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梅,苏嘉博,刘丽萍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300387)
我国是纺织服装产品消费和出口大国,纺织服装行业年产值高达9万亿元,但也是资源依赖性和环境敏感性很高的产业,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很大[1]。到“十二五”末,我国废旧纺织品累计产生量将超过1亿t,每年在生产和消费环节产生约2 600万t废旧纺织品,再利用率不到14%,废旧纺织品回收工程刻不容缓。
结合天津地区开展的天津废旧纺织品回收现状问卷调查,对天津废旧纺织品回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如下。
对天津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与收入、不同地区的近500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天津在废旧纺织品回收方面的现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生活中产生的废旧纺织品中有87.89%(以84%的人每年平均产生5件废旧纺织品,16%的人每年平均产生10件废旧纺织品为样本)为废旧闲置衣物。目前,现有废旧纺织品处理方式并不单一,但居民选择的方式是单一的。有高达54.62%的被调查者首选的处理方式是直接扔掉;与此相对应的是近60%的人群周围有废旧纺织品回收箱和慈善捐赠的废旧纺织品处理箱,但选择这两种方式的仅有16%;还有少部分人选择卖掉或直接丢弃。
1.2.1 回收过程不透明
在调查过程中,关于“为什么不将废旧纺织品捐赠或放入回收箱”这个问题,有90%的人们是因为对自己捐赠的纺织品的后续处理过程以及再回收后的用途与去向不了解,一些频频爆出的回收和捐赠丑闻,使公众对回收途经和再利用情况极度缺乏信任感,回收之路难上加难。
1.2.2 回收重视度不高
调查显示有近54%的人很少听到或从未听到关于废旧纺织品回收的宣传,除一些较大型小区内会设有回收箱外,在各大高校、偏老旧小区及郊区等均没有回收箱或其他回收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回收现状不甚理想,但公众对废旧纺织品回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都有深刻的理解,对于废旧纺织品的有效回收报以极大热情,对参与废旧纺织回收有极大的积极性。
针对天津的废旧纺织品回收现状,建立天津市废旧纺织品回收平台,可以对天津市现有的废旧纺织品回收途径与专业回收机构进行资源整合,促进天津市乃至全国的废旧纺织品回收体系的完善。鉴于微信在公众间使用的广泛性,平台依托微信公众号,能实现线上预约、上门回收、监控回收过程和再利用情况的全程透明化回收,打造一个可信任的回收平台。这个平台依托“政府帮扶—多方合作—全民参与”的回收体系模型。
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出台了数十部关于废旧纺织品回收和处理利用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条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活促进法》等,以及有关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等,均提到对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问题。十三五规划也将“推动75%的国家级园区和50%的省级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建设50个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在100个地级以上城市布局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城市废弃物在线回收、园区资源管理、废弃物交易平台等”列入规划重点项目。由此看出,国家和政府对于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提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进行税收优惠的政策鼓励。
具体到天津市而言,国家的政策法规是大方向,政府如何实施还要细细斟酌。目前,天津的回收重点在废旧金属材料,对于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并没有相关政策和方案,因此可以有这样一个构想: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媒介,政府作为支撑力量加入其中,对参与平台互动的相关企业、机构给予税收优惠或者表彰奖励等,提高企业对于废旧纺织品回收项目的参与度;同时,政府的加入也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废旧纺织品回收中,加大民众对于回收过程的信任感,政府公信力是最有利的承诺书。
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问题涉及多个领域,其回收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废旧纺织品回收流程图
如图1,废旧纺织品的回收需多方参与合作。首先,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媒介,因为要实现预约回收、实名登记、物流查询等多项功能的利用,程序开发的人才必不可少;其次,要实现网络预约,上门回收的设想,快递物流业的参与也是尤为重要;接下来是废旧纺织品的接收方,根据用户在回收信息中填写的新旧程度,一部分可以直接交给慈善机构或公司企业,另一部分交到固定的分拣中心进行分拣,然后根据各项特征决定最后如何利用,送达企业或者将未分类的废旧纺织品直接送达企业,由企业自行分拣利用。这其中的分拣技术和利用技术,需要更多的科研人员参与技术的开发与创新。理想化的操作更倾向于建立专门的分拣中心,各废旧纺织品利用公司企业与分拣中心形成联盟,达到专项分拣、专项运输的目的,既能使分拣中心专注发展分拣技术,又为各公司企业减少分拣成本,互利双赢。
目前我国已有城市和企业开展了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项目,如浙江富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废旧军服回收再利用的试点企业,也是国内首家涉足废旧服装回收利用项目的企业;浙江温州市天成纺织有限公司是最早涉足服装边角料回收利用的企业;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是全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试点基地[3]。
就整体分布而言,北方城市的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情况远不及南方城市,但这对北方城市发展是一个机遇,尤其是在天津面临着重工业发展受抑的情况下,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产业链极可能为天津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需要的不仅仅是几个公司、几个科研机构的加入,最需要的是全民积极参与。根据问卷调查了解到,社会公众对于废旧纺织品回收和再利用的做法持积极肯定态度,也愿意在回收透明化的条件下积极参与废旧纺织品的回收。然而,积极参与回收只是整个环节的一部分,另一较为重要的部分则是提高公众对废旧纺织品再利用后的新产品接受度,使大家愿意接受废旧纺织品改造后的新产品,而这正是所面对的一大难题。必须承认的是,对用于工业或者物品配件的新产品比直接用于人体的新产品更容易令人接受。很多人会对废旧纺织品再利用后制成的服装等纺织品存在疑虑,消费观念也会令很多人对新型纺织品存在偏见,认为它们是劣质、低档、不卫生的产品,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转变消费者观念的过程。
值得庆幸的是,国外已经有了很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美国国会和欧洲议会曾为此颁布法令,只要纺织品贴上“再生”的标识,该纺织品的售价就可以提高10%[4]。经过22年的宣传和推广,人们逐渐由开始的不买账,转变为到现在“买它很光荣”,验证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我国可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转变中国消费者观念,达到从源头到尽头全民参与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2012年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废旧纺织品联盟)成立,它是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作为发起方,联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北京服装学院等28家相关单位组成的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领域的专业性行业组织。它的成立宣告着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正式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废旧纺织品的综合利用也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一项新兴产业。衣食住行“衣”排榜首,有充分的理由可以相信,十几亿的中国人在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领域,必将为我国经济腾飞添砖加瓦。
[1]高德康.关于建立和完善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体系的建议[N].消费日报,2016-03-09(A04).
[2] 郭燕.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管理制度建设探究[J].毛纺科技,2015,43(6):69-73.
[3] 苗正卿.探路废旧纺织回收[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3(Z1):42-44.
[4] 庄非.废旧纺织品涅 [J].纺织科学研究,2013(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