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晶
[摘要]小学班级管理要做到精细化,班主任要有责任分解意识,将班级管理任务进行精细化分解,建立众多班级管理“小岗位”,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参与机会。“人人参与班级管理”,这是一种管理理念,更应该成为一种实践行动。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小岗位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8)18009101
小学班级管理呈现精细化特征,在具体落实班级管理责任制时,班主任要有创新意识,优化班级管理氛围,例如引入民主管理理念,将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分解,设置众多“小岗位”,鼓励学生竞选“小岗位”,并引导学生在“小岗位”上做出“大贡献”。小学生大多有表现欲,对参与班级管理有特别兴趣,班主任抓住学生普遍心理设置“小岗位”,为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创造便利条件。
一、设置小岗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班级管理需要设置更多“小岗位”,如果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岗位”,可以确保班级管理在更高层次上正常运行。学生在“小岗位”上参与班级管理,不仅有效提升个人管理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责任意识,促进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
班级管理设置责任“小岗位”时,需要综合考量现实需要。小学班级一般要设置班委会,班委会成员有正副班长、学习委员、卫生委员、文娱委员、纪律委员、体育委员、生活委员等,这些岗位属于固定岗位。为细分责任,班主任还要设置一些职能小组,“小岗位”随之产生:“通信员”“卫生岗”“墙报组”“迎检员”“礼仪监督员”“考勤员”“班级量化管理员”等。这些“小岗位”每一个岗位都可以设置2-3人。一个班级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顺利竞选到“小岗位”,班主任利用这些“小岗位”对班级工作进行全面调度,班级管理局面顺利打开。
“小岗位”丰富了班级管理手段,保证了班级日常生活的有序展开,班级事务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抓,这不但使得班级管理效率大大提升,而且还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的管理设计。
二、竞选小岗位,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为落实“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责任”的班级管理原则,班主任将班级管理责任进行详细分解,形成诸多“小岗位”。为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班主任利用多种宣传手段,鼓动学生参与到“小岗位”竞选活动之中。班主任先公示“小岗位”,然后再发动学生报名竞选,通过自荐、他荐等方式产生候选人,最后通过竞选演说,挑选出“小岗位”具体人选。
班级管理实行“小岗位”责任制,属于全新管理实践尝试。在具体操作实践中,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如“小岗位”竞选环节,班主任要有统筹意识,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竞选活动之中,使其成为管理发动契机。“小岗位”名额公示后,学生提交竞选申请,由专门小组负责组织竞选活动。竞选时,学生要陈述竞选理由,展示竞选优势条件。竞选者进入大名单后,由班主任统一选定最后人选。班主任展示具体分工责任,提出岗位要求,明示考评政策,竞选者正式“上岗”。实行“小岗位”管理机制,这样的班级管理体系构建呈现精细化特征。
竞选“小岗位”,成功激活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意识。学生竞选上岗后,其责任心更强,管理操作热情更高,管理成效也会更为突出。
三、监管小岗位,塑造学生责任思想
班级管理设置“小岗位”,学生顺利进入班级“管理层”,因为岗位责任相对集中,班主任在监督管理方面应做出一些创新设计。首先要明确“小岗位”的分工。责任划分之后,每一个“岗位”上的学生就是直接责任人,教师应为岗位设计具体的责任要求,让学生掌握明晰的操作方向。其次,岗位監督机制要健全。班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体系,各个岗位之间有制约关系,也有监督关系,需要班主任做出梳理。其三,启动监督举报制度,让学生各负其责,形成完善的管理网络。
班级管理“小岗位”正式运行之后,相应的监管需要及时跟上,构建科学的监管机制成为重要管理诉求。第一,建立相互制约机制。“小岗位”大多具有“专职”责任,对班级管理进行专门监管,这本身就是“小岗位”的直接责任。第二,发动全体学生参与到监管活动之中来。民主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将班级看成是自己的“家”,“班级兴衰,人人有责”应该成为学生的基本共识。第三,班主任跟进监督要到位。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灵魂,平时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对“小岗位”直接责任人进行监督,为其提供更多教育服务,势必能够极大提升“小岗位”责任人的工作热情。第四,实行多种形式的考评制度,定期对“小岗位”责任人进行评价、调整,可以始终保持“小岗位”旺盛的管理动力。
班主任利用切实可行的监督措施,为班级管理创造更多发展动力。“小岗位”设置符合学生思想诉求,为班级管理创新实践提供重要借鉴,势必能够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凸显学生主体意识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共识,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有意识地将班级管理精细化,形成众多“小岗位”,给更多学生参与班级活动创造机会,这对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责编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