面临的重重困境。面对新形势的挑战,自民党能否作出有力回应,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根本扭转经济产业发展颓势,前景并不乐观。

说经济民生议题之于自民党稳定执政可能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还有另外一层重要原因,较之自民党传统保守主义,“新保守本流”更加重视日本在政治安全上的权力以及在国际上的尊严,而安倍更是“新保守本流”路线的代表性人物。安倍从2006年接任小泉执政一年到2012年再度上台执政以来的施政情况说明,安倍的政治志趣在于政治、安全领域,即摆脱“战后体制”、修改和平宪法、恢复日本包括交战权在内的“完整主权”,而不在于经济、民生。安倍致力于“新安保法”、解禁“集体自卫权”,而每当因强行推进安全领域的突破而导致内阁支持率下跌之际,便祭出刺激经济政策的法宝。对安倍而言,经济民生议题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借以稳定执政地位以顺利实现政治抱负的工具。这种“新保守本流”路线未必能使日本的未来变得更好,而自民党的执政前景也将经受历史的拷问。

有效利用外部环境,善于操控、引导舆论,为自身政治理念与政策主张寻求正当性

自民党两度重新崛起,实现长期执政,也得益于一系列客观环境条件。一是日本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面对历史性挑战,国内社会充满战略危机感、焦灼感,选民希望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领导”。而日本与周边国家关系普遍紧张的状态,更使得安倍在国内被“寄予期待”。二是在冷战后日本政治社会总体保守化趋势下,反对党政治纲领、政策主张趋同,政治理念贫乏,抗衡自民党的空间被不断压缩。民主党三年多的执政实践将反自民党势力执政经验的严重缺乏暴露无遗,更是从反面帮了自民党的忙。三是基于日本历史文化、政治风土及现行选举制度,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在野反对势力。1994年以后日本国会选举采取小选区与比例代表并列制度,这使得小党更难以通过一次选举实现翻盘,自民党“一党优位”“一强多弱”基本格局愈发固化。四是美国从总体战略设计出发,在战略安全领域加大对日本“新保守本流”路线的支持。而最重要的是,极富政治斗争经验的自民党懂得如何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借助长期执政积累下的政治资源与优势,多方面有效制约在野反对势力做大,巩固自身执政地位。

自民党一贯擅长利用“敌失”(政治对手的失误),反衬自身政治理念与政策主张的正确性。2009年民主党借助民众对自民党垄断权力的厌倦,背负“革新政治”的期待上台执政,但事实证明该党不仅在执政能力上远不如自民党,而且政策上也逐渐与自民党“合流”,执政理念贫乏、施政目标不明。同时,民主党对国内外政策作出一系列重大改变,包括在外交上主张构建“对等的日美同盟”、构建东亚共同体,引发国内不安。对此,自民党首倡“日本式保守主义”理念,既凸显与民主党理念区隔,又表明其意识形态的一贯性,强调在吸收现代民主政治理念的同时,反对激进主义,最终将民众对民主党施政的不满转化为对自民党的支持。

为引导民众支持其“新保守本流”路线,自民党刻意夸大外部环境的严峻性。冷战后20多年来,日本在世界大国综合国力竞赛中落在了后面,日本战略精英层深忧,日本不仅是综合国力、现实权力,包括软实力以及潜在战略行為能力都将全面衰弱。自民党刻意夸大日本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与安全挑战,安倍更是称其为“国难”,2012年再度执政后,安倍将其领衔组建的新内阁称为“危机突破内阁”。2015年11月,自民党建党60周年之际,《朝日新闻》舆论调查显示,自民党有近55%的党员认为党内不够民主,重大决策并未充分听取党员的意见,但鉴于“国难”当头,安倍集权、推行“新保守本流”路线也就变得具有了正当性。

操控舆论工具,引导社会公众关注焦点。自民党历来善于操控、引导舆论。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为平息民众对岸信介内阁强化日美安保合作的强烈抗议,继任的池田勇人内阁提出为期十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有效将国民的眼球吸引到经济增长议题上。再度执政后的安倍晋三更是精于此道,2015年8月到9月,日本国会众参两院先后强行通过“新安保法”,安倍内阁支持率迅速下滑,安倍随即提出“强劲的经济”“育儿支援”及“社会保障”等刺激经济的“新三支箭”,并在内阁官房设立“一亿总活跃推进室”,负责为实现“人人都能活跃的社会”制定具体政策。此后,至2015年11月自民党建党60周年之际,内阁支持率迅速回升至50%上下,基本恢复到强推“新安保法”之前的水平。2016年12月,为扩大“安倍经济学”政绩,日本政府宣布采用联合国新版标准,将研发、专利、版权等此前被纳入投资范畴的相关支出计入GDP,这一统计口径的调整导致日本经济大幅“被增长”,大大超出各界此前的预期。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林尚立:《政党政治与现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②杨伯江、霍建岗:《日本自民党政治走向历史性衰退》,《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8期。

③卢昊:《日本自民党:六十年屹立今更强?》,《世界知识》,2016年第2期。

责编/赵橙涔 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自民党日本
探寻日本
日媒:安倍修宪提案令自民党内困惑
日本:入住书舍,与书共眠
日本神社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