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军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1400)
文化实质是一种精神现象,以非物态形式存在,比如思想、观念、习惯、信仰等。其现象要被人们所感知,就需有与之对应的物态载体,如文字、书籍、道具、活动、色彩等来体现。非物态文化离不开一定形式的物态载体,物态载体形式离开了非物态文化内涵,就失去应具有的自身价值。非物态文化现象和物态文化载体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展示艺术设计中,将非物态的文化元素转换为物态的设计元素加以应用是设计的重要路径,其物态文化元素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决定了展示设计的内涵深度,本文以“河源龙川客家人口姓氏文化馆”设计项目为例,阐述如何将客家非物态文化元素转换为物态设计元素,并展示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物态文化)与精神文化(非物态文化)的总和,包括语言、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民俗、建筑、饮食等方面,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畲族文化、百越文化,又融合了古代汉文化。”客家人由北方迁徙而来,居住在岭南丘陵地区,因其历史及生存环境影响,形成了耕读传家文化、移民文化与山区文化相结合的客家文化特点。客家人崇拜祖先、崇文重教、寻根意识、开拓精神等都是其重要特征;广东河源地区是客家人聚集区,其具有客家文化的共性特征,同时因地域的差别也具有自己特色。河源因处于粤北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传统文化受到现代经济冲击较少,是优质的文化创意产业资源,政府重视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空间广阔。
文化传承一直是依附在不同时代中或实用型或观赏艺术型的产品上进行传播,将客家传统文化与时代产品相结合,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元素[1],将其发展成艺术语言,融入我们的艺术设计作品中,从而使传统文化被现代消费者接受,进行流通传播。所以说,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既要注重形态的新颖性、独特性,更要突显蕴含的文化内涵,达到设计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时代文化等内容的相匹配。只有这样的设计才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姓”在古代是部落、家族、氏族的标志,起源于母系社会,是为了区分血缘,防止同族人之间近亲结婚而制定的标识。“氏”是古代贵族标志与宗族系统的称号,从夏朝中期开始“氏”成为“姓”的支系,表示功勋和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姓”被定为世袭,且由父亲传递。姓氏文化是客家人祖先崇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源龙川县佗城镇共有179个姓氏,是全国姓氏最多的乡镇之一,该地区保留有多座姓氏宗祠,姓氏文化底蕴深厚。龙川县佗城镇由南越王赵佗设立,是南下的中原文化与土著百越文化交流融合之地。基于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龙川县决定在佗城镇筹建“龙川人口姓氏文化馆设计项目”。该项目以河源客家姓氏文化为主题[2],展示客家姓氏文化中,从小孩出生起名、教育、婚嫁、生子到殡葬的过程,从中体现河源客家人对生命过程的理解及其文化观念的形成历程,该文化馆虽为专题展示设计项目,但展示内容却涵盖当地客家文化的方方面面,我们在设计中需要对当地客家文化的历史、现状做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展现客家姓氏文化。
1.客家非物态文化元素设计应用路径
河源客家传统文化可分为物态文化与非物态文化两种[3],物态文化有具体的物质载体,看得见摸得着,如客家祠堂、民居建筑、服饰样式、装饰图案、生活生产工具等。物态文化依托具体的物态载体形式,通过提炼、组合、变形等设计程序转换为艺术设计元素,可直接应用到展示设计中,如将客家的建筑山墙样式运用到展板设计中,装饰图案作为展板装饰图案运用等,对物态文化元素进行再设计,使其成为设计应用元素,其设计程序可操作性强。而非物态文化元素,为精神文化层面,并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如寻根问祖、祖先崇拜、开拓精神、重视教育等。人们认知非物态文化,除口传心授之外,还需要依托具体的物态载体来再现。客家文化中的物态与非物态文化元素是相辅相成的,非物态文化是依托物态文化来展现,如崇文重教(非物态文化元素),其物态载体就是功名柱。客家文化的所有物态文化,都为非物态文化的物化再现,将客家相关非物态文化元素重新定位,寻找符合现代社会视觉经验的物态载体,是文化馆设计的难点。
图1 非物态文化元素转换路径
非物态文化元素转换为设计应用元素过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其转换设计程序需要寻求文化内涵相同或者相似的物态载体与之对应(图1),如岩石对应客家人坚韧不拔的精神,河流对应追根溯源的观念等。然而在新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展现客家文化内涵,需要对其物质载体重新挖掘与定位,这个过程需要推陈出新,另辟蹊径,赋予客家文化内涵更多的展示形式。
2.“龙”与“川”的元素设计
龙川县位于广东省北部丘陵地区,东江上游,其县名顾名思义为有龙的河流。龙是中国传统图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力、高贵、尊严等的象征,同时又是幸运和成功的象征,将龙的图案元素融入到设计中,即体现了民族精神,又凸显了龙川县的地域特色。川为河流,河流必有其源头,追根溯源、追根问祖为客家族群的重要文化特征,也是重要的非物态文化。以河流形态作为物态载体,可较好地体现出河源客家人“追根溯源”的精神文化内涵。基于以上背景分析,文化馆的平面布局及行动线路以龙图腾与河流形态作为基本的设计思路,将二者合二为一,龙在水中穿行时形成的s形动势图,结合建筑条件,经过提炼与简化,形成文化馆的平面布局,观众在参观时,如同游龙在客家族群形成的历史河流中畅游,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图2)。
图2 平面布局设计
3.姓氏文化元素在序厅设计中的应用
祠堂文化是客家人对祖先的崇拜思想的体现,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宗祠建筑[4],是祖先崇拜文化物态载体,而姓氏文化本身也是祖先崇拜文化体现,人口姓氏文化馆馆址所在地姓氏文化底蕴深厚。在文化馆项目设计中,如何将该镇的姓氏文化特点与客家宗祠文化相结合,是项目设计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将179个姓氏文字经过精心设计,以阵列的形式排列在序厅的形象墙上,材料采用实木镂空文字,内藏光源。序厅天花板设计迎合形象墙的表现形式,以姓氏文字组成的灯箱从展馆入口一直延伸到序厅尽头,起到了照明作用和视觉引导作用,和形象墙上的文字姓氏相呼应,使整个序厅庄重大气,塑造严肃氛围,是客家姓氏文化的阐释,也是客家非物态文化元素转换为物态设计元素的成功案例(图3)。
图3 序厅姓氏文字墙设计
4.客家人起“贱名”“花名”元素应用设计
在贫病交迫的生存环境里,父母将儿女的成长寄托于天命,希望孩子靠神灵和祖先保佑健康成长,天生天养。因而对小孩的称呼,就反映了这样的思想。客家人不愿将小孩看得过于宝贵,常把小孩的乳名叫得很贱,如把男孩叫作“狗牯、细狗、蛮牛牯、猴哥”等。生活在中下层的客家人,几乎人人都会有一个甚至多个花名,如芋头、番薯头、树头、唐梨头、叫化头、瘌痢古等。女性往往没有正式名字,只以花名代之,一般会在其原姓氏后加上个“嫲”或兄弟姐妹中的排名,如罗嫲、陈嫲、朱八妹等。其特点就在一个字:“损”,被叫者则“贱”。如何将起“贱名”“花名”的非物态文化元素用物态的形式展示,需要更深入地分析文化背景:起“贱名”的风俗习惯实际也是客家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品格。采用泥塑创作的形式表现阿狗牯和陈四妹等童年快乐玩耍的场景,结合展板文字说明,较好地阐释了客家人起“贱名”“花名”的文化习俗。
5.姓氏文化的互动设计。
“认祖归宗”“姓氏崇拜”是客家人的重要文化特征[5],该族群通过各种祭祀活动,体现了对姓氏的崇拜。在文化馆设计的最后部分,设计的一个互动展示装置,将每一个姓氏制作成象棋大小的姓氏牌,以阵列的形式安装在大红色的墙体上,共有179个姓氏牌,观众可以将自己的姓氏牌摘下来,在姓氏墙前面的河源地图平台装置上,找到自己家乡所在地,并把姓氏牌插到家乡所在地的铁钎上,该互动装置虽然没有家族祠堂祭祖活动的仪式感,但操作简单,趣味性强。该装置的设计思路实际是一个简化版的寻根行动过程,与祠堂祭祀活动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因客家人有强烈的追根问祖的文化,他们在完成这一过程时更能体会其含义,文化馆开馆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图4)。
图4 客家人起“贱名”“花名”元素设计
传统物态文化元素是文化精神的物态显现,而非物态文化元素是文化本身,如何将传统的非物态文化元素以现代的视觉经验转换为设计元素,并合理地应用到展示设计中,是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展示设计之终极目的。龙川县客家人口姓氏文化馆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窗口,因此,设计师要深入了解客家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认真搜集整理河源客家传统文化的各方面资料,整合物态与非物态文化元素,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