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市国土资源局余杭分局 石 琰
为落实李克强总理对于督查工作的要求,通过“奖勤”进一步增强愿意干、干得好的地方的动力,通过“罚懒”给不作为、干得不好的地方以压力,在不同地方之间形成“竞争格局”,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建立督查激励长效机制,今年组织开展第二次督查激励工作,在近日印发通报,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杭州市余杭区跻身全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利用秩序、土地利用计划执行好的市、区县市,全省仅五个区县市入选。这是余杭区连续第二年获此项重磅荣誉,再次获得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1000亩。
近年来,余杭区紧紧围绕“创新余杭、美丽余杭、文化余杭、平安余杭、幸福余杭”“五大余杭”建设,探索综合运用规划管控、计划调节、政策创新、考核评价等手段,着重念好“控、用、盘、管”四字诀,逐渐形成“总量锁定、增量用优、存量增效、质量提高”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模式,以存量撬动增量,以质量激活总量,营造良好土地利用环境,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2017年的单位建设用地GDP比2013提高了44%。
一是适时调整规划。按照“调结构、优格局、促发展”的总体原则,及时稳妥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区定界工作,积极对接争取支持,顺利完成调整和划定工作,核准了余杭区至2020年底规划期末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不突破和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等土地利用主要规划控制指标,框定了总量。二是适度拓展空间。依托规划修编和划区定界工作,认真落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预留基本农田落地的要求,科学布局制定调整方案,既为下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打好了基础,又优化了空间布局,有效保障了重点区域、民生基础项目和金融岛等城市周边重大项目,对全区国土开发利用和区域发展有着战略性意义。三是巩固利用秩序。在总量锁定的基础上,严格规划执行刚性,严控项目用地规模,坚决遏制违法用地行为。对于超标准的各类用地,坚决予以核减;对不符合供地目录和节约集约用地标准的,坚决不予供地,进一步巩固土地利用秩序。
一是多措并举“筹”指标。通过先进奖励、重大项目申请等多种途径争取指标,2017年上级下达和争取指标共计6325亩,居省前列。同时,对外调剂、对内挖潜并举,保障耕地占补平衡“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需要,确保项目能落地。二是精细管理“核”项目。在“重点项目优先供地、一切项目节约用地”的原则上,按照“以空间定计划、以占补定计划、以项目定计划”,优先保障政府投资类项目以及其他区级重点项目,合理排定项目计划,实现指标精准配置,有效保障了“三路一环”、东西向快速路、中国美院、浙大校友总部经济园等重点项目和一批教育民生项目等。三是紧抓节点“批”项目。按序及时开展年度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争取、年度规划调节实施方案、落实方案和局调方案编制等工作。提前介入重点项目审批流程,实行“绿色通道+容缺预审”,成熟一批上报一批,全面提速用地报批工作。全年完成报批1万亩,土地利用计划执行率(农用地)99%。
踏勘土地整治项目
华立创客社区规划图
一是双向引导促盘活。强化政策供给进行正向激励,通过提供补助补贴、政策倾斜等举措,提供“腾笼换鸟”“空间换地”等多种“换”的途径,鼓励工业园区和企业进行提升改造,“谁盘活,谁先使用”的原则也提高了业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督查考核进行反向倒逼,通过一般项目不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但下达招商投资和产业投资任务,根据企业分级评价结果提供不同程度的土地使用权限等途径,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如位于余杭区五常街道的华立创客社区,原为华立集团的仪表生产基地,占地面积约603亩,余杭区政府通过引导企业实施工业园区提升改造,使该园区由传统的仪表生产厂区转变成集智能硬件产业集聚区、跨境电商示范区、线下体验中心和文化创意街区于一体的产业生态社区。2017年底,华立创客社区入驻企业400余家,园区企业人员5000余人,绝大多数员工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年度园区营收超80亿元,上缴税收近1.63亿元。
二是结合专项挖潜力。将存量土地盘活与“美丽余杭建设”“三改一拆”“四换三名”“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相结合,通过鼓励科技园、工业园等进行低效用地再开发,提前介入环境综合整治、城中村改造排摸分析可盘活利用土地等,推进低效用地和整治后土地的盘活利用,提高整体利用效率。2017年,全区利用拆后土地626万方,拆后利用率83%。三是分类利用出效益。综合低效原因、区域位置、周边规划等因素,对存量土地进行分类别、有针对性的“一地一策”盘活,如对批而未供土地加快供地或是异地置换,对低效用地协商收回或是“退二优二”“退二进三”。如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东南地块,2006年出让后长期处于低效利用状态,业主无意向也无实力进行再开发,政府经多次协商后于2017年收回该地块涉及空置的247亩土地,目前已重新安排项目。2017年,全区消化批而未供土地9236亩,供而未动土地6655亩,盘活低效用地6537亩,建设项目开工率91.35%,存量建设用地供应量3270亩(同比增长13%)。
一是加强统筹“管”地。充分发挥区土地出让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大土地供应和经营的统筹管理力度,按序、按计划、按节奏供地,调整土地供应结构,提高土地供应质量。2017年,出让经营性用地2437亩,工业用地2308亩。其中,住宅用地占经营性用地的81%,供应量同比提高19.2%,加大了房地产用地供应,尤其是普通住宅的供应比例,保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二是土地整治“生”地。加大政策支撑力度,推进土地整治工作,开展垦造水田两年专项行动,立项112个项目,改造总面积1.28万亩,新增总面积1.03万亩,计划新增水田600余亩、旱改水3000余亩,耕地质量得到有效提升。2017年全年拨付资金10.5亿元,惠及58个村级集体,结合“田长制”和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落实,基层的保护耕地意识得到有效提升。三是严格监管“护”地。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落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积极完善源头防范、联合巡查检查工作机制,形成执法合力,确保对违法占地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一张图”移动数据系统、“无人机”、执法记录仪等先进装备的运用提高了巡查效率,高频率的媒体曝光、村社区基层约谈等举措形成高压态势,让违法“无处遁形”。积极探索批前审查、批中会审、批后跟踪、建后验收的全程监管机制,对违规开发、圈地不开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不达标等行为,严肃处理。2017年,立案查处违法用地152宗,整改203宗,复耕土地916亩,年度违法用地占用耕地比例0.88%。管控、建设和激励手段“多管齐下”,做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提高土地保护和利用质量。
接下来,杭州市国土资源余杭分局将进一步探索深化“总量锁定、增量用优、存量增效、质量提高”的土地利用模式,努力破解土地资源瓶颈,推进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高,以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推动更大的经济增长,为“五大余杭”建设提供扎实的国土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