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发展回应“南湖期待”
——嘉兴市南湖区委书记朱苗访谈

2018-07-04 08:30朱琼瑜
浙江共产党员 2018年7期
关键词:南湖红船全区

本刊记者/朱琼瑜

记者印象:

南湖畔,红船旁,这里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红船精神”发源地,自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到南湖瞻仰红船并发表“南湖重要讲话”后,南湖再次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

初见到朱苗书记,他笑着告诉记者,“南湖的‘红色印记’和拥有的独特政治资源优势一直备受各界关注,这是光荣,也是压力,因为南湖区时时刻刻、方方面面都要有勇当先锋、争做一流的信念和勇气。”

要让南湖彰显“红色印记”,将建党圣地打造成党建高地的同时,还要以看得见的成绩刷新南湖在高质量发展上的存在感,正是朱苗身为区委书记的责任,更是他给自己压的担子。

朱苗喜欢谈发展,善于谈发展,这种“喜欢”和“善于”源自一个“懂”字。

过去多年,从未和“发展”二字分开过的工作经历,让他深刻了解发展的实质,抓得住发展的重点,看得清发展的路径。

他将全区未来发展的条条框框一一细数时,竟也毫不避谈南湖区在发展上的“短板”“劣势”和“困境”,谈到这些,他反倒笑得坦然而自信。

“土地要素缺乏是我们的短板,但是找准了以创新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建设的路径,南湖照样能实现发展上的‘弯道超车’”

“南湖区的发展要再上一个台阶就要全面接轨上海,我们要努力将不接壤上海的劣势转变为接轨上海的优势”

……

2017年,南湖区以1006.67亿元的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跻身“千亿俱乐部”,并成功争创了一批国字号的金字招牌。南湖区的发展一路“爬坡过坎”,逐渐让更多人看到了。

如今,朱苗信心满满、干劲十足。他说,南湖区需要的是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要齐抓共管、齐头并进。

“南湖有一张党和革命先辈留下来的‘红名片’,传承和弘扬是我们的责任;南湖是风光秀丽的江南水乡,天然环境赋予的‘绿名片’我们要好好建设;经济发展是牛鼻子,是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关键,我们要靠奋斗抓实这张‘金名片’。三张名片,一张都不能少。”朱苗如是说。

“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对朱苗来说,胸中丘壑正是南湖这盘发展的棋局。

朱苗

男,汉族,浙江桐乡人,199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8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曾任共青团嘉善县委书记、党组书记,嘉善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正科长级)、党组成员,县光伏产业园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嘉善县姚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临沪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嘉善县委常委,姚庄镇党委书记、临沪新区管委会主任、姚庄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南湖区委副书记、区长,嘉兴科技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等职。2016年11月任嘉兴市南湖区委书记,嘉兴科技城党工委书记。

记者:过去一年,南湖区作为浙江省四个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之一,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曾创造多个全国、全省第一,2018年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深化之年,全区是如何保持先发优势,全面深化改革,跑出“南湖速度”的?

朱苗:“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一场“自我革命”,是撬动方方面面改革的总引擎,要求我们改变固有的工作模式、思维和作风,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服务好群众和企业,改革的关键就在于要让群众和企业得到真正的实惠,要真正实现“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

2016年7月,南湖区率先成立区行政审批局,188项行政许可事项整体划转,实现“一枚公章管审批”。今年我们升级“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新模式,全区28个部门的全部办事事项集中到区行政服务中心,进一步整合“业务流”和“信息流”,实现“中心”以外无权力,一窗受理无差别。

同时,我们从三方面推进改革深化:一是加快智慧审批服务网络建设,通过开发一体化智能终端,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积极打造“审批小智”智能问答等移动式服务,让群众和企业享受到更智慧的服务。二是加快重点领域改革,通过商事登记信息平台与税务平台信息实时交互,打通各部门各条线间的信息流转路径,开创常态化企业“即办时代”,并出台“标准地”“容缺后补”等意见,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实现“零次跑”。三是拓展“无差别全科受理”全域辐射面,将“最多跑一次”改革与“基层治理四平台”充分融合,积极构建区镇村三级“无差别全科受理”体系,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记者:近年来,南湖区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撬动经济转型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内核,请您谈一谈南湖区是通过怎样的布局和哪些具体实践将全区打造成科技创新的活力之地的?

朱苗:2003年,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亲自推动下,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落户南湖,从那时起,全区就定下了走科技创新之路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在全省范围内最早规划建设了科技城——嘉兴科技城,2004年,又引进了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通过十多年筚路蓝缕的发展,嘉兴科技城迎来了快速发展期,2017年以来,先后成功创建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互联网产业国际创新园、国家级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目前全区围绕打造G60科创走廊上的自主创新高地、科技孵化高地、成果转化高地的目标,全面接轨上海,积极争创国家级高新区。

在科技创新上,我们不断深化院地(省校)合作模式,创新推行“一院一园一基金”模式,先后引入浙江未来技术研究院等一批创新载体,大力推进柔性电子、VR/AR等新兴产业的培育。我们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并举,以“人才+项目”的模式推进人才工作,让创业创新高层次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同时,完善科技创新孵化平台体系,以网易联合创新(嘉兴)中心基地等建设营运为引领,构建“域内孵化、域外孵化、海外孵化”等多层次全方位孵化格局,不断提升孵化数量规模、等级质量。此外,南湖区坚持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主体作用,支持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创新型研发机构,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助推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

记者:浙江省正在全面推进“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目前南湖区“基础治理四平台”建设情况如何,“基础治理四平台”的建设又从哪些方面推进了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

朱苗:南湖区自2016年启动“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以来,以全科网格为基础,以力量下沉为重点,以信息系统为支撑,目前已基本建成基于“1+4+1”(综合指挥+四个平台+全科网格)框架的基层治理体系,有效破解了部门“管得着看不见”,而基层“看的见却管不着”的困境。这两年,我们从推动基层治理向智慧化、标准化、集成化转变入手,加强“基础治理四平台”建设。

首先,全区强化综合信息指挥一张网建设,对已有的视频监控、视联网等延伸至基层的系统资源进行综合集成。今年5月,南湖区综合信息指挥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全面建成覆盖区镇两级的综合信息指挥系统。同时,我们调整优化全区638个全科网格设置,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按照“一格一码”进行统一管理,彻底结束了全区长期以来各部门“多网并存”的局面。此外,今年我们将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监管工作,在市场监管、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相关领域,开展联合执法和综合检查,并夯实“党建+四个平台+全科网格”基层共治模式,确保各项重点工作有效落地。

记者:南湖区作为红船起航地,是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的最前沿,全区一直坚持以大党建引领大发展的理念,从严从实抓好党建工作,您能否谈一谈今年南湖区从哪些方面入手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走上质量强党之路?

朱苗:作为革命红船起航地,南湖区始终把抓好党的建设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特别是在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到南湖瞻仰红船并发表“南湖重要讲话”后,我们更加强化政治意识,把握住“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的精髓,找准红色信仰引领地、红色文化示范地、红色客厅标杆地等着力点,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全力打造“弘扬红船精神示范区”。

今年,全区通过推进“优质服务示范年”活动,选树一批红船旁的最美人物、铁军先锋和先锋团队,并深入挖掘特色创新工作,有效融入党建元素,以群众欢迎、受益、满意为标准,打造更多党建阵地示范线、示范点。同时,我们突出南湖红船的“红”和江南水乡的“绿”,推进以“月芦文杉”为重点的运河文化和以“一大路”为重点的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合,打响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梅花洲、王祥里和船模、菱画等文化品牌,并积极推动红色文化与制造、科技等领域的融合,加快发展数字文化、互联网文化等新兴业态,引导更多文创企业开发体现“红船精神”、南湖特色的红色文创产品。目前,我们正在全力配合嘉兴市加快南湖核心区和周边区域整治提升,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品质和城市功能配套提档升级,加快扮靓城市红色客厅。

●南湖名片

南湖区是嘉兴市的主城区,总面积439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4个镇,常住人口65.4万人。2017年,南湖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06.67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成功进入“千亿俱乐部”。新征程上,南湖区将进一步强化弘扬“红船精神”、贯彻新思想“排头兵”的担当,围绕国际化品质现代田园城区总目标,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的核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宜居宜业的生态区、共享发展的示范区”,为“两个百年”贡献南湖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南湖红船全区
红船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南湖之春
雕红船
南湖的船
在南湖,我画下幸福时光
红船向未来
一叶红船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