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利津县博物馆,山东 利津 257400)
釉的发明最初可能是古人在垒石做饭时,发现用火焰对石头进行加热,使得石头中的钙与炭灰在高温催化下发生化学反应,即釉现象。中国最早的瓷器出现于商周的墓葬中,距今已有3000多年,但制造相对粗糙原始,釉中含杂质气泡较多,色泽青淡,因而又称“原始青釉”。我们现代日常生活中所用的陶瓷中的釉主要是石灰釉和长石釉。石灰釉是用釉果(类似瓷石的一种天然矿物原料)和二灰(主要成份氧化钙)配制而成,而长石釉主要由石英、长石、大理石、高岭土等组成。在石灰釉和长石釉中改变金属元素的含量,或渗进其它化学成份,就会使之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釉色。如青釉中铁的含量一般在1%~2.5%之间,铁的含量如果降低,颜色就会变淡,当降至0.75%以下时就得到了白釉,超过5%颜色就会发黑,达到8%就会生成黑釉。
从原材料和工艺看,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是用各种矿物原料(高岭土、滑石、石英、长石等)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研磨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虽然釉层的厚度只有0.1厘米左右,但经过窑火焙烧后,就会紧紧附着在瓷胎上。由此不仅可增加陶瓷制品的强度、硬度、耐热性、耐磨性提高耐腐蚀性能,还有美化器物、便于擦洗、不易被尘土腥秽侵蚀等优点。
从微观结构层面看,釉是一种带有少量气泡和石英颗粒的玻璃态物质高温冷却后析出的晶体。具有与玻璃态物质相似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耐水、耐腐蚀、平滑、光泽,有较高的强度硬度、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釉还可根据成分和烧制温度变化获得多种不同色彩以提高制品的外观效果。
釉的种类繁多,成分各异。按坯体类分有陶釉、瓷釉及火石器釉;按烧成温度可分低温釉、高温釉;按外表特征可分为有光釉、无光釉、透明釉、颜色釉、乳浊釉、裂纹釉(开片)、结晶釉等;按釉料组成可分为铅釉、无铅釉、硼釉、铅硼釉、石灰釉、长石釉等。随着技术的进步,又出现了彩虹釉、流动釉、夜光釉、变色釉等新品种。
釉色简单来说就是指釉的颜色。决定釉色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种类成分,不同种类或者同种但成分的差异会使釉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二是工艺,施釉的工艺技法或者烧制的温度不同会使瓷器表面的的釉色发生变化。瓷器的釉彩最初还比较单一,以青色或者黑色为主,但随着制瓷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由单色釉的素瓷发展到五颜六色的彩瓷,详细区分名称如下。
红:有祭红、宝石红、豇豆红、珊珊红、郎窑红、抹红、胭脂红、粉红、海棠红、矶红、肉红、鲜红、朱红等。
青:有冬青、天青、豆青、粉青、翠青等。
绿:有宝石绿、孔雀绿、瓜皮绿、鹦哥绿等。
黄:有蛋黄、姜汁黄、蜜腊黄、娇黄、鸡油黄、鱼子黄、鹅黄等。
图1 五彩瓷盘
图2 清天蓝釉开片小瓷罐(现收藏于利津县博物馆)
图3 清冰梅纹蓝釉青花瓷瓶(现收藏于利津县博物馆)
蓝:有翠蓝、雾蓝、宝石蓝、洒蓝、天蓝、抹蓝等。
白:有牙白、青白、月白、鱼肚白、甜白等。
黑:有墨彩、黑彩、鸟金等。
紫:有猪肝紫、茄皮紫、玫瑰紫等。
炉钩釉:包含高梁红和松石绿二种颜色。
窑变红釉:是由红和兰两种颜色搭配而成。
茶叶沫釉:茶叶色。
简单来说瓷器的制作流程为:练泥—拉坯—印坯—利坯—刻花施釉—烧窑—彩绘。其中施釉工艺看似简单,却是极为重要和较难掌握的,也是瓷器进窑烧造前的必备环节。
施釉是指在成型的瓷坯表面施以釉浆,是古瓷器制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方法主要有浇釉、洒釉、刷釉、蘸釉、荡釉、轮釉等,按坯体的不同形状、厚薄,采用相应的施釉方法。例如,普通圆器采用醮釉或荡釉,而琢器或大型圆器则要采用吹釉。要做到坯体各部分的釉层均匀一致,厚薄适当,还要关注到各种釉的不同流动性,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此外,釉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釉其施釉技法也会有些许不同。
瓷器根据釉色不同可分为素瓷和彩绘瓷两大类。虽然用色彩装饰陶瓷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在明代以前,素瓷依然是主流瓷器。到了明代以后,精致白釉瓷的烧制成功使得在瓷器上作画成为可能,为之后彩瓷的发明创造了必要条件,彩瓷才得以蓬勃发展起来,并在清康、雍、乾时期达到鼎盛。因此,有人把中国瓷器的发展分为素瓷和彩瓷两大时期。
素瓷是指在制作过程中不人为添加颜料的瓷器,中国明代以前瓷器大都为素瓷。其无论釉上和釉下均没有色彩,也没有绘制的花纹。制坯成形后直接在其表面上一层釉,但由于釉中氧化铁的含量不同而导致不同的釉色。主要包括青瓷、黑瓷、白瓷和色釉瓷四个品种。
青瓷:呈绿色或青绿色。因釉中含有较高氧化铁,在还原焰气中焙烧所致。青瓷是最早出现的瓷器品种,最早可追溯至商代,称为原始青瓷,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东汉才有了重大突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发展趋于成熟。青瓷以胎质细腻、造型端庄浑朴、线条流畅简明、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唐代诗人陆龟蒙作诗赞:“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历史上唐代的越窑,宋代的哥窑、官窑、汝窑、龙泉窑、耀州窑等均盛产青瓷。
黑瓷:又称天目瓷。是在青瓷基础上增加了铁的含量烧制而成的。我国商周时期就已出现黑瓷,之后历经各个朝代,直至元明清时期,黑瓷仍是民间最常见的器皿釉色。
白瓷:由青瓷发展而来,胎体呈白色,釉色透明。虽然没有斑斓的花纹和绚丽的色彩,却能给人以朴实无华、自然天成的震撼。白瓷最著名是宋代的定窑和邢窑,其出现对瓷器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就瓷器本身而言,无论是白地黑花、褐绿彩、青花或是釉里红,还是五彩、斗彩、粉彩甚至珐琅彩,都是以白色衬底来展现各种色彩的绚丽与美妙。
色釉瓷:又称颜色釉瓷,依靠调整釉料之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而使之呈现不同颜色。有人因其种类、色彩花样繁多而将其单独归为一类,但就制作原理、创新工艺和技法来看,其与一般素瓷无本质区别。色釉瓷在宋代发展达到顶峰,清代康、雍、乾三朝都曾大力仿制各式宋代的单色瓷器,并达到了可以以假乱真的水准,如雍正朝的天蓝釉、天青釉、仿官釉,釉色明净清丽,优雅而华贵。除此之外,色釉瓷包括绿釉、红釉、酱釉、蓝釉、黄釉、紫釉等,窑变釉和结晶釉也属于色釉瓷范畴。
彩瓷亦称“彩绘瓷”,是器物表面加以彩绘的瓷器。宋代以前我国古代瓷器多采用刻花、划花、印花等装饰手法,即趁坯胎未干,以各种工具在胎上刻划或模印花纹图案,然后施釉入窑烧制。直到元代,用笔在器物表面加以彩绘的瓷器才逐渐流行开来。彩瓷主要分釉下彩和釉上彩。
釉下彩是在胎体上彩绘之后,再罩上一层无色透明釉,入窑经高温(1300℃左右)一次烧成,因彩绘在釉下,故名。釉下彩最早见于唐代长沙窑青釉褐绿色彩绘瓷器,经宋代发展至元代趋于成熟,景德镇窑的青花、釉里红瓷,其釉下彩工艺更臻完美,明清两代青花成为瓷器生产的主流。
釉上彩是在已烧好的素器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600~900℃的温度烘烤而成,因彩绘在釉上,故名。最早见于宋代,明清景德镇窑釉上彩广泛应用,品种有斗彩、五彩、粉彩、珐琅彩等。
从时间上来说,釉下彩的年代更为久远。从传承上来讲,可以说釉上彩源于釉下彩。从制作流程上看,釉下彩在生坯或素坯上绘画、上釉,一次性窑烧而成,色料充分渗透在坯釉中。而釉上彩一般是在釉下彩瓷或素瓷基础上,绘画装饰二次窑烧而成,彩绘的纹样与釉彩是分开烧的。从外观上看,釉下彩最表层为釉,因此器物色彩光润,表面平滑,经久耐磨,永不褪色。而釉上彩最表层为色彩装饰,虽色彩绚丽,降低了工艺难度,但因为色料并没有与釉料融合,所以纹样手感突出。
中国已发现最早的瓷器是商代遗址中的“青釉器”。较之陶器,其质地更加细腻坚硬,胎色灰白,基本烧结,器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石灰釉,被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而青釉以铁作为主要着色元素,釉中含有1%~2.5%铁元素,还原气氛中经过高温焙烧,便呈现青色。商周原始青瓷是青釉的始创期,汉代趋于成熟,宋代达于高峰,出现了粉青、梅子青等名贵品种。
从西周到汉初的1000多年时间里制瓷业较为缓慢,几乎停滞不前,这可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即王公贵族风行使用精细的金银器、青铜器等金属制品,而一般民众则多用竹、木器或陶器。
汉代是瓷器发展的转折期,至两晋时,原始瓷已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青瓷加工精细,胎质细腻坚硬,不吸水,胎釉结合致密,釉层增厚,釉玻化度高。这种高水平的制瓷技术标志着我国瓷器生产新时代的来临。
隋唐时代,瓷业发展迅速,无论种类还是数量都显著增多,制瓷技术也突飞猛进。尤其是白釉出现,形成了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南柴窑为代表的白瓷两大瓷窑系统“南青北白”的局面。青瓷釉色晶莹纯净,类冰似玉;白瓷洁白如玉,色泽胜雪。柴窑瓷器“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有“片瓦值千金”之誉,而越窑的“秘色瓷器”明彻如冰,晶莹温润如玉,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白釉较之青釉,含铁量更低(≤0.75%),施于洁白的瓷胎上,入窑经高温烧制,就会生成白釉。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白釉,是东汉墓葬出土的白瓷。唐代邢窑白瓷、宋代定窑白瓷、元代景德镇窑卵白釉、明代永乐甜白釉、明清德化窑象牙白釉等都是有名的白釉品种。
宋代瓷器,在胎质、釉料、制作、分工、烧制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各项技术趋于成熟,是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宋瓷以六大窑系为代表:北方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和磁州窑系,南方的龙泉青瓷系和景德镇的青白瓷系。他们都以各种单色彩釉为特长:钧窑釉的海棠红、玫瑰紫,其灿如晚霞,变化无穷如行云流水;汝窑釉含蓄莹润、积堆如凝脂;磁州窑烧出的鹧鸪斑、油滴、玳瑁等结晶釉;景德镇窑的白釉瓷瓷色质如玉、青釉瓷碧如湖水;龙泉窑翠绿莹亮的梅子青釉;哥窑的青瓷釉面呈网状开裂,金丝银线,巧夺天工。宋人对釉质、釉色的追求达到了顶峰。
元代瓷器盛行印花瓷及五彩戗金。元代瓷器具有明显的草原民族风格,不仅器形上创烧了许多蒙古族特有的器物类型,而且还继承和发展了宋代的钧窑和龙泉窑,釉质更加均匀细腻,釉色更加肥厚圆润,色泽更加丰富多样。其创烧单色釉也比前代精美,如蓝釉瓷、红釉瓷、釉里红、青花等,其中釉里红是中国制瓷史上重要发明。它是将含有铜元素呈色剂的彩料绘于瓷胎表面,罩一层无色透明釉后入窑一次烧成,其温度可达1300℃,属于釉下彩的烧制手法,对温控要求极严,烧制难度极高,成品较少,但这一技术进步对后世瓷器发展影响深远。元青花则通过调整釉的二元配方比例,减少釉灰成分,提高釉的浓度。其结果改变了釉面状态,增加了釉层厚度,使得釉面更加柔顺光泽。元青花釉主要有三种:影青釉、白釉、卵白釉。其中白釉使用进口青料,釉面光洁莹润、釉色白中泛青,闪动感十足,衬托表现力强。
明朝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对外贸易发达,生产的瓷器不仅满足自用而且还多用于出口。较之前代,窑场数量显著增多,制瓷工艺技术不断提高,且明代实行“官搭民烧”制度(即工匠完成官方规定的任务后,可以进行自由经营),客观上提高了工匠的积极性,也极大促进了民窑的繁荣发展。这一时期,民窑不仅产量超过官窑,而且许多精品质量上也足以与官窑相媲美。明代主流瓷器釉下彩主要有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蓝地白花等,釉上彩主要有单彩、斗彩和五彩。釉的发展也极为迅速,种类繁多的单色釉和杂色釉,令人眼花缭乱,其风头甚至盖过了同时期的青花。单色釉主要有:以铜为着色剂铜红釉,又称“霁红”;半脱胎白糖色泽的甜白釉;以钴料为着色剂的蓝釉。永乐年间生产的蓝釉,蓝色纯正,釉面滋润。宣德时期的蓝釉,光泽莹润如同宝石,故有“宝石蓝”之称。此外,还有洒蓝釉、仿哥釉、矾红釉、仿龙泉釉、黄釉等。
清代是中国制瓷史上的集大成时期,其制瓷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其中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为鼎盛,清代瓷器在色彩上比明代的更加丰富,纹样更加鲜明。雍正时期创烧了很多名贵的新品种,如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创制了以“玻璃白”为填料,色彩柔和、富有立体感的粉彩;直接用黄金装饰瓷器的金彩;还有色彩奇幻、斑烂绚丽的“窑变”花釉等。此外,康熙期间,还恢复生产了几乎失传的铜红釉,其中尤以缸豆红、郎窑红最为著名。
纵观瓷器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釉是瓷器发展的灵魂。从瓷器出现起,瓷坯尽管有工艺的改进提高,但本质上少有变化,真正令瓷器大放异彩的是釉。从原始的含杂质较多的青釉,不断提纯改进发展出纯净的白釉、黑釉、红釉等,从单色釉进化到多彩釉,从釉下彩发展出釉上彩,施釉手法上由最初简单的蘸釉发展出适合不同尺寸和形状的荡釉、浇釉、刷釉、洒釉、轮釉等。可以说每一次瓷器的进步都伴随着釉的发展,釉的发明与创新才是瓷器发展的动力之源。
两千年来,瓷器如同一个婴儿,她在不经意中诞生,在懵懵懂懂中探索、成长,不断发展创新让她的生命充满活力。她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喜欢吸纳世间森罗万象的千万种颜色,然后映在自己洁白的衣裙,不断变换各种姿态以不同的面貌示人,看过她的人都会流连忘返,让我们用世间最美丽的语言来祝福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