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和物理、生物学科的渗透及差异分析

2018-07-02 02:28何建俊
新课程(中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微粒分子物质

何建俊

(常州市金坛区洮西中学,江苏 常州)

一、由两个听课片段想到的

一次在听某老师的化学第一课时,该老师用“清水变牛奶”实验作为引入实验(即向一瓶石灰水中吹气),本想激发学生对化学这门新学科的兴趣,结果学生反响平平,既不感到惊奇,也不发出赞叹,意兴阑珊。这是为什么?

另一次在听《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常态课,教师提问学生物质的微观构成时,学生齐声回答:“分子。”而在该堂课中,教师不断地纠正:“构成物质的是微粒,不能说是分子。”不耐烦时甚至说:“你们物理上讲错了!”物理真的错了么?

本文仅以江苏常州地区使用的初中教材(化学为沪教版,物理为苏科版,生物为苏教版)为研究对象,对化学学科与物理、生物学科之间知识的渗透及差异进行了梳理和比较,为化学教师在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提供参考。

二、初中化学和初中物理学科的渗透和差异分析

1.在描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时,存在一定的差异

初中物理将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变化称之为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1)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2)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而化学中常说的“挥发”在含义上就是物理中的“蒸发”,且“蒸发”一词在化学学科又具有其他意义:在化学学科,蒸发更多的是指一种操作,此操作常需要将液体加热至沸腾。

2.在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时,存在一些矛盾之处

(1)初中物理认为:分子是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常见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而在初中化学强调微观的(如分子、原子、离子等)用“构成”,宏观的(如物质、元素等)用“组成”;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应根据其构成微粒确定。

(2)初中物理中有这样一个结论: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大。这在化学学科中,这个结论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成立,常用冰和水作为这个结论的反例。

3.在微粒(分子)的性质、原子的发现史、原子的内部结构和能源的介绍等方面,相似度高,学科间渗透明显。而在原子的内部结构中,初中物理更加详细地介绍了“核子”和“夸克”的概念。

三、初中化学和初中生物学科的渗透和差异分析

化学和生物本就是联系紧密的两门学科,在许多知识内容上有交叉和渗透。现将知识之间的渗透情况归纳如下表:

初中生物和初中化学知识交叉渗透内容汇总

对比初中化学和生物这两门学科,不同之处在于:初中生物注重知识的普及,具有通俗性、广泛性;初中化学更注重物质的性质、用途和制法的学习,是生物知识的深化和提高。国家课程将生物设置在七、八年级,化学设置在九年级,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小结

尊重学科之间的差异。对于同一知识的不同种说法,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有些差异是由于学科体系和表达方式的不同,而更多的是出于教材编排的需要,为了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有些知识不适合过早地出现在书本中。教师不可一概而论,认为其他学科不严谨、不科学。

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是新的课程体系和研究性学习的需求,学科渗透式教学,将某些知识渗透到几门学科中,化整为零。这种模式,可以将知识分门别类,以不同难度、梯度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不同学科的学习中获得相应的知识、方法和情感,更可以让学生形成由浅到深的认知模式,符合学生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五、教学建议

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深入分析学生的学情,归纳其已学过哪些化学知识,并在教学设计中考虑这些因素,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教师既可以巧用学科差异,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充分利用化学“前知识”,引起学生共鸣,升华知识内涵。

猜你喜欢
微粒分子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分子的扩散
循环凋亡微粒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作用
FePt纳米微粒有序化温度的影响因素
“精日”分子到底是什么?
米和米中的危险分子
致今天的你,致年轻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