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干预对使用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影响

2018-06-29 06:37:22张丽君程丹丹颜明月
当代医学 2018年18期
关键词:鼻息肉鼻窦炎分泌物

张丽君,程丹丹,颜明月

(丹江口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眼科,湖北 丹江口 442700)

本研究在本院收治的接受鼻内镜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选取了100例,通过分组对患者采取不同临床护理措施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本院收治的100例接受鼻内镜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对患者平均分组,观察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47.56±4.13)岁;对照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7.49±4.58)岁。两组患者各项基础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按照一般护理流程和操作进行即可。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术前护理。入院后对患者进行疾病知、手术知识教育以及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和期望水平;对症干预,如抗生素抗感染、激素治疗哮喘等,做好术前准备。②术中护理。合理调整手术室温度、湿度,营造良好的手术环境;动态观察患者指标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③术后护理。以患者病情、手术情况及医嘱为依据,配制个性化的鼻腔冲洗药物;加强对视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预防;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鼻腔冲洗液,确保患者操作规范;加强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以治疗开始前1天以及治疗结束后1 d为两个测量时点,测量两组患者此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1-2],SAS和SDS的分界值分别为50分、53分,超过该数值,则认为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症状,且得分越高,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对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如嗅觉降低、局部出血、皮下气肿等,计算患者各项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

以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表现和变化为依据同时结合相关参考文献[3]制定本次疗效评价标准,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4个等级,痊愈:各项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鼻腔内部分泌物浓度正常且未见黏性分泌物;各项临床症状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鼻腔内部分泌物浓度正常,可见少量黏性分泌物;有效: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改善,鼻腔内部分泌物浓度有所好转,黏性分泌物减少;无效:各项临床症状以及鼻腔内部分泌物浓度等均无改善,黏性分泌物大量存在。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以及有效率之和。同时临出院的前1天使用本院自制问卷测量患者对于本次护理的满意度,问卷包括护理措施的完整性、护理态度的友好程度以及护理干预的及时性等内容,总分10分,分值越高,认为患者对于本次护理服务越满意,以总分6分以上为患者护理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变化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相当,均在一个较高水平,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得到改善,此时,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变化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变化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P值SAS SDS治疗前63.71±5.04 63.54±5.59>0.05治疗后36.32±1.38 52.94±3.12<0.05治疗前69.67±7.32 69.71±7.50>0.05治疗后41.05±3.46 55.58±5.52<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疾病好转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疾病好转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护理满意率均更高(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鼻内镜在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得到广泛使用,为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指明了新方向,相较于传统疗法,患者临床治愈率、复发率均得到有效优化[4]。但同时,该治疗毕竟属于有创操作的一种,难免会给患者造成一定伤害;此外,受到疾病的长期困扰以及对治疗缺乏正确认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在治疗期间难免会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而负性情绪的出现对于患者疾病的转归是极其不利的,甚至可能导致治疗失败。

表3 两组患者疾病好转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比较[n(%)]

基于上述考虑,为进一步确保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十分有必要的。传统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护理大多是被动的,即护理措施是基于医嘱展开的,而忽略了对患者实际情况的把握,且护理断层十分严重、护理工作内容不一、服务参差不齐,这都使得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不佳[5]。对此,寻找一种更加高效、有效的护理方案迫在眉睫,系统护理为现阶段临床上普遍探索的一种护理模式,指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将患者的护理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连续的、动态的过程来制定护理计划,给予患者全面的生理、心理护理并根据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护理措施,以不断提高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的护理方式[5]。相关研究证实,将系统护理干预应用到接受鼻内镜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之中,可有较好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的同时,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

本次研究顺利完成,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具体而言,首先,在治疗结束后的SAS、SDS评分的比较上,观察组患者两项指标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次,在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上,观察组患者嗅觉降低、皮下血肿等各项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最后,在疾病好转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上,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护理满意率均较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6-7]。上述研究结果证实了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接受鼻内镜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的优越性,通过基于患者全面、全程的护理干预,不仅可在生理层面上改善患者不良症状,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升,同时还可从心理层面上改善患者焦虑、抑郁都能够负性情绪,帮助患者始终保持一个积极的治疗心态。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干预对使用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有积极影响,一方面,可以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另一方面,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8-9]。

[1] 李竹君.系统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2):335-336.

[2] 刘芬.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干预对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9):128,130.

[3] 陈莉.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8):176-177.

[4] 蔡清华.系统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6,31(3):144-146.

[5] 李坤.优质护理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5):636-638.

[6] 谢双英,谢晚霞.优质护理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的临床价值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1):84,94.

[7] 吴艳清,陈婵娟,李彦娟.围术期系统护理干预对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6):137-138.

[8] 江玲艳,郑颖锋.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效果评价[J].黑龙江医药,2015,28(2):446-448.

[9] 李文忠.鼻窦窥镜下鼻息肉、鼻窦炎手术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017,23(2):26-28.

猜你喜欢
鼻息肉鼻窦炎分泌物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基层中医药(2021年6期)2021-11-02 05:46:10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药物保守治疗一例
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 07:25:22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05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花生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和化感作用研究
5种眼角分泌物须警惕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
中医外治法对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