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绘君
摘 要:沈从文的作品《边城》一直备受人们的赞誉,除了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更是一首杰出的生命之歌。基于此,本文从《边城》这部作品中的人性美和对生命的珍重两方面进行解读,并浅析了沈从文对于人性和生命的理解。
关键词:人性美;生命意识;爱情
《边城》完成于1934年的春天,是沈从文最为著名的代表作,也为他赢得了无数的赞誉。在《边城》中,沈从文构建了一个充满着真情与美好的世界,但是又隐隐流露出一些伤感。它是沈从文创作出的一篇抒情的诗篇、一支存在于理想中的田园牧歌,是他构筑的人性美与人情美的理想化的爱情天堂。小说整体古朴而又绚烂,为人们讲述了一个美丽又凄凉的爱情故事,同时又显示出了沈从文对于人性美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的珍视。
1 《边城》中的人性美体现
沈从文一生的创作都以人性美为核心,他尤其推崇真、善、美。他对于人性之美的理解就是爱,包括各种形式的爱:母爱、父爱、挚友之间的爱、情侣之间的爱、对于自然的爱等等。他认为,只有爱才是超越所有框架和局限的真理,人们因为爱而变得完整、人性也因为爱而美好。《边城》这一作品中,就充满了爱的表达,就显示出了人性的美好。
《边城》中出场的人物都能让人发觉到他身上的人性美。例如,边城里有这样一位老船夫,他年近七十,却每天都坚持撑船摆渡,无论是刮风下雨电闪雷鸣,还是艳阳高照酷热难耐,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都会在岸边等待需要乘船的人,十年如一日。在老船夫的人生哲学里,认为过节时一定会有人看了龙船之后还要抹黑回家。人们都很感谢他,老船夫却觉得他这样做事理所应当的,没什么值得感谢的。有人给老船夫扔钱,老船夫却捡起来后还给人家,因为渡口是公家的,公家给他钱撑船,过渡人不需要出钱[1]。
而从老船夫与边城中的人们的互动中可以看出,边城人们十分淳朴,人与人之间十分和谐。例如,老船夫去买肉,屠夫一般是不会收他的钱的,而老船夫却宁愿去别人家买肉,也不愿意占屠夫的便宜。这种情景的描写除了能看出老船夫的固执和淳朴之外,还能看出边城中屠夫的人性美。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一个民风淳朴、每个人身上都闪耀着人性美的光辉的小城。
翠翠作为沈从文《边城》中的主要角色,为人天真活泼,纯洁而且质朴,没有一丝的杂质。作者笔下的翠翠爱上了二老,却又因为各种阴差阳错,使她的爱情并没有一帆风顺的进行。但是翠翠依旧保留着对于二老爱情的矢志不渝,即使她在她的爱情里烦恼过,也悔恨过,但是她终究是乐观而坚定的守候着自己对二老的爱情,“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她抱着这样的信念守候在边城里,为爱情燃烧自己的生命。她坦然的接受和面对自己的错误,也勇敢的为自己的爱情而献身。这样纯粹的情感描写彰显出了人性中最纯粹的美--爱。
沈从文说起《边城》,提到创作的目的时说道,他想要借助一个小城市中的凡夫俗子经历一件又一件连在一起的事情,表达出每个人都应该有的一份喜怒哀乐,为人类的“爱”做出一个恰当的说明。小说中对于爱的表达淋漓尽致,这种爱并不是乌托邦式的一种爱情,而是充满了人间烟火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更加真实,也略带些伤感。沈从文从世俗中挖掘出人性的美,这是一种纯真的美,借助《边城》进行表达,体现了人性因为爱而更加真实、更加美丽。
2 《边城》中对生命的珍视
《边城》长久以来备受人们赞誉的另一点重要因素就是作品中体现了对于生命的珍视。生命作为人类发展的主宰,是一种绝对的存在,人性的构筑也建立在生命这一基础之上。生命是本源,真善美在这基础上得以发展,生命无法得到永恒,但是真善美却可以长存于世。
在《边城》中,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珍视是贯穿始终的一个主题。老船夫的女儿未婚先孕,而孩子的父亲则因为不同民族之间通婚的禁忌服毒自杀。老船夫却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把日子继续像以前一样过下去。而当孩子--也就是翠翠生下来不久后,老船夫的女儿、翠翠的母亲也服毒殉情了,老船夫依旧没有觉得这种事情是谁的过错,多年之后回想起这些痛苦的往事时依旧没有改变这样的想法。老船夫明知女儿的爱情只会带来不幸的结果,却依旧选择尊重女儿的决定。在女儿殉情后,默默的承担起照顾女儿的孩子翠翠的责任。他从没有指责过女儿,也没有干涉过女儿的生活,体现了老船夫对于女儿的尊重[2]。
沈从文由老船夫这一形象表达出了自己对于生命的尊重、对于个人意志和选择的尊重。作者认为,对于人的生命的尊重超越了一切道德礼教,诚然,生命是宝贵的,但是一个人对于自己生与死选择的自由是不能用道德、价值、责任等标准去衡量和阻止的。正视死亡、尊重死亡就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翠翠的爱情故事也体现出了沈从文对于生命的尊重的思想。他极尽详细的刻画了翠翠的成长经历。翠翠见到二老后,就陷入了爱情之中。起初,她的内心充满着对于爱情的无限憧憬,这是一个生命对于爱情的一种本能的渴望。渐渐的,她开始由这种懵懂的状态转向了自觉。而她的爷爷,就是老船夫的死对她的人生和爱情都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她曲折的爱情体验最终促进了她生命的发展与成熟。她最后选择在渡口等待二老,象征着翠翠在爱情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沈从文通过对于翠翠爱情发展的描写,表达出了他对于每个个体的生命与生命体验的珍视。
3 总结
综上所述,沈从文通过《边城》中对于人物的刻画以及翠翠与二老之间的爱情故事的描写,向人们表达出了人性中永恒的美--爱这一主题,也通过对于翠翠的爱情经历与成长,向我们展现了他对于個体的生命,以及个体不同的生命体验的尊重。他在小说中建筑了人性的神庙,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珍视。
参考文献
[1]蒋瑞.观边城之美品人性之善——沈从文《边城》的艺术价值[J].语文学刊,2015(20):54-55.
[2]冯祖强.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完美结合——浅谈沈从文小说《边城》所创造的美[J].教师,2011(0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