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翻转课堂认识误区
——以信息技术翻转教学为例

2018-06-30 02:39重庆市云阳教师进修学院卢兆明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先学微课内容

□文/重庆市云阳教师进修学院 卢兆明

什么是翻转课堂?其操作定义描述为:学生课前利用教师分发的数字材料,如图文、音频、视频等进行自主学习课程,课堂上参与同伴和老师的互动活动,重在释疑、解惑、探究,并完成关键性习题的一种教学模式。通常把数字材料做成以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为核心,以视频为载体的微课。因此,多数翻转课堂是基于微课构建的。可见,翻转课堂由“课前+课中”两个时段构成,即“分散式课堂+集中式课堂”。

近年来,针对翻转课堂,教育界凸显两大趋势,一方面把翻转课堂炒得沸沸扬扬,而另一方面把翻转课堂斥得一塌糊涂,要么极左,要么极右,双方骑虎难下,似乎谁也没有压倒谁。事实上,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他的优势与不足,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正因为广大教师对翻转课堂的看法褒贬不一,导致该教学模式迟迟未能推广运用。如果广大教师的认识、理念不转过弯来,只会在学校的强求下被动去做,多为应付交差。只有认识到改变做法的真实价值与意义,才会主动去尝试,也才会有所收益。下面就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认识误区作一一破解。

一、不是翻转无用,而是用之有道

本世纪以来,社会进步太快,技术迭代太猛。导致诸多教师欠账太多,不愿弥补,成为了教育界的“老赖”,不适应时代发展,教学中墨守成规。不论是新的课改,还是技术推广运用,总是看得多,做得少。在一些消极者对翻转课堂的负面宣传下,领导怕升学率下降,教师怕更多投入,家长怕学生更不好管理。于是出现了反对者、旁观者、参与者、研究者。然而历史的发动机总是向前驱动的,有多少反对者去深入研究与实践过吗?不能凭着感性认识就把新事物拒之门外。

当然,融入了题海和棍棒的教学方式未必没有效果,但世上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适应时代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极致。总有些人把教学改革说成是折腾,但眼前的折腾正是为了以后少折腾,新事物前的阵痛正是为了迎接新事物的到来。

当前环境下,嵌入微课的翻转课堂固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问题、学生问题、设备问题、学校问题等,但不能因为存在问题就放弃,甚至颠倒黑白、挑拨是非。当年毛主席带领部队在祖国的大地上画了一个圈,征程中遇到那么多问题,前大半圈被对手追着打,后小半圈追着对手打,反败为胜之因果正是对问题的化解。同理,要推进课堂改革,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要去细分问题,研究教师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学生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学校究竟存在哪些问题?还要对问题责任进行划分,学校、教师、家长需要解决和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哪些问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配合解决。由此可见,在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更需要成体系化推进,全要素改变,教育人都得动起来。

固然,嵌入微课的翻转课堂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科和学段教学,也许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但目前是与信息技术结合得最为紧密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具体的操作与实践,会使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与能力得到提高,进而对信息化教学产生深入思考,对“‘互联网+’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补齐教师自身短板。需要澄清的是:微课不是翻转课堂的产物,没有微课视频,仍然可以做翻转课堂,只不过学生通过微课,可以把教学的重难点弄得更清楚。因此,有了微课的翻转课堂,学生课前自学悟道会更加便利高效。所以教师不要忽视微课和技术的作用,这正是翻转课堂教学初级阶段的关键所在。况且,新的教学模式或教学形态的运用,更多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会促进课堂以教授知识为中心向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快速转变。不过,我们不要把翻转课堂当作一种机械的固定模式,以免自缚手脚。

二、不是先学后教,而是先学后研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前会学懂部分内容,有的学生甚至会学懂全部内容。学生在课前学会了就不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式的教了,教师不要错误地把翻转课堂理解为先学后教,而是先学后研。

如何“先学”?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先学”与传统教学中的预习不能划等号,学生预习是以教材为媒,把即将学习的内容在课前预览一遍,重在预热或了解。而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先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权重积极自学,有的采用“导学案”引导,有的采用“导学精要”引导,有的采用“学习任务单”来引导。其目的是要让学生学懂主要内容或一部分内容,给课堂留下更多交流互动与探究研习的时间。

如何“后研”?“后研”是承接在“先学”基础上的。学生课前通过学习有趣、有理、有据的微课视频就已经掌握了大部分内容,接着,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互动释疑,逐一化解疑难问题。具体做法:一是研判。传统课堂的前三至五分钟用于新课导入,而翻转课堂把该时间用于研判学生课前对教师分发内容的掌握程度。摸清哪些问题被哪些学生解决了,哪些学生对哪些问题欠缺深入理解,为教师决策后续教学环节提供依据。况且,从学生的反应来决定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顺应“以学论教”,更加便于教师掌控时局,建立施教气场;二是研讨。研讨的主要途径是小组合作互学,此环节切忌组建固定式的形式化学习小组,这种一成不变的静态学习小组毫无意义,也正是翻转课堂倍受质疑的祸根。教师应根据研判环节得知的学情对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科学归类,并进行基于同类问题分组,各组研讨的问题均应是组员存在的共性问题。每组安排一名已经理解该组疑惑问题的优秀学生作为小组长,具体主持该组问题研讨。这种有层次、有共性、有动态的分组会促进小组疑难问题的高效化解。当然,教师要实时监控并实时点拨整个研讨过程,做到收放自如,把持有度,有力激发学习小组内生动力;三是研探。这里将研探理解为探索式学习,课堂上带着学生开展准研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多理化生教师不做演示实验,直接讲授知识,既节约时间又可以多刷题,实质为纸上谈兵,学生的脑洞不能大开,只能在封闭的笼子里写写算算。因此,对于一些疑难定理、定律等,要在课堂上进行探索,大胆实验,部分核心知识还应和学生一道跨课时跨学科开展研探,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探究能力,以适应新高考;四是研习。翻转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集体习作,该习作不能简单地视为传统课堂上的作业,而是把老师精心设计的题目以小组形式开展研习与分享。通过课堂来完成关键性的作业,学生可获得大把的课余时间,从而让课堂释放课后,课后让着课前,课前拥抱课堂,从而建立起良性循环的翻转课堂。

整个研学过程要动中求静,有的步骤可以固定下来,有的进程关节应灵活机动。其实,大部分的工作可以交给网上的互动平台处理,同时把“‘互联网+’教学”向前推进一大步,让教师从简单重复的工序中解脱出来,把更多时间放在教学的优化上。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内容由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构成,共计10个模块。其中,必修课程54课时,选择性必修课程36课时。而一般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每周为1课时,且部分学校只在高一安排,所给学时与所需学时之间存在矛盾。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主动适应翻转课堂教学,把“数据与计算”“数据与数据结构”“数据管理与分析”等较难模块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做成直观的微课,或借用网上优秀微课视频,在“学习任务单”的引导下组织学生课前分散式自学。课上通过作业、提问等形式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研判,通过小组互学形式对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的难点内容进行研讨,通过上机调试对课堂的重点内容进一步研习,高质量完成课标要求。这样,学生从课前自学到课中研学,便于将所学知识、技能、方法快速内化为自身能力。

三、不是单一翻转,而是多元互动

课前的学习会影响课堂学习,反过来课堂的讨论会倒逼课前自主学习。如果课前没有准备,课堂的讨论互动、升华除疑只能是被动的。想在课堂上有所收获的学生,课前会认真做准备。这就要求教师要科学地设置一些课前的学习任务,积极引导学生去准备。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不是单单地把一至二个零星的微课给学生观看,到了第二天就研讨前一天学生观看的内容,此法表面上看翻转了,但内容很单一,形式很单调。要避免这种残缺式的翻转,在课程实施前,教师就要给学生一个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是学生提前学习的清单,能突出学习任务和自学活动的设计。而提供给学生的微课视频只是学习任务单的一部分,针对知识点量身定制资源,以辅助完成学习任务,促成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单上应有帮助理解的预备知识,关键环节的观课提示,拓展升华的资源链接,难度适中的练习题目等。所有这些虽不求大求全,但其内容应精挑细选,其形式应简洁明了。因此,为避免事与愿违,要给学生开出适宜的学习任务单,做到运筹帷幄。

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开放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多元互动。如学生观看视频后,可以做些互动性练习,能实现此功能的平台很多,比如问卷星平台、UMU平台均能开展互动练习。教师把一道道设计好的练习题按系统要求放入平台,并完成逻辑性设置,学生做对一道习题后,系统才出示下一道习题,实在不会做可以跳转。另外,为促进课前学习的多元互动,建议给学生提供“电子学习任务单”,把翻转课堂的自主学习要求、任务、微课等放在或链接在“电子学习任务单上”,方便学生高效自主学习,同时推进了“‘互联网+’教学”的具体运用。

在信息技术学科翻转教学中,推荐使用“框架结构”型 “立体电子学习任务单”。此学习任务单不是惯用二维空间的平面呈现,而是采用三维空间的立体图形布局。其主要内容的系列微课、拓展资料、精选习题等导学材料在 “立体电子学习任务单”中按权重、主次进行分层链接。如概念性内容的超链放在底层,重难点内容的超链放在中间层,疑点问题的超链放在上层。这样,学生既易理清学习思路,又易培养逻辑思维。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力,还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另外,遇到实践性强的学科或学习内容,还可以在该类学习任务单中增加实践层。例如,在信息技术中的“信息系统与社会”模块内容教学时,就涉及到社会调查与实践方面的环节,在设计学习任务单时,还应把该环节的相关要求放在实践层。建议教师在长期教学运用中,应把立体电子学习任务单的框架相对固定下来,具体落脚到讲授某一课内容时,只需要对链接点名称和链接地址进行修改。这样,既能提高教师备课效率,又能巩固学生学习思路。

四、不是整体翻转,而是局部先行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不是每堂课都把传统课堂上的所有教学内容让学生提前去学习,而是把适合翻转的章节重点部分让学生先学,难点部分让学生先思考。然而部分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认识有偏差,导致操作中生搬硬套,把讲授式的教学全过程以视频形式平移至课前,课中做做习题。比较好的做法是:开展翻转教学要提前做好设计,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相比,教学重难点没有变化,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没有变化,而“过程与方法”的表述应不同,但最终学习目标是一致的。翻转教学中,变化最大的是教学过程与组织教学。在局部内容先行的理念下,首先要重点思考哪些内容先学?学生通过哪些途径、方法来学?给学生提供哪些素材?其次要思考如何快速检测学生课前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后要解决如何监督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

回过头来再看第八次课改,其中提出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正好嫁接到翻转课堂上。教学主要内容及重点部分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难点部分在微课的引导下试着先学,紧接着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进一步化解难点,且教学疑点也会在探究学习中得以解决升华。基于“核心素养”的第九次课改潜在要求师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重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学生就有充足的时间在课前自主学习,给翻转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C语言中,数据类型多,且抽象枯燥。如果教师把该内容做成系列微课,并设计出合理的学习任务单,再加入助学资料,借助翻转课堂教学,必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事先做一个嵌入了“数据类型思维导图”的互动微课,并将每一种数据类型的相关解释、案例放在相应“备注”中,以方便学生学习时收起与展开,例如把“数组类型”后面的“备注”打开,会立即弹出备注内容。课前,学生首先通过“数据类型思维导图”对数据类型的分类进行概览,然后遵循局部先行原则,重点学习基本类型中的数值类型。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研讨、释疑、上机调试,并从局部内容拓展到整堂课的内容,渐进式达成教学目标。

五、不是知识堆积,而是素养发展

有的教师求多求全,把整节课的知识点都做成一系列的微课视频,借翻转课堂模式把“人灌”变成“电灌”该做法必定会占用学生大量课余时间。而在信息大爆炸时代,人类产生的数据每隔十八个月就会翻一番,除了教材之外还有众多信息需要学生去甄别、获取、消化与运用。

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文件中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果高中信息技术采用翻转课堂教学,该学科更容易达成。在信息意识方面:通过翻转教学,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借助教师提供的学习任务单,主动地获取与处理信息。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更大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敏感度和对信息的价值判断力;在计算思维方面:通过翻转教学,教师采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建立结构性的学习材料,合理组织信息元素,让平台自动批阅学生课前作业,久而久之,必潜移默化。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形式化、模型化、自动化、系统化的思维;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方面:运用翻转课堂教学,课前教师本应给学生提供和创造数字化学习环境,信息技术学科更应如此,学生学习中会逐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教学中,教师还应变化着运用多个数字化学习系统。从而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采集、管理、运用与创新能力;在信息社会责任方面:翻转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数字化学习材料都存在于虚拟空间中,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都应遵守公共规范、社会道德与伦理准则,尤其是引用或参考内容一定要注明出处。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

实际上,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还可以继续延伸,前面谈到的“课前+课中”是当前的惯用模式。对于接收力较差的学生,即使经过同学间的研讨及老师点拨后仍未把知识弄透切,课后还能继续学习课前的微课,反复琢磨,定能吸收并消化疑惑问题。这就构建了“课前+课中+课后”的翻转课堂“回教”模式,在不耽误课时的前提下,真正把差生转化成“推迟成功者”。

总之,教学模式或教学形态不改,方式方法陈旧,一味地满堂灌式的教学,势必会被未来智能机器人取代。当然,翻转教学介入今天的课堂,不能乱翻,应切合实际,要在合适的对象、合理的时空、适宜的内容中适度科学翻转。教师要真正成为掌控课堂的灵魂工程师,不等不怠,主动革新,把学生从浅表学习转向深度研学,从知识堆积转向核心素养发展,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把自己从教书转向育人,主动适应新时代课堂,努力实现高质量教学。◇

猜你喜欢
先学微课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浅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优点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