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风强,况 渊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81)
老挝Nam Khan 2水电站位于老挝Luang Prabang(琅勃拉邦)东南约30 km的Nam Khan河上,是Nam Khan河规划3座梯级电站中的第2级。Nam Khan 2水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475 m,死水位465 m,总库容7.508亿m3,调节库容2.291亿m3,属年调节水库。本电站为Ⅱ等工程,工程规模为大(2)型。工程枢纽建筑物包括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右岸开敞式溢洪道、右岸放空洞、右岸引水隧洞和地面厂房。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36 m,溢洪道控制段最大结构高65 m。
根据坝址地形地质条件,右岸溢洪道布置于大坝右岸冲沟垭口,距离右坝肩约400 m。溢洪道由控制段、泄槽段和消能式组成,控制段包括溢流坝段和挡水坝段,溢流表孔下游接泄槽、消能工,下游为消能防冲区。溢洪道按1级建筑物设计。
溢洪道控制段为常态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201 m,其中挡水坝段长126.5 m,泄洪坝段长74.5 m,坝顶高程480 m,最大坝高65 m。溢洪道控制段溢流表孔后接泄槽段和消能工段,溢洪道最大长度334.65 m。设计泄槽段为矩形断面,泄槽通过3 m厚的中隔墙分为左右两侧泄槽;两侧泄槽净宽均为32.25 m,隔墙高10.5 m。溢洪道左槽底板纵坡为i=15%,自桩号溢0+178.64 m之后,底板为抛物线,抛物线方程为y=0.15x+0.002 7x2,其末端桩号为溢0+224.92 m,后接反弧段消能工。挑坎左边墙末端桩号为溢0+242.49 m,挑坎右边墙末端桩号为溢0+286.52 m。溢洪道右槽底板纵坡为i=15%,底板自桩号溢0+273.05 m之后接反弧段消能工,挑坎左边墙末端桩号为溢0+290.62 m,右边墙末端桩号为溢0+334.65 m。左右两泄槽末端接挑流式消能工,左侧挑坎挑角为22.7°,半径R=19.84~78 m;右侧挑坎挑角为12.89°,半径R=40.45~159 m。泄槽最大掺气水深8.61 m,边墙高度10.5 m,边墙及底板厚均为1.5 m。
在水库校核洪水位477.86 m时,由于泄流受冲沟的影响,溢洪道堰前水位降为475.30 m,相应最大泄流量为9 974 m3/s,相应单宽流量为184.70 m3/s,泄槽最大流速35.1 m/s,相应挑距约为154.76 m。
溢洪道控制坝段包括溢流坝和两岸挡水坝段。溢流坝段在溢洪道控制坝段中部,总长度74.50 m,溢流堰按低堰设计,堰体最大高度35 m,堰顶高程455.00 m。溢流表孔孔口尺寸13.5 m×20 m(宽×高),工作闸门为弧形闸门,弧形闸门前设置检修闸门槽,4孔共用1扇平板检修门。堰面曲线采用WES曲线,曲线方程Y=0.045X1.85,曲线上游采用3段不同半径(R=8.5 m、R=3.4 m、R=0.68 m)相接。堰面曲线下部连接反弧段,反弧半径52.3 m,反弧起始高程443.74 m,底板高程428.03 m,与泄槽平顺衔接。闸孔中墩厚4.5 m,边墩厚3.5 m。堰面采用C25二级配混凝土,混凝土厚2 m,堰体采用C15三级配混凝土,与堰面混凝土相接触面采用台阶状设计并设置插筋,确保紧密连接。闸墩采用C30二级配混凝土[1]。
两岸挡水坝段为C15三级配常态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480.00 m,顶宽6 m,左岸长度49 m,右岸长度77.5 m,总长度126.50 m。从安全和超泄能力考虑,溢洪道控制段坝顶高程为480 m,比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481 m低1 m(比防浪墙顶482.20 m低2.2 m),溢洪道控制坝段不设防浪墙。
对溢洪道进行抗滑验算,重点分析深层滑移情况,一种为坝体与岩体整体向下游沿单滑面滑出,另一种为坝体沿底滑面向后滑出,下游岩体沿缓倾裂隙面滑出,形成双滑面(见图1、图2)。经验算,溢洪道控制坝段整体稳定且坝踵未出现拉应力,满足规范要求。
图1 溢流坝段深层滑动模式一(单滑模式)
图2溢流坝段深层滑动模式二(双滑模式)
本工程的闸孔跨度为13.5 m,跨度较大,所以采用锚块式支承体结构,锚块式支承结构比较经济。锚块宽度为5.5 m,高度为5 m。弧形闸门单侧支座推力值F=22 000 kN,根据工程经验,拉锚系数考虑1.8,计算出闸墩单侧主锚索300 t级预应力锚索13根,扇形布置,共布置3排;其中外侧两排各布置5根,第三排布置3根。次锚索采用200 t级,共布置12根[2]。
弧形闸门支座的纵向受力钢筋选用双排C32@150 mm,水平方向箍筋选配双肢箍筋C28@150 mm;在垂直水平箍筋方向布置适当的垂直箍筋双肢C28@150 mm。
泄槽段两侧紧靠山体,为矩形断面,边墙高度10.5 m,厚度1.5 m。泄槽中间设有厚3 m的中隔墙,隔墙高10.5 m,分为左右两侧泄槽。两侧泄槽净宽均为32.25 m,两中孔之间的闸墩以下设中隔墙将泄槽分成等宽度的两槽;隔墙渐变段长30 m,宽度由4.5 m逐渐缩窄至3.0 m。在隔墩末端的泄槽内设14 m长的稳流墩,稳流墩末端宽度为1.2 m。左槽缓坡段底板纵坡为i=15%,自桩号溢0+178.64 m处底板为抛物线,抛物线方程为y=0.15x+0.002 7x2,其末端桩号为溢0+224.92 m,左侧泄槽长度170.2 m;右槽底板纵坡为i=15%,泄槽长度218.3 m。泄槽段均采用C25二级配混凝土。
为将HSa Mouy冲沟来水顺利引入溢洪道,溢洪道泄槽右侧边墙设置有侧堰,侧堰过水宽度20 m,顺水流长度28 m,水位落差9.33 m,由进口翼墙、两级跌坎组成,边墙高度2 m,跌坎高均为2 m。侧堰进口两侧设置八字翼墙,为保证翼墙与冲沟边坡相适宜,扩展角度分别为45°和30°。进口段顺水流方向长度6 m,底板前缘设置有齿槽。
泄槽分为L形左、右边墙,倒T形中隔墙以及中间部位底板。泄槽配筋计算如下:
(1)泄槽边墙。泄槽左、右边墙为L形结构,其边墙竖直端总高度12 m,宽度1.5 m,底板水平端总长度7.5 m,宽度1.5 m。边墙及底板基岩均布置有25,L=6 m锚杆,L形梁均与基岩接触良好。泄槽段基岩为微风化或微新基岩,岩层竖向发育,层面与泄槽走向近乎垂直。因此,泄槽边墙可不必考虑边墙外侧基岩压力,但由于岩层节理发育,且工程所在地雨季漫长,降雨量大,故需要考虑边墙外侧基岩的外水渗透压力。当溢洪道泄洪时,考虑内水压力。计算工况如下:
①边墙内力计算工况1:底板水平端视为固定端,边墙受外水压力,按连续悬臂梁计算。
②边墙内力计算工况2:底板水平端视为固定端,边墙受内水压力,按连续悬臂梁计算。
③边墙内力计算工况3:边墙竖直端视为固定端,底板受扬压力,按连续悬臂梁计算。
内水压力:根据模型试验,泄洪时最大掺气水深约7.6 m,流速V=27~34 m/s。同时,需要考虑下泄水流的脉动压力。
外水压力:考虑暴雨工况,外水与边墙同高。
扬压力:最大扬压力可按边墙高度水压计算。由于底板布置有纵横排水盲材,掺气坎位置设置有直径为75 mm排水孔,入岩6 m;同时底板设置有25,L=6 m@1.5x1.5 m锚杆。因此,扬压力对底板影响较小[3]。
经计算,底板与边墙内外侧选配25@200 mm钢筋,边墙与底板为整体结构,连接转角处弯矩最大,增加25@200 mm加强钢筋。
(2)中隔墙。泄槽中隔墙为倒T形结构,当左右闸孔两侧同开度泄洪时,左右两侧水压平衡;当闸孔不同开度泄洪时,或只有一侧泄洪时,隔墙两侧水压不平衡。
中隔墙内力计算工况:单侧泄槽最大流量泄洪,另一侧泄槽不泄洪。底板水平端视为固定端,导墙受单侧水压力,按连续悬臂梁计算。
经计算,中隔墙选配25@200 mm钢筋,由于底板与中隔墙为整体结构,连接转角处弯矩最大,增加25@200 mm加强钢筋。
(3)中间底板。中间底板宽度20.25 m,直接坐落在基岩上,单侧槽泄洪过程中,同一桩号的水压基本一致,沿水流方向的水压略有不同。因此,底板上部内水压力基本一致,不平衡压力较小,采取构造配筋,上下表面选配25@200 mm钢筋(见表1)。
表1 泄槽内力计算成果及配筋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溢洪道左右两槽采用挑流式消能工,左侧挑坎夹角44.5°,半径R=19.84~78 m;右侧挑坎夹角21.42°,半径R=40.45~159 m。两挑坎末端线与溢洪道轴线斜交,夹角均为36.22°,消能工边墙厚度3 m。消能工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迎水面层采用C35HF抗冲耐磨混凝土,厚度为0.8 m,下部大体积混凝土采用C15三级配混凝土。为增加稳定性,消能工底板设有基础插筋,末端设有齿槽,齿槽段最大混凝土厚度15.8 m。
消能工边墙内力计算工况与泄槽段类似,边墙内外侧配筋双层25@200 mm,底部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表面配构造钢筋单层25@200 mm[4_5]。
综上所述,老挝Nam khan 2水电站溢洪道受地质情况和地形情况影响较大,工程设计要求较高。在进行设计时。需充分对天然地形进行利用,结合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的布置和设计。不仅能满足工程需要,还降低了工程投资成本,取得了良
好的工程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国良.天生桥一级水电站溢洪道掺气减蚀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2] 吕 辉.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溢洪道陡槽段雾化边坡稳定性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7.
[3] 穆全平,王朝江,王立群,等.喀麦隆曼维莱水电站辅助溢洪道布置设计[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17(03):25_26,63.
[4] 李 娟.青峰岭水电站溢洪道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6(03):21_23.
[5] 李强非,杨再宏.龙马水电站溢洪道设计优化[J].云南水力发电,2010(01):20_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