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公司的盈余管理分析与经营策略

2018-07-04 09:32周子航
现代企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经常性损益主营业务

周子航

盈余管理是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目前国内学者对盈余管理现象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研究,对于盈余管理的动机也有了系统的解释。盈余管理的动机可以归纳总结为股权激励动机、扭亏动机、配股动机、利润平滑动机和上市动机。本文将从利润平滑的角度对案例公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Y公司三年盈余变化分析

从Y公司2014至2016年财务报表中发现了若干不正常现象,下图为2014至2016年案例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等四项财务指标的变化趋势:

图1 Y公司2014至2016年度四项财务指标变化趋势图

从该变化图我们可以看出,案例公司2014至2016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呈先下降再缓慢回升的趋势,回升幅度较低,而案例公司的净利润则正好与主营业务收入相反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呈稳定上升的趋势,而非经常性损益则略有下降。这种情况显然是不自然的。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盈余管理手段,通过固定资产折旧,递延收益确认等手段绕过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实施调节,这种方法更隐蔽,更具迷惑性,在对案例公司相关财务报表项目进行分析后笔者认为案例公司采用此种盈余管理手段的嫌疑很大。

为了进一步说明案例公司的经营情况,笔者对案例公司2014至2016年度的应收账款等四个项目做了分析:案例公司应收账款2014至2016年度分别为31036万元;24468万元;2646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2014至2016年度分别为1590322万元;1452739万元;14895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2014至2016年度分别1525993万元;1354442万元;1397593萬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14至2016年度分别为318620万元;196392万元;32754万元。

可以发现,三年来案例公司的经营情况相对比较稳定,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应收账款之间的比例关系稳定,并无太大变化,但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入却以极快的速度逐年下降,201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为20%,2015年为13%,而到了2016年仅为2%。现金是企业的命脉,企业可以一日无盈利,但不可一日无现金,现金流入的逐渐减少无疑说明了公司经营状况的恶化。同时,Y公司在2015年实现了较高的净利润,却缴纳了较低的税费,这种现象也存在着疑点。

二、案例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和手段

本文对案例公司的相关报表数据进行了分析。案例公司预收账款2014至2016年度分别为1244673万元;988149万元和478350万元。应收账款2014至2016年度分别为31036万元;24468万元;2646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2014至2016年度分别为1590322万元;1452739万元;1489500万元。固定资产2014至2016年度分别为697116万元;683306万元;807557万元。折旧费用2014至2016年度分别为35468万元;33091万元;33591万元。递延收益2014至2016年度分别为10309万元;50339万元;2004万元。减值损失转回2014至2016年度分别为0;7641万元;40647万元。税收返还2014至2016年度分别为4552万元;6809万元;25645万元。资产减值准备2014至2016年度分别为117714万元;13967万元;25530万元。资产处置损益2014至2016年度分别为1379万元;77029万元;-4951万元。

从以上相关数据分析,2014年至2016年案例公司的预收账款、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都有所下滑,其中预收账款2014年至2015年减少26.5亿元,减少幅度20.6%;在2015年至2016年减少了近51亿元,减少幅度达51.5%。案例公司财务报告披露信息显示,案例公司的预收账款主要来源于房产的预售,预收账款的大幅减少无疑说明了案例公司的房地产项目经营业绩逐渐恶化。但在案例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却是平稳上升的。一方面经营状况持续下滑,另一方面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却稳步上涨,这种现象反映了案例公司有很大的盈余管理嫌疑。

案例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是利润平滑动机,在此种动机下,案例公司的盈余管理主要通过经常性损益的计提与转回,资产的处置和递延收益的确认等手段得以实现。

案例公司2016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增加了接近10亿元,而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仅仅增加了500万元,结合2014年2015年两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折旧费用的对比,这个数字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变化。经过计算,案例公司此举减少了接近5000万元的当期费用,在减值损失转回方面,2015年和2016年两年案例公司转回了近5亿元资产减值损失,这对案例公司的利润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递延收益方面,案例公司在2015年一年内就确认了近5亿元递延收益,根据案例公司的财务报告,这些递延收益大部分来自政府补助,这也解释了案例公司2015年的税收异常。

案例公司在2015年和2016年两年通过对资产的处置获得了大量现金,同时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也大规模地减少,其中2015年通过资产处置取得的收益高达7.7亿元,2016年案例公司收到的税收返还较前两年反常地增加了2亿元,这部分收益也对利润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案例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主要来自于存货的减值,在2015年和2016年间案例公司不仅计提减值大幅度减少,还转回了大量减值准备,也对利润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减值损失计提的减少也影响到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减少减值损失的计提是通过减少费用来增加利润,这部分增加的利润不会在非经常性损益中表现出来,在计算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时也不会加以扣除,这就是案例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降低,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依然能平稳上升的奥秘所在。

至此,案例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已经比较清晰,案例公司主要通过会计手段实现披露管理。案例公司通过处置资产的手段在营业状况较差的年份来提高净利润,从而提升公司业绩,在业绩较好的年份,案例公司选择多提折旧、多提资产减值准备、确认递延收益,在业绩较差的年份案例公司就可以少提折旧和资产减值准备、对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将递延收益转入当期损益从而提高企业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平滑稳定的上升,营造企业经营业绩蒸蒸日上的表象,吸引投资者对企业增加投资。

三、拓展研究:经济后果

案例公司的一系列盈余管理行为最终造成的经济后果是少数股东的权益受到了损害。2014年案例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占总权益比重为1.3%,2015年为1%,2016年为0.7%,2014年歸属于少数股东的利润占净利润比值为1.6%,2015年为0.1%,0.07%。从以上数据来看,2014年少数股东的权益尚能保证,但从2015年开始,少数股东的权益受到了极大的侵害,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利润与少数股东权益总额完全不成比例。公司经营业绩实质上的下滑首先对少数股东造成了影响。

案例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另一经济后果是公司发展的原地踏步。

从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尽管案例公司通过盈余管理实现了净利润增长率的上升,但2016年案例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又回落到了负值,公司的实际情况并没有改观,实际的经营状况和利润依旧在滑坡。

四、建议与总结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分析,笔者认为尽管案例公司依靠盈余管理的手段实现了纸面上的利润增长,但公司实质上的业务并没有好转。对此,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①及时调整公司产业结构。从近年来的国家宏观政策来看,“兴实业、调地产”已经是一种越来越明朗的趋势,今后的普通商品房的经营必然越来越困难,而作为实业的纺织和服装产业必将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针对宏观政策的变化,笔者建议Y公司及时进行战略调整,规避国家战略调整造成的损失。②优化经营策略,提升经营业绩。在当今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想要提升业绩必然要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不仅仅要注重传统实体经济,还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线上销售模式,以线上销售的方式增加对外销售的平台,从而提升销量,降低销售成本,达到提升经营业绩的目的。③注重企业信誉,注重少数股东的利益。当今企业价值的评价,早已不再以利润最大化为标准,而是以相关者利益最大为目标,过分注重企业股价和每股收益等指标而忽视了少数股东的权益将会导致企业信誉的流失。注重少数股东的利益才能为公司吸引真正的投资者,为公司带来优质资金,从而提升企业的价值。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MBA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经常性损益主营业务
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向广大党员拓展 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2017年1-7月塑料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82%
关于扎实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如何用经常性思想工作解决新问题
不同生态基流对水利枢纽发电损益的影响
2015年5月我国自行车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情况
浅议未实现损益对每股收益计算的影响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行损益比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