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燕敏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借债还不起本息造成破产的可能性。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促使企业必须时刻关注企业的到期债务,储备必要的现金,以应对不能偿付的风险。
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预算。
就企业短期经营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要保持稳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虽然企业界目前对全面预算管理颇有微词,但世界500强企业中有90%的企业都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的核心就是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同时,对未来现金收支以周、月、季、半年或一年为预测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并寻找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的关键因素,同时运用敏感性分析法编制动态的现金流量预算方案,以应对变化的市场格局。
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设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企业财务风险在财务上的表现主要有:现金流量不足,企业不能及时支付到期债务,销售额非正常下降,现金大幅度下降而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一些财务比率出现异常,如资产周转率大幅度下降,资产负债率大幅度上升等。通过对一些量性财务指标的分析,如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等指标的分析,可以判断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大小。
长期偿债能力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特别是有形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等。有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有形资产总额,该比率越小,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反映了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该值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该指标反映获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通常情况下已获利息倍数越高,表明企业对债务偿付的保障程度越高。
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自有资金投资收益水平的指标,该指标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核心。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比率越高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保障程度越高。
确立最佳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是指资本成本最低、公司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是企业筹集资金的目标结构。目前常用的最佳资本结构决策方法有综合成本比较法、每股利润分析法和公司价值比较法。综合成本比较法以综合成本最低为决策标准,每股利润分析法以每股利润最高为决策标准。这两种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没有考虑风险。而公司价值比较法在考虑风险的同时,以公司价值最大作为决策标准。因此,建议采用公司价值比较法。企业在筹集资金之前应预测所需资金,并结合当年的留存利润算出几种可供选择的负债规模,然后结合现有的资本结构,分别算出不同负债规模所对应的公司价值。
针对债务规模进行财务风险测算。我们可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财务风险。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每股利润的变动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倍数关系,倘若杠杆系数过高,则说明企业承担了较大的风险。至于多高的杠杆系数是合适的,需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针对最佳资本结构所选择的债务规模而算出的杠杆系数过高,那就必须作出调整。
合理安排债务的期限结构。债务按期限可分为长、短期两种。相比较而言,长期债务成本高而风险低;短期债务成本低而风险高。企业若追求低成本应选择短期债务;若追求低风险则应选择长期债务。如何正确安排债务的期限结构,对于企业降低成本并控制风险是十分重要的。企业可以在初步确立债务规模后,先按正常的筹资组合将债务分为长、短期两部分。即企业的流动资产所需资金通过短期负债来筹集,长期资产所需资金通过长期负债和自有资金来筹集。然后再利用速动比率、现金比率来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运用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来评价长期偿债能力,从中可看出目前所确定的期限结构是否降低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假如目前的结构使得偿债能力过低,财务风险过大,可采用保守的筹资组合,即多运用长期负债;反之,则可采用冒险的筹资组合,即多运用短期负债。
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控制度。对财务风险进行组织化运作,能够使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真正的规模运行。企业可以单独设立一个财务风险管理部门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化解风险。另外,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弱化也是高风险的表现。因此,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实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其次要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特别要加强授权批准、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再次是财务和会计应该分设,单位分管领导分开,分别设置管理中心,各行其责。最后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
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还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各部门要明确自身的地位、作用、职责及被赋予的权力,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企业应兼顾各方利益,充分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建立财务风险文化,增强风险意识。企业财务风险的高效管理得益于企业的全员参与和制度支撑。要在文化层面提高财务风险意识,建立全面、具体、变化的风险观,随时评估和发现风险,自发的协调和实现团队化风险控制,把风险管理的观念和行动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同时,管理层要做好风险文化建设,结合企业实际,深入调研,科学规划,狠抓落实。制度控制和文化引导要双管齐下,努力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风险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