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晴
中国是桃花的故乡,桃花在中国大概有四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古代,如果要找一种花来与“良辰美景”“幸福美满”相譬喻,是没有谁能超越桃花的地位的。如今大家都容易觉得桃花“风流”“艳俗”“轻佻”,但在古代,桃花的形象完全不是这样的。它象征的是幸福、美满、平安、吉祥、长寿。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在这其中,桃花独树一帜,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桃花被赋予了多姿多彩的感情内涵,意象极为丰富:或预报春天,或象征美人,或崇尚隱逸,或感怀身世,或鞭笞权贵,或讴歌友谊,或点示爱情,或流露禅意,或尽显生机……意趣横生,引人入胜。
桃花最常见的文化内涵是作为春天的意象而被人们喜爱。一提到春天,人们就会想起桃花。因为桃花在早春开放,芳华鲜艳,往往成为春天来到的象征。如唐代周朴的“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唐代吴融的“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宋代白敏中的“千朵浓芳绮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等,都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在万紫千红的春天所占的特殊地位。
桃红柳绿,一直是明媚春光的典型写照,而春水也常常被形象地称为桃花水、桃花汛、桃花浪。与此同时,桃花的凋零也往往和春天的逝去联系在一起。因此,怜花惜春也是古代桃花诗的一个重要内容。如南朝沈约的“风来吹叶动,风动畏花伤。红英已照灼,况复含日光,歌童暗理曲,游女夜缝裳。讵诚当春泪,能断思人肠”(《咏桃诗》),抒发了诗人因伤春而断肠的思绪。清代袁枚的“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题桃树》),将桃花凋零后满目的狼藉景象与初放第一朵时的鲜艳明丽作对比,表达出他怜花惜春的思想感情。
因桃花娇艳美丽,在中国文化中又常作为美人的意象。以桃花比拟美人,或将美人比作桃花,在古代桃花诗中屡见不鲜。《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首唱以桃花喻人的先声。南朝徐悱的“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由眼前鲜艳的红白花瓣的桃花,联想到妻子脸上的胭脂和香粉,表达出对远方妻子强烈的思念之情。唐代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题都城南庄》),借绯红的桃花衬托少女的羞容。清代曹雪芹的“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桃花行》),以花拟人,以人比花。将花与人交织在一起,刻画出一个孤独无援、多愁善感的柔弱少女形象,而桃花也就成了林黛玉纯洁美丽而红颜薄命的象征性写照。
古代人也把桃花作为某种精神的象征,把桃花作为情义的见证。《三国演义》里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三人意气相投,豪情满怀,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生机勃勃的园林,举酒盟誓,结拜兄弟,这里桃花的涵义是不言而喻的。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写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无尘世之烦扰,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老小怡乐,生活安逸……桃花在此,就是一种精神寄托。桃花源作为一个“理想世界”,作为精神栖息之所,世世代代吸引着文人学士,形成了他们的“桃花源情结”,他们寻找桃花源,几乎与屈原的《天问》一样,上升为一种探求宇宙、社会和人生意义的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