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诗话

2018-07-04 17:00韩士奇
闽南风 2018年5期
关键词:影戏李夫人皮影戏

韩士奇

“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奏的悲欢离合调,演的历代奸与恶。三尺生绢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邊人脸收尽忠奸贤恶”。这正是融戏剧、文学、音乐、美术为一体的皮影艺术的真实写照。皮影,属傀儡戏的一种,也是中国最古老、最受欢迎的戏曲艺术、戏曲内容及其艺术效果,通过灯光、屏幕、音响、唱调和由演员操纵的影人表现出来。

皮影的发源,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 (公元前106年)。《前汉书·李夫人传》记载,汉武帝爱妃李夫人亡故后,“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土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帐帏,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相思,悲戚”。

这就是皮影戏的起源,到宋代已十分流行。宋人洪迈《夷坚三志》记载一段故事,普照寺和尚惠明,常为人占卜,无奇不验。有人手指一位影戏艺人,令其说出此君何业,惠明当即赋诗作答:

“五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

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

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每当灯节时,汴京“万街千巷多设小棚子”,以供“游人小儿”观看。宋人张耒《明道杂志》也说:“京师有富家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可见,当时皮影艺术精湛,感人至深。宋代著名诗人姜白石有七绝诗纪盛:

“灯已阑珊月光寒,舞儿往往夜深还。

只因不尽婆娑意,更向衔头弄影看”。

元、明两代,皮影戏在我国更为普遍。明代文学家瞿佑曾为皮影戏的精湛表演所感动,遂对历史人物兴亡发出慨叹:

“南瓦新开影戏场,堂明灯烛照兴亡。

看看弄到乌江渡,犹把英雄说霸王”。

到了清代,皮影戏遍布全国,空前繁荣,清代诗人黄竹堂《日下新沤》诗云:

“傀儡排场有数般,居然优孟具衣冠。

丝牵板托竿头戳,弄影还从纸上看”。

皮影戏,比无声电影不见逊色,相传元大祖成吉思汗的部队将皮影戏带到波斯、阿拉伯、印度尼西亚、缅甸一带,后又由外国传教士传到了英、法、德等国,从而成为电影的源头,直至1895年,法国里昂照相器材厂奥古斯特和卢米埃兄弟才发明了电影,因而现代法国史学家乔治?萨杜尔称皮影为“世界电影的始祖”。

皮影戏演出的“影人”,一般是用牛皮(陕、甘、豫、川、湘、鄂),或驴皮 (冀、东北三省)、羊皮(东南沿海)等为材料,经削制、刮平,根据剧中人的角色和布景的设计,进行雕刻、敷色、熨平、装订等20几道工序而成的。皮影一般高约九寸,形象俊美,线条流畅富有韵味,纹路疏密和谐,花纹图案富有装饰性,色彩鲜亮,生动逼真。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仙人道士、平民百姓的衣帽服饰、住所、桌椅及使用物品各有一套程式。各种角色头部造型大多采用侧面造型,称为“半边脸”或“五分脸”,丑角和反面人物也作半侧面脸,称为“七分脸”,神仙佛祖则作正面脸。正派人物潇洒英俊,女子秀丽多姿;老生配有五绺长须,老旦额头、脸上添几道皱纹线,给人以慈祥之感;奸脸人物多瓜子眼、圆眼珠、圆额突出,显得凶残奸恶。皮影不愧是中华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珍品和收藏珍品。

皮影戏在东北叫“驴皮影”、陕西叫“影子戏”、河北叫“滦州戏”、四川叫“灯影戏”、福建叫“纸影戏”“抽皮猴”、台湾叫“皮猴戏”。如今,皮影戏仍广泛流传于我国广大农村,民间节日、花会庙会、红白喜事、酬神还愿,总要在村镇搭台唱影。民间传统影班,一般有六七人。人们在简易小舞台前支一张约2米长,1.5米宽的白色幕布,再就是七、八件打击乐器。演出时,一般需三人以上,二人打击乐器,另一人为主要表演,双手各操纵一个人物或车马道具,自演自唱,身后的灯光把人物、车马的投影打在白色幕布上,由于每个道具的头、身、手脚都能灵活运动,因而表演时逼真风趣,深受群众喜爱,正如民间一首古老《竹枝词》所咏的:

“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影徘徊却逼真。

一口叙述千古事,劝善贬恶说春秋”。

猜你喜欢
影戏李夫人皮影戏
有趣的皮影戏
有趣的皮影戏
吟 荷
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美国女孩安妮:中国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佟晶心影戏研究方法及其理论贡献研究
简说江玉祥著《中国影戏与民俗》(修订版)
古老的皮影戏
你还敢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