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模式及政策支持

2018-06-30 05:53李丽霞
文教资料 2018年6期
关键词:政策支持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李丽霞

摘 要: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兴起,针对其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出了“订单培养”模式、“自产自销”模式、“多方面联合”模式、“职教集团”模式,并就政策支持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政策支持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兴起和发展有利于我国教学改革,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专业性人才,因此,其发展至关重要,是我国高职院校的重要机制创新。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兴起

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一直以来秉承着校园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以高校自主培养为主,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实训教育和实践教育,对市场的需求方面考虑较少,尤其是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培养的学生不能尽快适应企业的需求,出现“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的现象,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高校开始注重学生的实践教育,不断探索教育模式,校企合作开始兴起,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实践的教育模式,最终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同各种企业合作,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通过不同的模式为企业定向培养出专业的人才,这种合作方式更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最早提出校企合作概念的是美国并得到广泛的实践,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才探索这种形式的合作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兴起,一方面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使教育更具应用性和实践性,学校可以利用企业资源实现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让校企的设备、技术优势互补,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对缓解学校学生的就业压力有一定的帮助,从而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专业性、有针对性的人才,为教育的现代化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模式创新

校企合作是教育模式的改革新趋向,由于地区、学校、教育的差异性,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很难统一管理,校企合作也有着多元化的发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发展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院校的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只有空壳,没有具体的实践,有的院校合作基础薄弱,企业没有多大兴趣投入教育领域,有的校企合作机制欠缺,模式滞后、不成熟,理论与实践脱节。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创新高职院校校企的合作模式,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合本校、本地区的校企合作模式。

(一)“订单培养”模式

這种校企合作模式是最直接、最有用的合作模式,学院以专业为依托,企业根据用工需求、人才需求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学校按照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规格、岗位、技能、知识、能力、素质等要求,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课程的共同开发和教学管理、组织教学、理论培训,企业出资用于学生的学费补贴、奖学金。企业出资设立定向委培班、企业冠名班、企业订单班。同时,企业也应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以特殊“定制”的规格及一定的数量,提前接收毕业生。

在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订单培养的宽度和深度。宽度,就是要拓展人才培养的目标岗位数。深度,就是根据目标岗位发展路线,提前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变技能“订单”为素质“订单”,重视人才“软实力”的要求。

注重订单培养的前瞻性,学校在签订订单培养时,要考虑行业前景和发展趋势,要有预见性,避免将来行业发生变化,预先为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打好基础。签约后,企业要监控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要掌控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人才需求变化,以保持订单培养的有效性。

通过这种“订单”方式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使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一体,这种模式下校企联动较为活跃,有效地将校企合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二)“自产自销”模式

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在我国实践较多,市场计划经济时代曾经做过探索,当时的一些高职院校均采用这种模式,体制特征是教育环境与工作环境直接交融,如供销干部学校、警校、医大等,属于为固定的行业、企业培养专业的人才,这种模式可以运用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之中,学校本身拥有校办的企业或企业创办学校等。在这种模式下,校企的合作度最高,学校和企业可以说是一体的,双方共同合作,在投资、设施、教育资源、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资源整合等,企业与学校一般是相互配合配合,真正实现渗透、融合、双赢。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为企业、行业提供专业性的培养方案和人才,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而实训基地与就业岗位双向对应,学生毕业后就直接进入相关企业,迅速适应工作,这种合作模式使得高职教育与企业合作加深,达到紧密型的合作效用。

(三)“多方面联合”模式

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是采用最多的模式,这一模式可以有很多形式,分别在课程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专业发展、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合作,但在具体实践中这种模式较难达到效果,但是如果运用得当,对于高职院校教育和企业来说,依然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如校企联姻实习模式,即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实践环节,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技能实践方案,在学校完成部分专业课程学习以后直接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实现学生“零距离”接触企业生产、服务的一线,让学生充分接触企业完备的现场条件、技术资源,受企业文化熏陶,真正实战,达到知识与岗位的无缝对接,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打造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现代“职业人”,更有利于学生就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涉及学校的教学、管理及上层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又如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就是在校外建立模拟仿真实训基地。“职业人”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环节,双方合作,共同开展生产性实训、企业产品开发、科研等。这样不但可以解决学校资金设备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共享兼职实训老师的经验、技能,大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真刀实枪地生产和校企联姻,使学生真正成为“熟练工”,实现校企“双赢”。

(四)“职教集团”模式

职教集团是推进校企合作的又一个重要平台。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推动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如以政府牵头,在区域内职业院校、企业单位和科研院等自愿组成,实现资源优化和功能整合。成员之间明确义务、职责和权利等,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吸引企业的积极参与,给予合作项目资金、人力支持,规范企业在学校奖学金、研发基金的设立和有效使用,规避合作风险,保证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

三、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

校企合作模式有很多种,无论是哪种模式,其最终目的都是“双赢”,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但是在实践中看到,一些合作最终流于形式,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盈利,学校的初衷是教育,如何使得双方更好地合作,真正实现工学一体,在具体的实践中仅依靠双方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行政干预和政策支持。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新时代的高职教育改革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顶层设计,完善校企合作的政策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关于“完善高职院校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国家对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方向性纲领;2017年底,国家提出《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促进高职院校教育产教融合的相关规章制度,提出深化产教融合的具体举措,是对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路径性指示;2018年2月,国家进一步提出《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主要侧重校企合作,提出校企合作实行校企主导、政府推动、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合作机制,并就合作形式、促进措施、监督检查等提出具体的策略,可以说是关于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可操作性措施的“亮相”。可见“报告—方向”、“意见—路径”、“办法—措施”是环环相扣的,形成完整的“校企合作”的链条。这些政策为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合作育人,共同发展,各地区应根据地区教育特色,制定相应的政策、文件,这是积极推动当地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具体的壮举,可见政府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力度之大,只待在理论支撑与行动学习方面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深度融合,乘新时代的东风写好“奋进之笔,得意之作”。

(二)完善管理体制

校企合作涉及多个部门,如教育、行业、财政等,需要建立一套较为完善、规范的管理体制,以实现部门间的分工协作。教育部门要从整体上协调,共同引导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教育,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规划制定、决策形成中发挥作用,促使社会各界合力,共同推进校企合作。

各地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健全管理体制,将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使政策支持有的放矢,让政策真正落到具体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管理和决策中,真正反映企业的现实状况和利益诉求,明确确立彼此的权力,促使校企合作在法规保障下相互合作,达到相应的效果。政府要进一步通过深化高等教育分类改革,推动评价机制的“转型”,为企业行业参与合作育人提供法律、政策等保障举措,为高校转型创造可操作条件。此外,通过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助推高职院校顺利转型。

总之,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深入实施,为提高高职院校人才“供给”的质量,实现高职院校的“精準供给”,提供研究领域的扩展意义。另外,政策支持的力度大,可以使高职院校作为人力资源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得以落地,跳出传统教育的“围城”,大大拓展教学研究和发展的视域。

参考文献:

[1]梅冉.面向实训课程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决策与信息,2018(02).

[2]刘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高教探索,2017(03):13.

[3]刘君.“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06):417.

[4]傅俊,刘繁荣.高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项目向现代学徒制转型的障碍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1):253.

猜你喜欢
政策支持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国内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研究
新能源公交车辆发展的政策支持及使用管理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