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杰
“中国风·母语美”微课程群是对现行教材的必要补充,是对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及时回应。蒙学经典、唐诗、宋词、元曲、四大名著小说,汉字、对联、灯谜、谚语、成语、神话、民间故事、“乡音乡韵”、“家乡歌谣”,《论语》《诗经》《笠翁对韵》等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虽然有的在教材中有所涉及,但很多内容离儿童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如何让儿童亲近这些经典?如何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我们要遵循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与儿童学习母语的规律,寻找适合儿童的方式。
一、快乐诵读——记住才是王道
中国人向来注重背诵,钱穆九岁就熟背“三国”,他除了把“四书”全部“吃”到肚子里外,还背熟了《四书章句集注》;杨振宁在初入中学时背诵过整本《孟子》;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六岁就跟随姨母背《论语》……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背诵是学习母语的重要方法。
1.成为仪式,早晨读
让晨诵开启美好的黎明,要依据诵读内容变换各种形式来读。比如角色互读、打节奏读、个体读、小组读、唱读、问答读,领诵、齐诵、配乐诵、表演诵、男女生轮流诵、师生角色诵,等等。总之,让每一次的晨诵都形式新颖,富有活力。
2.营造氛围,课前读
课前3分钟,在小班干部的组织下,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中有计划地读。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经典,而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营造了良好的文学氛围。
3.组织评比,赛着读
利用“爬格”“积分”等最常用的办法,鼓励学生多背诵、多积累。每周评出“背诵之星”,每月评出“背诵达人”,每学期评出“最强大脑记忆之王”,以此形成重背诵、重积累的良好氛围。
二、和诗以歌——用情唱响经典
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艺术特点可以清楚地看到:诗与歌原为一体,是文学与音乐在艺术审美层面的有机结合,是人类通过有声语言表达自身情感体验最自然的艺术形式。今天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古典诗词作品有节奏、有韵律,原先都是可以唱的,然而由于时间的久远,文字留下来了,音乐却遗失了。如今,用上现代的旋律配上古代的诗词,重新唱出来,让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更容易亲近经典、欣赏经典。
1.播放经典,经常听
大课间的音乐、午间每日一曲、红领巾广播、东东电视台……在每一个可以利用的时空和平台,我们都为学生播送“经典曲目”,让学生天天听,沉浸在经典传唱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把经典镌刻到自己的脑海里。
2.每周一曲,跟着唱
《新學堂歌》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以古诗词、格言、古训为歌词谱写的歌曲集,已有50首。这些歌曲不仅保留了谷老师作品旋律清新优美、节奏明快、易学易唱的特点,更抓住了古诗词的韵味和意境。利用晨会课时间,学生们每周跟唱一曲,在美妙的歌声中,他们学习和传承了我们祖先的经典。
3.每集收藏,赏一赏
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于今年大年初一在央视首播。《经典咏流传》创新地将诗和歌结合起来,回到了诗歌的起源。节目以“经典传唱人”与“鉴赏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前者负责演绎、传唱,后者由学者和音乐界人士组成,为观众解读经典背后的文化内涵。这样的节目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让学生在老师、家长的引领下观看这样的节目,从文学、音乐、情感等多个角度汲取滋养,是很有价值的。
三、多样活动——体验才能深刻
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在学生心中“活”起来。
1.课程活动
根据每个课程的内容,设计有意义的活动,以活动展示课程成果,以活动推动课程深入实施。(见表1)
2.游戏活动
优秀传统文化一旦融入游戏活动,就会焕发勃勃生机。开展“飞花令”活动,激发学生归类积累、背诵诗词的兴趣;开展“打卡晒朋友圈”活动,借助手机“喜马拉雅”“为你诵读”等平台上传学生的配乐朗读、吟唱等作品,让学生在录制、试听、修改、完善的过程中,铭记经典,让朋友圈里的大朋友、小朋友点赞、点评。
3.项目活动
项目活动,就是让学生发现问题、组建团队、解决问题、展示成果。譬如教师将《牧童》《寻隐者不遇》《池上》《小儿垂钓》等多首唐诗呈现给学生,学生就会发现这些都是写儿童生活的,于是就产生了研究问题“从唐诗看唐代儿童的生活”,再让学生组建团队进行分工研究,有的搜集写儿童的唐诗,有的查阅资料,有的请教师长等,然后将研究的成果形成文字。最后,在班级或年级里开展“迷你百家讲坛”,让研究团队介绍“唐诗里的儿童”。这种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实际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亲近经典母语,用适合儿童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儿童心中播撒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东洲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