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分析

2018-06-29 03:22王勤
系统医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养儿喜炎轮状病毒

王勤

宜兴市中医医院儿科,江苏宜兴 214200

小儿轮状病毒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感染轮状病毒,轮状病毒是小儿秋冬季腹泻发病的主要因素,其主要传播途径为消化道传播,轮状病毒侵入婴幼儿十二指肠、空肠粘膜上皮细胞,致使粘膜上皮细胞脱落,小肠绒毛变短,小肠新生上皮细胞缺乏双糖酶,患儿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腹痛、泻出水样便等症状,部分患儿伴有发热、呕吐等临床症状[1-2]。近些年随着我国对中医药扶持力度的提高,中医中成药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醒脾养儿颗粒是由多种中草药组方、配伍而成的中成药,具有醒脾开胃、定神止泻的作用[3]。该次研究对该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接收的6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别给予喜炎平治疗以及喜炎平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儿一般诊疗数据、心肌酶谱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从而论证喜炎平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接收的6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按照是否给予喜炎平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将所有患儿均分为实验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实验组:男 20例,女14例,患儿年龄最低为5个月,年龄最大为3岁,平均年龄(1.2±0.2)岁。 对照组:男 19例,女 15例,患儿年龄最低为5个月,年龄最大为3岁,平均年龄(1.1±0.2)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会以及患儿家属同意,所有患儿均自愿参与该次研究。

1.2 病例选择标准

该院接收的6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均符合我国《儿童腹泻病诊疗指南》中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诊断标准:①患儿均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腹痛、泻出水样便等症状,部分患儿伴有发热、呕吐。②实验室检查显示患儿粪便镜检白细胞0~3个/HP,免疫电镜检出轮状病毒颗粒。排除标准:①排除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患儿。②排除在接受该次研究前服用其他药物治疗的患儿。

1.3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补液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34例患儿给予喜炎平(国药准字:Z20026249)治疗,每日将喜炎平2 mg/kg与100 mL生理盐水或者小儿电解质液混合后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7 d。实验组34例患儿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联合醒脾养儿颗粒 (国药准字:Z20025415)治疗,<1岁的患儿2次/d,2 g/次温水冲服。 1~2岁的患儿给药 3次/d,4 g/次温水冲服,连续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时间、腹泻停止时间以及轮状病毒转阴时间等各项一般诊疗数据。②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CK、AST、CK-MB各项数据变化情况。③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治疗7d后临床治疗效果,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治疗效果参考我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腹泻病临床诊断标准,显效:患儿治疗72 h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大便变稠,发烧、呕吐等症状明显缓解,患儿各项检查数据恢复正常水平。有效:患儿治疗72 h大便次数减少、大便变稠,发烧、呕吐等症状明显缓解,患儿各项检查数据接近正常水平。无效:患儿治疗72 h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患儿各项检查数据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系统分析相关数据;两组患儿各项一般诊疗数据以及治疗前后血清CK、AST、CK-MB各项数据变化情况属于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属于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时间、腹泻停止时间以及轮状病毒转阴时间等各项一般诊疗数据

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腹泻停止时间以及轮状病毒转阴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各项一般诊疗数据[(±s),d]

表1 两组患儿各项一般诊疗数据[(±s),d]

组别 退热时间 腹泻停止时间 轮状病毒转阴时间实验组(n=34)对照组(n=34)t值P值1.75±0.31 2.85±0.69 1.008<0.05 4.35±0.35 6.95±0.54 1.046<0.05 5.26±0.52 7.26±0.85 1.021<0.05

表2 两组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数据变化情况[(±s),U/L]

表2 两组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数据变化情况[(±s),U/L]

例别CK治疗前 治疗后AST治疗前 治疗后CK-MB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n=34)对照组(n=34)t值P值201.76±20.14 202.49±20.13 2.265>0.05 152.93±15.57 182.73±18.38 2.198<0.05 62.45±8.15 61.29±8.24 2.068>0.05 34.56±5.56 44.26±6.48 2.031<0.05 43.17±6.12 42.29±6.11 2.045>0.05 21.15±4.07 25.54±5.59 2.012<0.05

2.2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CK、AST、CKMB各项数据变化情况

实验组患儿治疗后血清CK、AST、CK-MB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见表2。

2.3 两组患儿治疗7 d后临床治疗效果

实验组共有33例患儿治疗7 d后病情好转,对照组共有29例患儿治疗7 d后病情好转,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n(%)]

3 讨论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儿感染轮状病毒,轮状病毒属于核糖核酸病毒,其致病病机为轮状病毒侵入患儿小肠粘膜后可在小肠绒毛顶端柱状上皮细胞进行自身复制,从而破坏肠粘膜上皮正常结构致使上皮细胞脱落,肠粘膜的主要功能为吸收营养物质,分泌双糖酶[4-6]。个体患儿由于感染轮状病毒肠道内双糖酶含量降低,使食物中大量糖类无法消化积滞在小肠,肠道处于高渗状态诱发腹泻[7]。中医将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归属与“腹泻”范畴,认为该病的病位在大肠、小肠,发病机理为患儿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失调致水湿积聚,不循常道下至小肠,随粪便排出[8]。醒脾养儿颗粒是由于一点红、毛大丁草、山桅茶以及蜘蛛香等药物组方而成,其中一点红具有清热利水的作用,毛大丁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归脾胃两经,山栀茶具有解毒止痛的作用,注药合用可用于治疗小儿泄泻、脘腹胀痛[9]。周育卫[10]临床研究显示联合醒脾养儿颗粒的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在9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该次研究显示喜炎平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的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明显高于单纯给予喜炎平治疗的对照组,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该次研究在既往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退热时间、腹泻停止时间、轮状病毒转阴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清CK、AST、CK-MB变化情况,进一步论证喜炎平联合醒脾养儿颗粒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机体的影响,研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该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腹泻停止时间以及轮状病毒转阴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儿治疗后血清心肌酶谱水平明显下降。

综上所述,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给予喜炎平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赵晓燕.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42例疗效观察[J].医药与保健,2015,3(4):78.

[2]廖霄玲.喜炎平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J].华夏医学,2015,28(1):55-58.

[3]咸阳.喜炎平联合西米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22):118-119.

[4]古德凤.喜炎平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11):1590-1593.

[5]李海花,季凤华.喜炎平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6):102.

[6]梁木清.西米替丁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9):129-130.

[7]马莉.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J].中国农村卫生,2017(14):85.

[8]张丽娜.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佐治小儿肠炎临床分析[J].北方药学,2015,12(12):42-43.

[9]杨红.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100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5(25):336.

[10]周育卫.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蜡样芽孢杆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5):3424-3425.

猜你喜欢
养儿喜炎轮状病毒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不同剂量索利那新分别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说一说轮状病毒疫苗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养儿四首 (外二首)
喜炎平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醒脾养儿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下乡养儿,乡野式教育能否找回育儿真谛