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美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语文教师兼任班主任的现象十分普遍,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这并不是巧合,原因在于语文是小学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小学时期又是帮助学生奠定语文基础的关键时期,只有语文学好了,才能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做好辅助工作。加之语文教师通常有很扎实的语言功底,并且心思细腻、感情丰富,有利于对小学生的管理和培养。
笔者十分赞同小学语文教师兼任班主任,将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有效地融合,这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才能使小学语文教师在做好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还能与班级管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呢?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有效结合的建议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促进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与班级管理工作相辅相成,实现双丰收,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密切相关
两者均提倡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
从内容上来看,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具备相似性的特征,有很多共同之处,诸如两者都提倡“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何为“以人为本”?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教育领域来解释,即育人在教育界的地位已经超过教书的地位,放在教书之前。小学语文教育贯彻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的理念,遵循“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而班级管理为学生服务,自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总之,两者在内容和根本原则上不谋而合。
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正如我们所了解到的,小学生年龄还小,心智还不是很成熟,尚在发展阶段,对于很多事物不能很好地理解,需要很好地引导才能茁壮成长。我始终坚持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融入班级管理理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和理解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并且接受班级管理理念,而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将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有机结合,使之相辅相成,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好语文这一基础学科的目的,在培养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我们可以将小学语文书本上的知识与班级管理相结合,在班级管理中引用语文知识和典故等,帮助学生学好语文,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强调班级管理的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使得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进而实现最理想的教学管理效果。
将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有效结合的建议
采用分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将语文课扩展成班会课
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常思考如何将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有效结合起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经过思考和实践,我认为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将语文课扩展成班会课。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他们主动思考,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另一方面,分组讨论的形式有利于增进教师和学生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动、沟通和了解,加强师生之间的亲密度以及学生之间的友爱程度,形成良好、友爱、和谐的班级氛围,有利于班级管理的同时,更有利于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茁壮成长。
通过小故事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悟,以人为本,发挥教学引领作用
我经常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小故事、小寓言来引入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潜移默化地使故事和寓言中的道理深入他们的内心,帮助他们学习的同时,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质和正确的道德观。比如我曾不止一次在班级中给学生们讲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希望学生们做事情不要半途而废,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终会成功。还有,我曾给学生们讲过《守株待兔》的故事,令他们明白不能想着不劳而获,要踏实做事,一步一个脚印,做个勤奋踏实的好孩子。对于语文课本上众多为学生树立正面形象、蕴涵正能量的文章和故事等,我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激发他们成为具有正能量的人,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促进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结语
诚如本文所述,小学语文教學与班级管理的关系十分密切,原因在于小学语文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工具性特征和人文性特征,学习语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各种基本能力,为各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理念。
因此,本文一再强调借助语文教学优势,将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在形成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们学好语文,形成良好道德和价值观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做好班级管理,让小学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相辅相成,实现双赢,使得祖国的花朵更加茁壮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