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流芳
摘 要:结构分析法,是哲学上一种十分重要的分析方法。从社会结构的视角来观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以社会结构转型作为逻辑起点的。“结构转型”的背后是“力量转移”,力量转移的结果必然带来“利益博弈”, 利益主体各方的博弈通过思想层面表现出来就造成了“思想碰撞”,继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正是在推进社会结构转型和国家治理的过程中,中国走出了一条能够引领国家发展并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道路”。“结构转型”→“力量转移”→“利益博弈”→“思想碰撞”→“国家治理”→“中国道路”,这就构成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
关键词:社会结构;结构转型;力量转移;国家治理;中国道路
中图分类号:D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8)06-0004-07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国际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国的发展奇迹被提升到“中国道路”高度而加以研究。与此同时,当前中国的发展又面临着巨大挑战,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以及不充分而产生的一系列“中国问题”和“中国难题”正制约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今天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源是什么?中国遭遇诸多问题和难题的根源又是什么?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与难题?中国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等等,这不仅是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理论研究者的使命。对于这些问题,既有的理论不能给出有效的解答,只能用新的视角和方法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中加以提炼总结,并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解释和理论概括。
结构分析法,是哲学上一种十分重要的分析方法。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内在结构。事物的结构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功能,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性质和功能。而对于社会来说,社会结构也决定了社会整体的运行和发展状况。因此,把握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是透析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揭示社会变迁深层动因的一把钥匙。从社会结构的视角来观察当代中国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的进程中。这种结构转型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拉开序幕的,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且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进行下去。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正是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即由传统中国社会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变的过程。为此,本文拟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分析考察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尝试揭示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并从中总结提炼出中国道路取得成功的原因以及中国当前存在问题的根源。
一、结构转型
从社会结构的视角来看,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以社会结构转型作为逻辑起点的。社会结构转型,也就是从传统社会结构到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变。那么,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顺序和比例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社会结构属于一种传统社会层级结构。传统社会层级结构,本来是指在传统中国社会的政治国家领域中依据权力级别和权力大小形成的权力层级结构,后来延伸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根据人们之间的权力大小、地位高低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层级关系结构[1]。在这种社会结构中,政治力量异常强大而经济力量和社会力量特别弱小,绝对至上的权力支配和控制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以权力等级为依托并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蔓延渗透的层级化社会格局。这种社会结构从封建社会就已经开始形成,并由于其强大的历史惯性一直遗留至今,对今天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发展状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种社会结构为中国迅速维护国内秩序稳定、完成基本经济制度改造以及建设现代化国家工业体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结构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在传统社会层级结构中,由于权力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支配和控制,使得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着一种基于权力控制基础之上的依附关系。个体缺乏现代社会所需的独立、自主、平等和创新精神,长此以往必将极大地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使中国落后于时代和世界的发展。因此,中国亟待进行社会结构的转变,以加快追赶上时代和世界的脚步。
改革开放拉开了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序幕,也使中国真正开启了自己的现代化道路。这种结构转型始于经济体制的变革,即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經济体制的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领域,并实施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随着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的变革以及产权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市场领域逐步从政治国家中分离出来,相应的,市场也成为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市场力量不断成长的同时,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领域也开始从政治国家中分离出来。社会自主领域开始生成之后,就成为与政府和市场分工不同并且相互补充的第三种力量。随着市场领域、社会领域与政治国家的分离,政府的职能也开始发生转变。政府改变以往“大包大揽”的“全能型”管理模式,从注重管制和统治转向更加注重管理与服务,逐步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分工协调配合。
由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而引发的“领域分离”深刻地推动了传统社会结构的整体转型。领域分离是社会结构要素在社会化大分工的背景下对政治力量独大的一元社会结构的调整,分离并不意味着各要素脱离结构系统而独立存在,而是指对社会要素之间的大小和关系进行重组,以一种更合理的结构关系来促进社会各要素的整体协调发展。市场领域的分离是为了更高效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领域的分离是为了平衡与补充政府和市场的职能缺陷,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市场和社会领域发展的要求和结果。领域分离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要求在更高层次上的重新协调统一,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社会结构和治理模式。从实践来看,随着市场力量和人民社会力量的不断壮大,中国逐步形成了一种由党政主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和人民主体力量构成的新型社会结构。
二、力量转移
社会结构既是要素结构和领域结构,同时也是一种力量结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各种力量相互推动、彼此作用的结果,社会结构转型的动态进程背后正是社会发展和社会整合力量的转移与变迁。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深层动因是社会发展动力以及社会治理力量的转移。力量转移内在地要求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与治理模式,从而推动社会结构实现由传统型到现代型的根本转变。
(一)社会发展动力转移
从总体上来说,迄今为止支配和主导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力量主要有三种:权力、资本以及创新能力。这三种力量分别在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后资本主义社会中发挥主要动力作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进步。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遵循了这样一种力量转移的规律。实现从传统社会结构到现代社会结构的转换,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由“权力驱动”转向“物质资本驱动”再转向“创新能力驱动”的过程。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传统社会层级结构中,权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国家通过高度集中的中央权力实现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全面管控。这种集权模式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它使中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高度集中的权力也使得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受到抑制,经济发展的速度开始缓了下来。改革开放以后,中國由计划经济逐步转向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市场和资本的力量不断壮大,极大地解放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给资本套上了一个“紧箍咒”,推动着中国经济实现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然而,市场和资本力量在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也开始显露出来,贫富差距拉大、阶层分化、区域分化、生态失衡、物化思维、金钱崇拜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由此,中国亟待由“物质资本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结构和社会整体结构的优化与转型升级。
(二)社会治理力量转移
随着社会发展动力的转移,社会的治理力量也开始发生转变。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国家支配和控制了所有的资源,通过强制性的计划和指令对社会中的人、财、物进行统一调配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党政力量是唯一的治理力量,行政命令、政治动员是社会治理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政府权力的下放,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开始朝着更加独立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市场和社会也逐渐打破政府权力唯一治理主体的局面,在党政主导的前提下成为当代社会治理的重要补充力量。市场、政府和社会这三种治理力量存在着自身固有的缺陷,因此日益需要通过三者之间的协调配合来提升国家治理的整体效能。社会治理力量的转移正日益改变着传统中国社会结构中“强政府—弱市场—弱社会”的治理格局,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结构的整体转型升级。
三、利益博弈
结构转型和力量转移必然带来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造成利益主体各方之间的博弈和角逐。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呈现出单一性、同质性、封闭性的特点,利益分化并不明显。引入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市场的竞争性原则与日益明晰的产权制度迫使人们开始为个体的利益着想,社会阶层的利益分化和利益博弈日趋明显。市场领域、社会领域同政府领域的分离加速了这一进程,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群体甚至不同个体的利益追求越来越独立,利益边界划分也越来越清晰。在利益分化和博弈的过程中,社会利益主体开始多元化,分配方式更加多样,由利益分配问题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冲突也日益加剧。
(一)利益主体多元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利益主体结构较为简单,主要由农民、工人、干部和知识分子这四大群体构成。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四大群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农民这一中国最大的群体已经出现了根本性的职业分化。陆学艺在20世纪90年代时就提出中国农民阶级已经分化为八个阶层,包括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工阶层、雇工阶层、农民知识分子阶层等等。这些阶层划分开始同其它阶层交织在一起。其次,工人群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前的工人基本上都是持城市户籍的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上班的“单位人”,而在今天,拥有城市户口的直接从事一线生产劳动的体力工人,整体人数和比例都越来越少了。再次,干部队伍也经历了不小的变化。改革开放前,政府机构臃肿,职能重叠严重,干部队伍较为庞杂。经过几次的政府机构精简改革,国家公务员队伍已经进行了较大调整。最后,知识分子群体的地位发生了变化。邓小平在1979年重新强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赋予了知识分子以重要的地位。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知识分子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利益主体,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2]。当前,中国的社会利益主体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极大地增加了社会利益分配和平衡的难度。
(二)分配方式多样
中国的收入分配方式,在计划经济的时候是由国家来统一配置资源的,采用行政强制手段来进行调节。这种分配方式虽然保证了社会的均等和谐,但却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降低了经济发展的效率。推行市场经济以后,我们的收入分配结构进一步调整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同时也把生产要素纳入到分配体系当中。因此,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结构主要是由市场来调节的。市场确实极大地提升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市场竞争以优胜劣汰为准则,必然会产生“马太效应”,造成社会的分化和失衡。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一是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逐年下降。二是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中低收入阶层数量过于庞大,收入增长缓慢。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地区收入差距也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还需要在收入分配调节过程当中发挥积极作用,建立健全收入分配制度,推动实现人民共享发展,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三)矛盾冲突加剧
冲突社会学理论认为,矛盾冲突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之中,只要有人类社会的地方,矛盾冲突就不可能完全消除。迄今为止人类所经历的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是由各种社会矛盾冲突推动着而不断发展变迁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当冲突发生的频率和强度超过一定的范围之后,矛盾冲突就会对社会的穩定发展构成严峻的挑战,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失序[3]。在当代中国,随着社会结构转型速度的加快,社会分化程度和利益博弈也更加厉害,由此就产生了许多社会矛盾冲突问题。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本质上就是社会要素在各方利益矛盾的推动下不断进行分化与重组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各种社会矛盾冲突的发生。当前,有三个方面的社会矛盾冲突需要特别关注:第一,干部队伍因贪污腐败、工作作风等问题与人民群众关系紧张而造成的矛盾冲突。第二,企业经营主体同生产劳动者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第三,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利益冲突问题。矛盾冲突加剧产生的后果,是社会整合度的下降,进而导致整个社会的发展面临失序的风险。
四、思想碰撞
思想的背后是利益,有什么样的利益就必然通过什么样的思想表达出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对资源和社会的重组与变革,人们的经济利益、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的利益群体对于社会问题形成了不同的观点看法和价值评判,导致思想意识领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格局。同时,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的背景下,各种外国社会思潮相继涌入,并获得了与之相适应的生存土壤;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思潮获得了新生,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以说,当前中国的思想意识领域呈现出古今交汇、中外碰撞、错综复杂、异同争鸣的发展态势。各种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相互碰撞、彼此交融甚至互相冲突,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种类繁多、纷繁复杂。《人民论坛》从前几年开始每年都会监测本年度各种社会思潮的变化情况,然后再通过专家调研、网络关键词搜索、问卷调查等方式评选出年度十大社会思潮。综合这几年的评选结果,当前影响较大的、关注度较高的思潮主要包括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极端主义、普世价值观、生态主义、道德相对主义等。这些社会思潮所宣扬的主张各不相同,新自由主义主张私有制、市场化和自由化;民主社会主义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新左派主张以平均社会主义作为解决中国当前问题的基本选择;历史虚无主义主张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否定和歪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等等。从总体上看,当代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旋律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是,也确实还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腐朽的思想倾向,对此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并且认真对待。
社会思潮是经济基础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集中反映,也会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生反作用。当前多元化的思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思想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争鸣,有利于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然而,思潮碰撞在给社会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负面的影响。首先,非主流社会思潮的存在会对主流政治文化和价值观产生影响和干扰,容易造成政治文化多元化,动摇政治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其次,非主流社会思潮的流行和传播可能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产生不利的影响。不少非主流社会思潮在经济上极力鼓吹私有化,这就从根本上削弱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最后,非主流社会思潮的流行和传播也会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造成强烈的冲击。当前社会思潮的多元并存,会造成人们在文化选择方面的多元化、价值观念层面的多样化、思维认知层面的多维化等等。同时,各种腐朽落后的庸俗文化、暴力文化、享乐文化等也会夹杂在社会思潮的传播过程中,侵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健康肌体。
五、国家治理
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和力量转移的深入推进,整个社会的利益博弈和思想碰撞也愈发激烈,进而影响和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从动力机制上看,传统的由政府主导、依靠“物质驱动”的发展模式已经呈现出其固有的弊端,急需实现新的动力转换,寻求一种更加可持续的、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从平衡机制上看,市场经济所引发的社会结构重组和利益格局转换使整个社会的分化加速进行,给社会的平衡和稳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社会发展动力和平衡层面所出现的问题又对国家治理层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是为了要解决由社会结构转型所带来的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平衡方面的问题,以顺利地推进社会结构的整体转型升级。当前,全面推进国家治理需要进一步实现动力转换、平衡重构,并构建一种新型治理体系。
(一)动力转换
197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一种“物质驱动”模式,即依靠资本的力量或者物质的力量来拉动经济增长。这种发展模式以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为基本特征,有利于物质财富在短时期内的快速积累,使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这种发展模式也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由此,必须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从“物质驱动”转为“创新驱动”,依靠人的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换挡升级。
实现动力转换,激发人的创新活力,从根本上来说需要解决好人的“需要”以及“供给”之间的关系问题[4]。从需要层面来看,影响人的创新动力的主要因素有:一是“需求过高与供给不足”。有些人主观需求过度,超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就容易对社会产生不满,失去创新动力。二是“低位需求与激发不足”。有些人仅满足于低层次的需求,而不愿意追求自我实现、主动创新。从供给层面来看,影响人的创新动力发挥的因素有:一是制度和体制机制供给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能够有效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制度以及相应的体制机制。二是分配供给不足。在社会产品分配过程中,如果不能做到公平正义,付出和回报不能成正比,就会使人们产生心理失衡和不满,严重制约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文化供给不足。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能力本位”的价值观,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凭关系上位的人却大行其道,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创新动力。
因此,要激发人的创新活力、实现动力转换,就必须在人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相互匹配的关系,使人的创造性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培育、引导并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及合理需求,使人的需求保持一定的“度”。第二,加强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供给方面的效能与效率。既要建立起一种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制度和体制机制,又要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提倡“能力本位”、注重公平正义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第三,平衡好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不要使人们的需求期望高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能提供的供给条件,另一方面又不能使供给落后于人们的合理需求。当社会的供给与需求之间达到一种较为协调的关系时,人的创新动力和积极性也会进一步得到提升。
(二)平衡重构
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与动力机制是紧密关联、相互制约而又相互统一的,当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生变动的时候,如果平衡机制不能进行相应的调整,就很容易产生某种失范和失序现象。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整个社会发展的活力得到了空前的释放,动力机制一直处于较为强劲的状态。然而,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们的平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及时跟进和完善,所以产生了很多社会失衡的问题。诸如,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不协调、社会关系不和谐、生态结构失衡等等。这些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负面作用日益显露出来,阻碍了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因此,必须重新构建起一种同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平衡机制,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繁荣和稳定。
当前,构建新型平衡机制的关键在于大力推进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经济和社会改革。我们之所以会出现各种矛盾冲突、利益博弈和思想分化等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因为存在一定程度的公平正义缺失现象。以公平正义为核心来推进各项改革,有助于破解当前社会中存在的种种失衡问题。重构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平衡机制,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努力:首先,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分配结构。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一要规范健全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打击非法收入;二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三要积极发挥税收对于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其次,建立健全公正民主的制度规范以及体制机制。制度公正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保障。应当切实保障公民的各项合法权利,保障公民参与有关切身利益的各种决策,拓宽和完善各种监督渠道,使公共权力的行使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正和公开。最后,建立完善公正的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于社会保障和基础民生领域的投入,建立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公共卫生与大病保险制度,扩大基本保障的覆盖范围,织起一张保障全民基本民生的防护网。
(三)治理提升
当社会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发生变化时,必然对治理机制提出新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不断壮大,传统的以政府为单一治理主体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然而,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仍然不够完善,政治民主化和法治化的程度还不高,封建思想文化的残留影响还比较严重,人民社会还未能得到健康发展,这就造成传统社会层级结构延续至今。由此使得社会发展的治理机制滞后于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变化,导致了社会在动力与平衡方面产生诸多问题。解决中国社会结构转型问题,实现新旧社会结构的顺利转换需要进一步优化党政力量、培育市场力量、壮大社会力量,改造传统社会层级结构,逐步形成“党政主导、三维协同”的新型社会结构。
“党政主导”是构建新型社会结构的首要原则。基于特殊的历史文化传承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中国的民众对于党和政府抱有无限的期许,党和政府亦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使命和宗旨。同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也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和主导。因此,构建新型社会结构需要立足于中国历史与国情,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原则。“三维协同”是指党政力量、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协同发展。政府、市场和社会是现代社会的三种基本治理主体。市场的功能在于通过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来调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政府主要负责维护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以及稳定市场和社会秩序;社会则是人民依法进行自主和自治的不同于市场领域和政府领域的第三种活动空间,在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5]在现代社会,这三者之间越来越需要通过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发挥出国家治理的最大效能。
构建“三维协同”结构的关键在于在党的一元权威主导下实现“三维制衡”。“三维制衡”的必要性在于政府、市场和社会皆有自身的不足之处,需要彼此之间进行监督和制约:其一,政府权力并非全能,需要在市场和社会的监督下依法行政,防止其越位和缺位;其二,市场会产生失灵现象,资本容易入侵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造成权力腐败、劳动人民利益受损,因此需要政府的规制和社会的监督;其三,不成熟的社会领域容易动摇政治和国家秩序,需要政府的引导和约束;其四,当前社会力量较为弱小,需要进一步培育社会力量以防止权力和资本“联姻”。“三维协同”的目标在于“三维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政府、市场和社会在根本利益和最终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服务于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党政主导力量、市场基础配置力量、人民社会主体力量三者有机衔接、共进互补,是社会发展动力机制、平衡机制和治理机制的协调统一,有助于破解传统社会层级结构的弊端,推进社会结构的顺利转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牢固的基础。
六、中国道路
在自觉推进国家治理、推动社会结构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已经进行了40年,人们对中国道路的研究也从未间断、不断深入。那么,中国道路的哲学精髓和本质内涵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中国道路的哲学精髓就是:“积极使党政主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和人民主体力量协调并形成合力,其中党政主导力量是前提,市场配置力量是手段,人民主体力量是目的。”[5]中国道路从根本上来说是中国在推进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就是党政力量主导,同时市場力量和人民社会力量不断成长壮大的过程。因此,中国道路的核心内涵就是党政主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和人民主体力量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和协调配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路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正是由于这三种力量的正确发挥及其在一定程度上的协调统一。党政主导力量使我们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使我们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浪潮中保持长期稳定和繁荣发展;市场配置力量充分调动了各种经济主体的积极性,极大地激发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人民主体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各行各业的人们坚守和奋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今日中国的辉煌。
中国道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党政主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和人民主体力量的正确发挥及其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并形成合力有关,而中国道路中所产生和存在的问题则与这三种力量未能得到充分正确的发挥及其不协调且尚未完全形成合力有关。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党政主导力量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越位现象。权力的不受监督和不规范行使一方面使市场机制受到了扭曲,另一方面又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二是市场力量没有得到有效的规制。资本的力量渗透到政治领域并侵蚀了一些领导干部,造成权力寻租和贪污腐败。同时,资本侵占劳动的现象并没有消除,部分劳动人民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三是人民主体力量还比较弱小,还不能切实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党政力量和市场力量还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当代中国社会所产生的问题,归根结底大都根源于这三种力量的不协调且没有完全形成合力。因此,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要正确处理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完善。
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中国自己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不仅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且对于世界来说也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国道路的成功表明,世界上的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每一个国家都应该根据自己国情的特殊性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必须坚持尊重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与人民主体地位的统一,只有既符合客观规律又符合人民主体价值选择的道路,才是最适合于本国发展的道路,也才能够最终完成现代化的时代使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结语
综上所述,从社会结构的视角出发,有助于我们科学地揭示出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并从中总结提炼出中国道路取得成功的原因以及中国当前存在问题的根源。从“结构转型”到“力量转移”,再到“利益博弈”“思想碰撞”“国家治理”以及最后形成的“中国道路”,这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经历的发展过程,也是当代中国发展最根本的“现实逻辑”。从这一现实逻辑出发,我们能够清晰地把握中国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也能够明确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和任务,从而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加快推进社会结构的整体转型升级,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韩庆祥,汪业周.社会层级结构理论——关于“中国问题”的一种分析框架[M].北京:中国社會科学出版社,2012∶41.
[2]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6.
[3] 杜玉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2∶223.
[4] 韩庆祥.唯物史观与人的创新活力[J].晋阳学刊,2016(5)∶77.
[5] 郭晓冬,董建军.转型期中国社会矛盾化解的理念与机制探索[J].理论导刊,2013(5)∶8.
[6] 韩庆祥,黄相怀.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59.
【责任编辑:梁 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