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历史文化区商业消费空间的思考

2018-07-03 01:03
山西建筑 2018年14期
关键词:文庙德阳新天地

罗 晓 玲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德阳 618000)

0 引言

随着当代城市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城市空间已不再是以生产空间为主导。消费革命正悄无声息的席卷着中国的城市,消费文化逐渐成为城市社会主流文化。而城市作为消费空间的物理载体也随之经历着一场空间形态的深刻变革,各种消费空间在城市中蓬勃兴起,消费空间的生产与扩张成为当代城市空间生产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城市中历史文化区域的保护与更新日益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新旧空间如何交织,新旧空间如何融合共生,成为城市空间生产的新命题。

快速的城市化对城市建设用地有着如饥似渴的需求,旧城区由于用地紧张,导致人口过度密集、交通拥挤、居住环境恶化等问题,迫切需要对旧城区进行适应城市发展需求的更新改造。而在当代“消费文化”这个社会主流文化的指引下,将旧城区历史文化空间与消费空间结合,借助历史文化空间的优势地理区位、特有的文化积淀和特色建筑的传统空间符号与现代消费行为联姻,成为新型的城市消费空间,以为城市空间增添活力的同时带动城市消费繁荣。如成都的锦里、宽窄巷子等历史风貌区,都是消费空间与历史文化区结合的成功案例,这些区域也逐渐成为城市的RBD(游憩商务空间)带动城市经济持续发展。

1 德阳文庙新天地消费空间的由来与现状

1.1 由来

德阳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距离省会成都46 km。德阳历史悠久,是古蜀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境内历史文物及历史文化区域众多,其中德阳文庙是较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域之一。德阳文庙(如图1所示)始建于南宋时期,现存建筑是清代道光年间的格局,是仅次于山东和北京文庙的全国第三大文庙,同时也是中国西部地区保存完整、规模宏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庙,素有“德阳文庙甲西川”的美誉,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新天地位于德阳文庙东侧,与文庙仅一墙之隔(见图2)。其用地原本为废旧建筑区。为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文庙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政府管控、开发商主导开发建设运营的城市经营活动中,以孔庙文化为依托,集旅游、文化、商业、娱乐为一体城市综合性商业消费空间便得以建成。

1.2 现状

文庙新天地(如图3所示)自2016年元月开街以来,与临近的德阳文庙广场、南街商业街逐渐融合共生,成为现今中心城区中最具活力的区域,以其为中心,形成了德阳RBD(游憩商务区)的新格局。一方面文庙新天地带动了周边城市区域商业的繁荣,另一方面也由于该区域人气的提升,为德阳文庙增添了人脉,不仅使原来沉寂的文庙焕发了新的活力,也为更多的市民了解和认识孔子文化创造了机会。

在城市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将城市历史文化区与现代商业融合,形成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时尚消费空间是当前城市空间转型的重要策略。这种古今融合、时尚都市感强烈的城市空间生产方式已成为许多城市空间转型改造的不二手段。然而,在这种成功的空间转型的背后,还是有值得疑虑的问题。

2 对德阳文庙新天地消费空间的思考

2.1 对文化符号的表面化运用

基于历史文化空间的消费空间,虽然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要素,但这些特色和要素在此类空间总是以碎片化的方式存在,往往成为营造特色消费空间氛围的辅助要素。而真正的传统文化和空间内涵则被商业消费所占据。德阳文庙新天地中,虽门楼、牌坊取自文庙中建、构筑物之形,建筑形式、仿古戏台等隐射川西民居及其传统生活方式之意,但这些散碎的传统文化要素又实则无一不为商业消费助兴。使本应呈现多元化的传统生活被商业和消费行为取代,传统文化符号被表面化的运用,筑传统文化传播之壳裹商业消费逐利之实。而文庙这一传统文化传播的圣地沦为商业消费空间对外宣传的有利工具,在现代消费文化的挤压下显得孤独而格格不入,传统文化空间被重重淹没在物欲横流、“重利而轻离别”的消费空间中。

2.2 塑造的消费空间中商业消费业态单一

德阳文庙新天地商业消费空间中,商业业态以传统小吃及服饰零售为主,且商业层次普遍偏低,并在高档酒店、商务办公、民俗展览等业态方面几乎为空白。如此单一功能的消费空间虽然对周边城市区域发展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由于其功能单一造成的带动力量薄弱,并不足以对该区域的商业消费发展起到实质性的引擎作用。单一的商业消费功能使其一方面只对特定的消费群体(主要为年轻人)具有吸引力,空间使用选择性极强,从本质上看,德阳文庙新天地只迎合了城市青年群体的消费需求,有悖于历史文化街区应有的全民参与性;另一方面其单一性还影响到其空间发展的持续性。事实证明,在众多城市消费空间中,多元复合的消费空间才具有持续保持活力和人气的能力。而单一的空间功能将在应对人们“喜新厌旧”的消费心理及在面对时间耐久性冲击中不具有持续生存的韧性,从而可能导致被城市中更新、更多元的新型消费空间取代的命运,从而沦为无人问津、落魄萧条的新的旧城区。

2.3 缺乏公众的参与

公众在城市商业消费空间的规划建设中的参与度极低。一方面是由于此类空间的规划建设一般是由当地政府和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开发商合力作用的结果,因此此类空间的生产更多的是为满足开发商设定的商业消费需求,以开发商盈利为主要目的;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中绝大部分民众对于城市规划、建设的知识知之甚少,致使长期以来提倡的城市规划建设公众参与流于形式,参与度低,以上两方面原因造成民众和消费者在城市消费空间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缺乏话语权和选择权,只能成为城市商业消费空间被动的接受者和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容易忽视空间的真正价值和自身真实的消费需求,而最终被开发商设定的商业消费“牵着鼻子”走,陷入“圈套”之中。

3 结语

城市空间总是随着城市发展的需求而不断演进生长。在当代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的演进越来越受到资本力量的牵引,致使城市中商业消费空间成为城市主要空间类型。德阳文庙新天地商业消费空间,将传统文化街区与城市时尚消费空间结合更新为新型城市空间在当前看是一条成功的路径。然而这其中,如何去表面化,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文化实现真正紧密结合,而不再仅仅是点缀;如何去单一化,与周边城市区域合力形成多元、复合且具有发展韧性的城市消费空间;如何提升公众参与质量,让城市公众切实参与到城市消费空间规划建设的各个阶段中,使城市消费空间体现公众需求,让城市民众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等问题都是在今后的城市消费空间规划建设管理中应再思考、再完善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美]约翰·伦德·寇耿.城市营造——21世纪城市设计的九项原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2] 周向频,唐静云.历史街区的商业开发模式及其规划方法研究——以成都锦里、文殊坊、宽窄巷子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9(5):73-77.

[3] 阚逸群,刘 锟.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分析——以城市锦里古街为例[J].四川建筑,2012(2):89.

[4] 刘 彬,陈忠暖.权利、资本与空间——基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消费空间生产[J].国际城市规划,2018(1):34-39.

猜你喜欢
文庙德阳新天地
四川省资中文庙的建筑发展史及其修复研究
“祭如在”与文庙祭祀
云南文庙介绍
——巍山文庙
身残志坚 创出“新天地”
三线建设时期的中国城市化——以四川德阳为中心
文庙开笔大典
“四招”唤“四新” 开创新天地
“移”出新天地
车祸
德阳现代城市规划的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