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018-07-04 11:30王鹏
群众 2018年11期
关键词:习近平马克思主义改革

王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回望改革历程,思想的解放与改革的进程总是相互激荡。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解放思想,他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2018年1月23日,他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再次强调,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这深刻表明,解放思想不是解决问题的权宜之计,而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对于改革开放实践而言,解放思想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继续前行的起点。正如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解放思想也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

准确认识解放思想的丰富内涵

“解放思想”一词可追溯到1919年民主思想先驱梁启超的《思想解放》这篇文章,该文提到“要个性解放,必须从思想解放入手”。在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经常使用这一名词,并赋予其新的含义。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同志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和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旗帜鲜明地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团结一致向前看”,从思想路线上指明了中国前进的方向。他深刻指出:“什么叫解放思想?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他明确提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领会到解放思想具有深刻丰富的内涵。第一,解放思想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真经”,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最根本的就来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长期遵循的行动指南、指导思想。进入新时代,解放思想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保正确方向。第二,解放思想的主要任务在于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党自身的发展历程一再证明,什么时候我们解放了思想、摆脱了思想束缚和理论禁锢,我们的事业就发展;什么时候思想僵化了,我们就面临着更大的遭受挫折的风险。当前,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遇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体现出深层次性,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更加需要冲破长期形成的、带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色彩的思想枷锁。第三,解放思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事求是。党章明确规定“堅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把解放思想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的观点运用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来,就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忘初心,不丢“老祖宗”,又要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把握好解放思想的几个重点问题

第一,解放思想的要害是“敢”字当头。改革是一次涉深水、过险滩、探索未知的旅程,常常伴随着暗流涌动,需要有敢为人先的胆略和勇气,有敢想敢说敢干敢闯的精神状态。对此,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试第一个就要准备失败,失败也不要紧”。可以说,“敢字当头”既是一种勇气和决心,也是一种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既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基本共识,也应成为锐意探索者的底气。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碰到的多是难啃的“硬骨头”,越往后走,水会越来越深,束缚人的思想和手脚的阻力也就越大。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以壮士断腕、凤凰涅槃的决心迎难而上,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将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第二,解放思想的难点是解放自我。马克思说过,“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解放思想,实质是一场以“人”为核心的革命,最难的还是自我解放。实践中,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发展受困不仅仅因为资本或资源的匮乏,而与领导干部的思想僵化和保守密不可分,这些领导干部或多或少受到固有思维模式、传统经验、习惯方法的影响和阻挠。因此,只有各级领导干部解放自我,思想解放才能跳出窠臼,很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对领导干部来讲,解放自我,就是要勇于“自己给自己动手术”,摆脱“思想贫困”,解放“旧我”,塑造“新我”。特别是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既要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绩,也要做潜绩。

第三,解放思想的关键是优化机制。邓小平同志多次讲到,要引入竞争机制,搞活企业运营机制,改革用人机制等,强调的就是“机制决定死活”的道理。解放思想能否真正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是否建立了良好的权力运行机制。一方面,通过合理分工、规范机构设置等来优化组织结构,提高运行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理顺关系、科学决策等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治理能力。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中央层面新组建部门陆续挂牌,改革正在进入实质性落实和推进阶段。优化权力运行机制,重点是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构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构政令统一、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工作体系,实现机构运行的优化协同高效,从而发挥整体效应。

解放思想的底线是“三个不能变”

解放思想不是胡思乱想,如果不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所谓“解放”就可能走向反面;如果只是闭门造车拍脑袋决策,所谓“解放”不过是头脑发热。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深刻指出,“解放思想决不能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不能损害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他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解放思想的根本政治原则,告诫全党一定要牢牢守住底线,对于打着解放思想的幌子,行否定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实的错误思潮和错误行为,一定要果断处置,“一个动态出现,不要使它蔓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2017年11月20日,他在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鲜明指出:“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能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三个不能变”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脉相承,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强烈的历史责任担当、深沉的使命忧患意识、清醒冷静的政治品质。思想无论如何解放,都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持“三个不能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全面深化改革不偏不空不走过场,从而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助推党和人民事业长足发展、阔步前行。

改革未竟全功,思想更待解放。历史证明,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思想僵化、固步自封就必将被时代所淘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以持续不断的思想大解放推动改革再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能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早日实现。

(作者系中央纪委宣传部正处级纪律检查员)

责任编辑:苏胜利

猜你喜欢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改革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改革之路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标题党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