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爱 唐小正
头癣是一种流行已久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虽不如过去高,但仍常见。为了解海南地区头癣病原菌的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本文对我院门诊2014年6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35例头癣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1 一般情况 35例患者均来自海南地区的海口市和其他市县。其中海南岛北部的海口及周边地区15例;西部的儋州市5例,临高县和昌江市各4例;南部的东方市、乐东县各2例,三亚1例;东部的文昌市2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1~60岁;其中0~5岁19例(男17,女2),6~10岁11例(男8,女3),11~15岁3例(女3),16~20岁0例,>20岁2例(男2)。0~10岁的儿童30例,约占总人数的85.7%。明确有亲密接触庞物狗的有6例(男5,女1),接触兔子的1例(男)。35例患者均未发现其他部位感染真菌。
1.2 临床资料 35例患者中脓癣25例,占71.4%,白癣和黑点癣各5例,各占14.3%。脓癣初起为群集的毛囊炎性的丘疹,后很快发展为由多数毛囊性脓疱组成的隆起性肿块,边界清楚,表面有多数蜂窝状排脓小孔,从中可挤出脓液,患处头发脱落、折断,发根易拔起。白癣初起为群集的毛囊炎性的丘疹,或环行红班,数周内发展成大片的糠状鳞屑的白色斑片,头发一般距头皮2~4 mm处折断,发根易拔起。黑点癣可见头顶患处头发从发根处折断,毛囊口残留黑点状的发根。
1.3 真菌检测方法 直接镜检 用无菌钝刀刮取患处鳞屑、脓液和用镊子拔取断发于洁净载玻片上,加1滴10%KOH,盖上盖玻片,在酒精灯上稍加热促使鳞屑溶解。置显微镜下观察,见到断发内外的菌丝和孢子为阳性。
培养鉴定 取患处鳞屑、脓液和断发三点接种法接种于两管沙堡弱培养基上,沙堡弱培养基一管含有放线菌酮,另一管无放线菌酮,28℃培养箱培养2周。培养出皮肤癣菌即转种到马铃薯培养基、尿素培养基和米饭培养基上培养以观察菌落形态、颜色,做钢圈法小培养以观察菌体镜下形态。
35例患者中直接镜检有28例阳性,7例阴性。镜检可见发内孢子发外菌丝阳性18例,发外菌丝和孢子阳性6例,发内孢子阳性4例。
真菌培养阳性有28例,经鉴定须癣毛癣菌复合体10例(35.7%),断发毛癣菌7例(25%),石膏样小孢子菌4例(14.3%),犬小孢子菌3例(10.7%),红色毛癣菌和紫色毛癣菌各2例(7.15%、7.15%)(图1-6)。有7例未培养出真菌。头癣患者不同性别、年龄与病原菌的关系见表1;头癣患者临床分型与病原菌的关系见表2。
表1 头癣患者不同性别 年龄与病原菌的关系 例
图1 须癣毛癣菌,PDA,7天图2 断发毛癣菌,PDA,加维生素B1,2周图3 石膏样小孢子菌,PDA,7天图4 犬小孢子菌,SDA,米饭培养基,2周图5 红色毛癣菌,PDA,2周图6 紫色毛癣菌,SDA,56天
表2 头癣的种类与病原菌的关系
头癣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头皮和毛发感染,根据病原菌和临床特征分为四型:黄癣、白癣、黑点癣和脓癣。本研究资料发现海南地区头癣以脓癣为主(72.2%),其次是白癣和黑点癣,未发现黄癣,这与国内其他地区报道多以白癣为主[1-3]有些不一致,与朱敏[4]等报道的上海脓癣占10%有差异,也远高于摩洛哥(2.5%)[5]和西班牙(18.2%)[6]。原因可能其它三型头癣均可伴发脓癣,因此我们临床诊断分型时多将其归于脓癣致使占比偏高。还可能与我们的病例与文献报道中的病例存在年代差异有关。也可能是海南特殊的地域性致使脓癣较多。或是本研究的病例数较少,未发现较多其它型的头癣。
本研究35例头癣中有0~10岁儿童30人,约占总人数的85.7%,说明儿童是本地区头癣的主要患病人群,此结果与各地的研究无差异[1-3,7,8]。原因可能是儿童皮肤角质层嫩薄、抵抗力差(长链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成人皮肤),较成人更易患头癣。也可能与近年来家庭饲养宠物增多、儿童作为易感者其防护观念淡薄和不注意自身清洁有关,本文就有7例患儿是明确因玩狗和兔子引起感染的。
培养结果显示,本地区头癣主要致病菌是毛癣菌属和小孢子菌属,毛癣菌属占75.9%,小孢子菌属占24.1%,其中以须癣毛癣菌复合体为主。在我国南方的广州[2]、深圳[1]上海[4]和北方的北京[7]等地,头癣的致病菌均以犬小孢子菌为主,新疆[8]以紫色毛癣菌为主。而美国头癣的主要致病菌以亲人性的断发毛癣菌为主[9]。欧洲(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以亲动物性的犬小孢子菌为头癣的主要致病菌[10]。说明因地理位置、气候、生活卫生习惯不同,菌种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性。红色毛癣菌一直被认为是浅部感染如手癣、足癣、体癣等的主要真菌,但本研究只分离出2例红色毛癣菌,可能是由于红色毛癣菌毛发穿孔实验阴性其对毛发的损害能力有限,故较少引起头癣。
由于地域性和气候的差异,海南地区头癣分型和致病菌与其它地区和国家均有不一致之处,提示临床诊治时应给予重视。
[1] 燕丽, 刘伟, 张霞, 等.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4例头癣临床分析[J].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5,10(4):220-223.
[2] 蔡文莹, 鲁长明, 胡永轩, 等. 广州地区24 1例头癣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8):585-586.
[3] 申汉俊. 头癣儿童中真菌检验的结果分析及意义[J].当代临床医刊,2015,6:1746-1747.
[4] 朱敏, 李莉, 朱均昊, 等. 脓癣的发病情况和病原菌变迁:上海地区19年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2,7(5):273-276.
[5] Zaraa I,Hawilo A,Aounallab A,et al. Inflammatory Tinea capitis:a 12-year study 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Mycoses,2013,56(2):110-116.
[6] del Boz J,Crespo V,Rivas-Ruiz F,et al. A 30-year survey of paediatrie Tinea capitis in southern Spain[J]. J Eur Aead Dermatol Venereo,201l,25(2):170-174.
[7] 燕丽,刘伟,张霞,等.北京地区儿童头癣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8):495-496.
[8] 邓淑文,李若瑜,惠艳,等.新疆喀什地区头癣分离菌株的鉴定及RAPD分型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3):173-174.
[9] Ghannoum MA,Chaturvedi V,Espinel-Ingroff A,et al. Intra and interlaboratory study of a method for testing the antifungal SUB-eeptibilities of dermatophytes[J]. Clin Microbiol,2004,42(7):2977-2979.
[10] Ameen M.Epidemiology of superficial fungal infections[J]. Clin Dermatol,2010,28(2):19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